卢小夫(湖南)
每一次在外旅游,我总要带点当地的特产回来。而这次从黄河边回来,我什么也没有带,我只捧回了一块小小的石头。
回来好几天了,我几番提笔,几番停下。把玩着手中这块形不规则,色不清纯的石头,摸着它高高低低的纹路,如同抚摸着黄河的波浪,抚摸着气势磅礴的一条巨龙的龙鳞,一本上下五千年史册的墨迹。太长太长了,我真的不知从何写起。
刚才看到有文友摘了我的一首小诗《黄河》中的几句,题在画像上,我异常兴奋地说,就让我从这里写起吧。
黄河的水/是从我的心头奔来/是湛蓝的清澈/因为我数万里热血的奔腾/因为我几十载思念的泪水/血和泪/才有了黄河的颜色……
我所看到的黄河是一一青海省化隆县。就一县看过的几段黄河的水,往上是清澈的,越往下越是浑浊的黄色。不由让我想象着黄河的源头一一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额拉山脉,应当是终年的积雪,冰雪融化,开启了黄河湛蓝的源头。出了青藏高原,黄河两岸是无穷无尽、光秃秃的黄泥石山,所有的雨水像文字组成的诗句,翻过这些平平仄仄的荒山汇入黄河,才有了黄河的黄,黄河的韵,才有了黄河的宏伟,黄河的博大,书写成了一本厚厚的独特的诗篇。
黄河,于我的心中是伟大的母亲。自从小时候启蒙识字,就已经知道了这条河的名气。当我渐渐长大,心中有了祖国的概念,一念到祖国,就会想到黄河。于是,我多么希望有朝一日去看看黄河,就像一个自幼离别母亲的孩子,多么幻想去亲近自己的娘亲呀。几十年了,几回回接触到黄河的字眼,我就会把心中的黄河,作出无数个想象一一我原以为黄河很宽,从此岸看不到彼岸;我原以为黄河很深,从河堤无法下到河边去捧一把黄河的水;我原以为就算我看到了黄河,也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然而,黄河的模样很平常。黄河像华夏千百万母亲一样,普通得再不能普通,平凡得再不能平凡了。当我第一眼看到黄河时,我心里还在犯滴咕,这是黄河吗?可能是支流吧。我站在此岸看着对岸,彼岸的山起起伏伏,重重叠叠,褶褶皱皱,都看得清清楚楚了。后来才证实,这就是黄河,而且是黄河的源头流域,我正贴近了母亲河的脸哩。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正如我印象中的母亲一样,她是一位农家妇女,是一位平凡、慈祥、美丽的女人。
我在岸上的果园里,采摘了一个梨子,特意下爬到黄河的水边,看着浑浑的黄河水,知道梨子比水似乎还要干净,但我还是要在这水里洗一洗,然后大口大口的吃了。因为我是母亲的儿子,狗不厌家穷,子不嫌母丑一一这个理,那刻在我的心中得到了印证。
黄河的水确实很浑,就像一张老农的脸写满了沧桑,几十载的风吹日晒,所有的人间酸甜苦辣都写在这张脸上。看着那黄色的波澜起伏,我的心也在起伏。
中华民族自四千年前的三皇五帝开始,就忧患黄河水的泛滥,于是就有了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史记》有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大禹忧伤父亲治水的罪过,结婚才几天,就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带领民众治水,居外十三年不回,每过家门,只拱手行礼。试想,这条黄河让当时的尧、舜二帝是多么的重视,鲧治水不力,绳之以法,而其子治水有功,全国颂扬,名载史册。由此观之,从这条黄河开始,中国就已经有了法制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哪怕是父子。这就是传说中,人们所向往的尧天舜日吧。
数千年来,黄河的水患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有史记载,黄河下游决口1593次,因泛滥改道26次,洪水纵横25万平方公里。每一次黄河的咆哮,都会牵动着民族的心,乃至改变多少家庭、村庄、姓族的命运。
