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人与书关系的改变者:笔记本
1. 笔记本实现的目标
-读书是带着明确目的、充满主动性地读
-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2.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如何购书:怎样买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书
-如何读书:怎样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果活用:怎样运用从书中获得的知识
让笔记成为读书时的好伙伴:四种笔记类型
我们无法预测“怎样才能遇到自己想读的书”,所以不要分类,直接把信息罗列在笔记本上反而更好。
1. 随想笔记:记下平时的感悟,不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只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笔记本上即可,用于日后选书,筛选自己喜欢的题材。
2. 购书清单:找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记录从各种平台而得知的书名,记录在笔记本里,去书店或买书时直接按照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书籍。
3. 各种报道的剪报:尽情收录感兴趣的内容。书评、出版社或书店发布的信息、相关名人采访、出版社广告等都有可能藏着好书,积累两三页左右翻回去重新看一遍,对内容重点进行标注。如果觉得我一定要读这本书,将书名列在购书清单中。
4. 这篇采访中提到了这本书,我很想读。
-这门学问看上去很难懂,我先找找同领域入门的书籍吧。
-以前总觉得这本书读不读无所谓,现在仔细想想,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
5. 读书笔记:读后感转化为文字保存下来。摘抄、读后感、或是贴一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保存在笔记本中。在写读书笔记时,也可以参考笔记本里的书评、相关报道(报道的剪报)以及过去的随想笔记。
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将来总有一天能用到的知识储备
-记录相当于一个对别人想法(书中知识)的再加工过程(变成自己的)
通过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的三个窍门
1.养成习惯
2.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
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3.创造别具一格的记录方式
让自己喜欢自己的读书笔记
完善购书、读书和活用的方式:读书的五个阶段
更好的读书体验可以成就全新的自己
1.]选书:将收集信息成为日常习惯
-发现并按照自己的需求选书
-读书目的明确
-能够排除干扰,不会被动选书
2.购书(第二章):按照购书清单指名购买
-节省在书店耗费的时间
-目的明确,可以对书客观评价
-有效利用网上书店
3.读书(第三章):带着读书笔记的概念读书
此步骤不需要笔记本
-目的明确,读书速度更快
-通过做记号加深印象
-读后可以快速提炼要点
4.记录(第三章):将读书笔记实体化
-方便反复阅读
-通过书写加深印象
-艺术为媒介丰富思想
5.活用(第四章):回顾读书笔记
-便于参考
-通过读书笔记吸取知识,并得到提高
-脱离原书
将读书过程结构化:
把读书相关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信息一元化”
1.一元化:在一本写什么都可以的笔记本里,增加关于读书的记录
2.一元化优点
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
更容易坚持
自由度高,可自行设计
信息“存在”于同一个地方
直接记录、参考,不易混淆
因为“杂乱无章”,所以更便于活用
3.只要在这里找,就一定能找到;如果在这里找不到,那就是没有
将笔记本一元化的技巧:五个要点
1.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报纸杂志上不错的主题、感兴趣的研究者或作家的名字、印象深刻的台词、别人推荐的书名、一闪而过的小想法···
2.按时间顺序书写
-不需要分类誊写,只要写上就好
3.附上日期
-六位数列标注法:120904(2012年9月4日)
4.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
-自己专属的缩写或符号
例如:HK 香港 NY 纽约 ∈ 属于
5.可以粘贴
-剪报直接粘贴
-读书笔记:可以粘贴书籍的腰封、附赠的卡片等等
-工作中复印好的资料
第二章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购书清单是一份无形的财富
1.书单需要的三类信息: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
2.买书步骤:列出购书清➡️在书店确认➡️购买
3.带着理由去读书: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影响阅读速度
4.对于不重要的书(例如上司要求)可以速度略读
