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大数据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据统计目前全球互联网每天流量累计达1EB,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风暴。大数据正在催化产业的变化,但是同时也在麻木我们的神经。每天手机,电脑,地铁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但是能让我们引起注意的却只是那几个朋友热点话题。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话题:信息是怎样引爆朋友圈的。
每个人都是引爆点
著名的六度人脉理论这样说: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这个理论是1929年,由匈牙利作家Frigyes Karinthy在短篇故事‘Chains’中首次提出的。这个理论放在今天显然已经不适用了,因为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传播链条长度,我们不再需要六个人,或许是五个、四个甚至更短。我们可以比一下过去和现在的区别:
互联网的社交工具正在改变我们的人脉网,过去我们的交友圈受到一定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每个人身上的链接数少,整个社会人脉网呈现的疏松的特点、特别是链接区域性特点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线条型,一个信息想要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外一个区域必须靠个别大节点(链接少的个体称为小节点,链接多的个体称为大节点),只要这个区域中的大节点没有传播这个信息,这个区域就有极大可能屏蔽了这个信息。而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人脉网呈现出密集网状的形态,每个人身上的链接数可以是以前几十倍甚至几千几万倍数。现在只要你打开微信或者扣扣就可以添加好友,只要你打开网页就可以认识到新的朋友,你的朋友圈不再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你可以添加到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链接跨越性的特点让我们更快更多接受到来自全世界的信息,信息是在网状型的人脉网中流动,呈现出路径短,速度快、范围广的传播特点。
看过《引爆点》的朋友都知道,引爆点的第一条法则:个别人物法则认为在社会中存在个别能发起流行浪潮的特殊的人物,想要引起潮流就要找到这些能影响更多人的大节点。这个理论在微博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微博女王姚晨粉丝达八千万,有商家提出只要姚晨在她店面发一下微博,名车可以立即开走,这就是大节点(个别人物)的威力,他们总是能引起话题和潮流。但在互联网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是只有个别人能引起潮流,互联网时代网状的人脉结构让我们人人都成为引爆点,只要我们能get到适合的点,就能引起潮流。
正确找到那个点,你也能引爆朋友圈
在引爆点中第二个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认为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式,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人物就是要找到这种包装方法。在人人都是引爆点的时代,第二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懂得怎样包装信息,让信息信息带有附着力,我们就能实现病毒式传播。
【你只要记住,我叫叶良辰】15年9月的时候,一个吊炸天的人物霸屏了,他叫叶良辰。一时各种模仿和调侃迸发而出,这一事件成为了全民娱乐事件。
【我只过1%的生活】14年12月,微博大V“伟大的安妮”发布“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组图,短短一天内时间内就在微博和朋友圈走红,两大社会化网络均被刷屏了。
在这些有附着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了一个特点:这些信息都迎合人性中的某些特点。叶良辰魔性的对话,引起了极大的喜剧效果,迎合了我们人性中嘲笑、看热闹、调侃的特点,他的走红也就在意料之内。我只过1%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好故事标本,励志题材、丰富的情节成功引起我们的共鸣,给了我等屌丝一碗营养十足的鸡汤。在追梦的路上我们或许已经精疲力尽,或许正苦苦守望,这样的好文正好可以给予一丝丝的安慰,很多人的分享也是想借它来说出自己的心声,它捉住了这个点,所以也红了。在《增长黑客》中范冰也提到了病毒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其实也就是人性,人性在这里没有任何好坏之分,对于要做营销的人只有尽量去了解和迎合,捉住了你就可以点燃它。
最后总结一句:在网状的人脉结构中,人人都是引爆点,只要我们的信息能击中人性中的某个点,人人都能火一把
后话:
作为第一代互联网的原著居民,其实对我来说我在之前是很难去感受到互联网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也无法去感受到信息传播对人类的重要性,因为我无法回到过去取感受这种变化的伟大。唯一能了解就是通过书籍,通过与长辈的聊天的去体会。曾经有长辈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抗日那会,如果消息有现在这么灵通,很多人可以逃命。在那个时代,信息都是都是通过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一个村落传到另一个村落,等日本鬼子打到村口才知道信息,换做今天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信息传播载体、传播速度带来的改变,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次信息革命都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