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暂行办法》和《2018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已经多次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截至目前仍未下发最终定稿,充分反映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考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小心谨慎。虽然有关文件只是面向基层征求意见,但对照考核要求,基层干部对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存在“五忧五盼”。
一是忧人员不够,盼加强组织领导。乡村振兴是民心工程,也是政治任务,压力大,责任重,农办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据初步了解,广东省机构改革后,省农业农村厅机关行政编制超过200人,其中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在岗近百人。而基层“三农”部门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普遍不超过10人,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人员队伍的不足和不稳定性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二是忧政策制度不健全,盼“四梁八柱”及时搭建。政策既是基层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迎考的重要内容。按照广东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各地市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涉及规划的、有涉及扶贫的、有涉及环境整治的……政策文件散而多,尚未形成系统的乡村振兴系列配套文件体系,存在“九龙治水”“一堆婆家”的隐患,难以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三是忧缺乏项目建设标准,盼职能部门抓紧时间制定标准。出台农村项目建设标准是基层最迫切地呼声。新农村到底建成什么样才算考核过关,是基层最大的疑问和困惑。目前考核只是要求“要建什么”,但对“建成什么样”没有具体标准,各地只能以城市项目建设的标准来推动农村项目建设,既不伦不类,留不住乡愁,又浪费资金。若农村项目建设标准确定不了,会给全域推进带来很大困扰,极易出现五花八门、形色各异、资金浪费、难以达到考核要求的问题。
四是忧“唯资金支出论”隐患多,盼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及时出台。很多地方的“三农”工作资金支出存在“为了花钱而花钱”的嫌疑,资金使用效益值得研究和商榷。考核唯资金支出论,已经成为基层最大的痛点。新农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建成,需要久久为功。基层期盼财政部门抓紧时间出台科学实际的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资金使用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否则极易出现财政资金浪费、“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问题。
五是忧“秋后算账”,盼监督关口前移。新农村建设资金量大,且省级资金全部到县,省不指定资金使用方式,由县(市、区)结合实际,明确具体使用方式及安排给各村的金额。大量资金的投入给基层群众带来期望,但同时给基层干部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摆在基层干部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新农村建设是个新命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需要大家摸索着前进,“资金使用到底由谁说了算”成为敏感且无法回避的话题。日后各种审计、巡视、巡察、督查等带来的隐性压力,间接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大家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展工作的同时,普遍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