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与李公择书》
常言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谁都不知自己会不会遇到经济困窘至捉襟见肘之时,今日读苏轼的《与李公择书》和《答秦太虚书》,得一理法,为避免遗忘,速记之,以备后用。
《与李公择书》:某顿首。知治行窘用不易。仆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尔,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吾侪为之,则不类俗人,真可谓淡而有味者。又《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此似鄙俗,且出于不得已,然自谓长策,不敢独用,故献之左右。住京师,尤宜用此策也。一笑!一笑!
东坡年五十方明白如何过好穷日子:那就是学会“抠门”。先生不仅悟得此理,还有具体操作之法,如下:
《答秦太虚书》(节选):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月初把可支配的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取一串,立马藏起挑杆,以防再挑第二串,花不完了就另放一个地方,做来访朋友的酒饭钱。真是妙法!既不至于平时饿肚子,还能纾忧解难!这等妙法值得推广,挚友李公正处困窘之时,热心的东坡岂会独占此法,且李公将居京师,“长安居,大不易”,于是切切献于老友,真乃相濡以沫。
我身为家庭主妇,也年至半百,竟不懂此理,更不知何时才能摸索出如此应对穷日子的妙法,甚是惭愧!幸而今日读得此文,明白一理:人到贫时“悭”是宝!日子再穷,也要认真过好;处境再难,也应随遇自甘。
回望千年,感谢东坡。
202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