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个好东西。但凡爱喝酒的人,都能说出一箩筐喝酒的好处,就是不喝酒的人,也能摆出几条喝酒的道道。
母亲是能喝酒的,一家人的时候,母亲也会和大家一起端起酒杯,但母亲不会说一箩筐喝酒的好处。只是每次喝酒,母亲总会说酒好香,那神情很是享受酒的甘洌。我没有亲眼看见母亲喝了多少酒,只是听母亲对我们姊妹几个说过,她和父亲到外地进药品,工作顺利一高兴,常在馆子里两个人喝完一瓶白酒。但有客人的时候,母亲是不会喝酒的,只是忙着在灶屋里弄菜,然后劝大家多吃菜。
小的时候,一到农忙啊,或者家里有修墙捡瓦的事啊,会请一些叔伯乡亲们帮忙。母亲就会买上肉,还得是那种膘很肥的肉,来招待帮忙的乡亲。那时候要买到膘肥的肉是不容易的,但母亲总能想到办法。当然,无论肉多肉少,肉肥肉瘦,酒是少不了的。母亲说,大家忙了一天很累,喝点酒解乏。或许这也是母亲除了说酒好香之外,讲得最多的喝酒好处了。
以前看《水浒传》,好汉们都是大碗喝酒,豪气万丈;看《红楼梦》里喝酒,都是小曲酒令,诗情画意;现在饭局喝酒,常常是三杯过后,便捉对开敬。也有那不善饮者,开始一再推辞,但架不住劝,只说少喝,推杯换盏之后,少喝之说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也就不醉不归了。那时的乡下,是没有这么多喝酒的讲究。活忙完了,母亲说吃饭了,帮忙的乡亲们就围着八仙方桌一坐,若人多坐不下,便三个人一张板凳,或搭只角。酒是倒在一个红碗里的,一碗酒大家轮着转,一人一口,喝完又倒。虽然那时酒也是紧缺的东西,但母亲是不会吝啬酒的,总会让乡亲们喝得高兴。几轮转下来,大家话便多起来,也要争个酒量大小。喝酒次数多了,母亲也渐渐了解了大家的酒量。乡亲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母亲总会适时劝解,于是酒量小的也就不再喝了。到最后,大家便鼓怼着酒量大的干了碗里剩下的酒,一个个才有些偏偏倒倒回家去了。
母亲喜欢酒,却又很恨酒。母亲恨酒的根源,我是记忆深刻的。我六七岁的那一年,幺叔结婚,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堂屋里、龙门上摆满了桌子。幺叔当过兵,有些当兵人的性格,或许这种性格和从小听过的那些侠义故事中的人物相似,和我很对路,所以我从小和幺叔关系很好。那天,我特别高兴,在屋子里窜来窜去,觉得自己就是个小主人。中午,客人们照例喝得很高兴,不知不觉中,我也像大人一样喝酒、敬酒。结果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睡到第二天才醒来。后来听家里人说,母亲一直守在我身边哭,以为我会醒不过来了。因为那一次的醉酒,母亲说起酒就有些恨,甚至于因此一直对幺叔有意见。后来只要一喝酒,就要絮絮叨叨,告诉我酒喝多了不好。逢年过节,家里请客,我和父亲也会陪亲戚们喝酒,但只要看我和父亲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母亲便会让妹妹来制止,甚至于有时妹妹就把酒杯直接抢走了事。
上班后,因为工作应酬、朋友相聚,喝酒的时间不少,喝得醉醺醺的样子也是不少。母亲虽然没问,但我知道母亲肯定是明白的。于是每次回家,母亲就会谆谆告诫,在外少喝酒,自己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父亲退休后,母亲和父亲到城里和我一起住,开始母亲生活还是很有规律,晚上按时就会睡觉。后来我发现,只要我晚上有应酬在外喝酒,无论多晚回家,母亲总是还在客厅看电视,见我回来后,打个招呼才回房去睡。虽然母亲没有说什么,但母亲的神情告诉我,她是在担心我,怕我喝醉了。或许,我六七岁时的那次醉酒,在母亲的心中一直存在阴影。
再后来,因为楼层高不方便,母亲和父亲便单独住了。节假日、周末或有事的时候,我和家人便到母亲那边去。每一次过去,母亲虽然忙着做饭菜,却依然不忘提醒我在外少喝酒。但每一次到母亲那里,母亲除了做好一桌子好吃的饭菜外,总是已经给我倒好了一杯酒。
端起酒杯时,我们常说“少喝养生,多喝伤身”,却不知何为多、何为少。一上酒桌,无不是“无酒不欢”的场景。无论是茅台、五粮液,或二锅头、小郎酒,抑或者泡酒、烧酒,上桌就把这酒的好处讲得头头是道,让满座的人点头赞同。到最后,只要端了杯者,无不酒态毕露才得回家。殊不知,你的母亲或许一直在家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