黄河,横亘在中国的北方,流域达九省之境。除了自然灾害,令人们肃然起敬之外,几千年来,又上演了多少的战争征伐,多少历史上的英雄绞尽脑汁,欲挥鞭断流者,欲一泻千里者,都想跨过去、跨过来,无非就是一个目的一一统一中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们的"中华"二字,也就是在这无数次拉锯式的战火中铸成。每一次的战争都离不开黄河,每一次的战伐,水火不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城头变幻大王旗,朝代不停地更替,但谁占领了黄河,谁就代表了中国,谁就会把自己所开的疆、所拓的土纳入中华体系。从另一个方面理解,正是黄河,连起了两岸民族的心;是黄河,造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唐朝柳中庸的《征人怨》诗中写道"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就是形容黄河两岸经年战火纷纷,将士厌倦战争的情景。也许今天我们随便站在黄河的哪一段堤岸,都可以听到几千年前的战鼓声声,也许随便捡起黄河边的一块石头,都可以摸到远逝的刀光剑影。
黄河,是一条博大、宽厚、包容的河。起于青海,止于渤海,确实很长,从源头清澈的雪水流下,沿路不知有多少的支流,多少沟沟壑壑的雨水汇集于河床,一路经过石山区、黄土区、风沙区、草原区,一年的汛期就要发生好几次,颠颠簸簸,从黄土丘陵流来,从污水泥沙中流来,又怎么不黄呢?她有容乃大,不论什么水都一概纳之,不论什么名族、什么信仰的人都一概溉之。在黄河两岸,有汉族佛寺,有清真寺,有藏传佛教,真是包容了天下。
我们一路参观了藏民的居民点、绿色的生态园,特别是藏族文化宫的弓箭制造示范基地。一张张制作精湛的弓箭,浓缩了一个民族以射箭打猎为主的生活;一张张牛皮马鞍,又承载了藏民先祖多少的血汗?黄河,曾几何时,这条母亲河里流淌着,不知有多少黄河儿女的汗水?一幅幅生活的画面,就是历史的见证。
黄河边还有一种回族的清真教,也是一直于我披着神秘的色彩。那天因拿错了包,打的士去追赶已往青海方向的大巴,的士司机正好是一个信清真教的回族同胞。在车上我与他通过交谈,我又知道了很多有关清真教的细节。清真教人不吃猪肉,他们每天礼拜真主。他们信教履行五功:念、礼、斋、课、朝,除了五功以外,还要求子女要孝顺父母,夫妻要相互敬爱,回族同胞间互相宽忍,朋友间要真诚相待等等,认为这也是信仰的一部分。我问他,假如哪天有事忙去了,无法礼拜怎么办?他说,那就下次礼拜时一定要补上上次缺席的礼拜。我又问他,如今社会人口流动性这么大,又怎么区别谁是你们回族人呢?他说,他们民族的女子从不外嫁别的民族,只娶不嫁,怎么分不出来?娶进来的女子,只要信奉真主,他们就认可了。我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有关"信仰",他有一句话令我至今印象深刻,"我们心里有了信仰,所以才知道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不能干。"是啊,信仰是一种于无形中约束灵魂的准绳,它没有空间,没有模棱两可,它甚至比法律,于人的心理活动约束更有自然的效力。记得有一篇文章曾这样描述过信仰,“极端的宗教信仰,会让一些人觉得可怕,或者敬而远之。但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质信仰的民族,却是最可悲、最可怕的民族。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信仰,而其他动物却没有信仰。”
正是因为黄河的博大、宽容,才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信仰!也正是她的博大宽容,才有了黄河的水与众不同!黄河,真是名符其实的母亲!
母亲的品德不正是如此?一母生九子,各有千秋。身强体壮的是儿女,弱不禁风的是儿女,飞黄腾达的是儿女,贫困僚倒的是儿女,吃斋念佛的是儿女,屠猪宰牛的是儿女,母亲又何曾嫌弃过谁?而且,往往"娘疼冒时崽",做母亲的,还更加疼爱弱小的儿女。
我在黄河边仅仅呆了两天,又能知道多少母亲的事情?我只能写下这些文字了。母亲几千年的故事太多,母亲河太长,我无法想完、写完。
还是把她缩小,再缩小,缩小成我手中的这块石头,然后把她举过头顶,我就看到了母亲河也从我的额头奔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我的头发苍苍,当我的皮肤黄黄,当我的额头流出一道道的沟沟壑壑,当千年万年后,我的躯体也变成了化石,我就成了黄河,我就是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