通过记录掌握购书主动权
1.购书清单帮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尤其是对于畅销书,自己未必真正需要。
2.促进主观购书的矫正装置
3.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4.随想笔记寻找自己想要的书籍
5.只有从日常生活的取材,才能列出反映自己真正需求的购书清单
在实体店购书印象更深刻
-通过购书场景的记忆加深对书的记忆,从而加深对书中内容的记忆
列购书清单的诀窍
1.一份有别于笔记本的专用表格
2.使用单独的纸张或表里贴作为购书清单留存在笔记本内
3.用特定符号对书籍进行分类:首字母缩写法
在线清单的优缺点
1.方法:亚马逊心愿单或其他APP
2.优点:
-对于了解的书,与纸质清单完全相同
-出远门时可以同步
-任何地方看到的书都可以加入“心愿单”,在智能手机上显示
3.缺点
-很长,很容易几个月收藏超出100册
4.手写加深对书名和作者的印象
指名购买的威力
1.两种情况
-不买也行:划掉
-买下了:标注已买
2.一般情况下去书店的需求
-想读书,但还没决定好读什么
-寻找某一特定领域、系列作者的书
-想读某本特定的书:不必像大海捞针
3.标注序列号方便查找(同时省略书名和作者名)
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
1.被动收集:通过其他大众媒体获得的书名写在笔记本上;在亚马逊上直接搜索话题;询问熟人推荐;去书店浏览相关书架
2.主动收集: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事或者选题(想读的书)进行记录
3.好奇心与记录同样重要
让清单和笔记本联动起来
1.把书评在笔记本里保存好
2.把报纸/杂志(知乎/豆瓣)的书单贴在笔记本上
3.不要放走任何和读书相关的信息
4.日常笔记或报纸剪纸➡️购书清单➡️读书➡️重读笔记或剪报
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书里最推荐的书
“作家XX所著的《XX》中这样说道”···
为XX准备的读书向导(指导类书籍)
了解报纸的出版习惯
基于作者所列的日本媒体
《日经新闻》:经济类、商务类书籍
《产经新闻》:太平洋战争、日本史
关注报纸的风格与其推荐书本的风格
关注的博主风格与其推荐书的风格
认真研读报刊书评
1.对感兴趣的书评内容仔细研读几遍,“熟读”
2.把感兴趣的内容贴在笔记本里,画好重点,写好评论
3.将书评想法与自己想法进行比较
4.帮助理解书的内容
5.发现更多想读的书
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笔记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
-正式开始着手做笔记
-格式和内容不重要,以“能坚持下去”为先
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1.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
2.“摘抄+感想“的组合方式:可以尽量缩短篇幅,取其精髓
3.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写读书笔记:
4.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从一句话开始
1.笔记的内容要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2.笔记的内容可以只是一句话
3.书写有着整理自己想法的含义
4.用笔来写写,说不定就有惊喜在等着你
无法坚持做笔记的原因
1.一旦停止很难恢复,开始的抵触感是正常的
2.养成习惯,变成自己的本能反应
3.低频率,长时间的坚持是最重要的
4.不要走形式主义
巩固印象的笔记
1.主动寻找书中“打动人心的内容”(读书目的:写读书笔记【见第二章】)
2.一边寻找,一边将读书内容划分成不同部分,例如:“了解的差不多——泛读”,“很新颖的内容——精读”···
3.读书是一项对重要内容进行提炼的工序
4.读书笔记加深记忆
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筛选程序:通读➡️重读➡️标记
利用书签边读边写
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
通读书签:在通读中断时,夹好“通读书签”
开始重读的之后,中断时使用“重读书签”
重读之后开始标记,中断时使用“标记书签”
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1.普通直线:重要、客观上很种压迫、暂时先画出
2.波浪线: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很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
3.圆圈: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葱鲔火锅1式“读书笔记
1.火锅汤底:写读书笔记前的三项信息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书名
作者名
2.加入食材:两个要素
符号标注法:️后内容表示摘抄️后内容表示评论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3.同火锅的蘸料不同
纯技巧类书籍可以不用摘抄,只用️总结重点
小说等休闲读物可以直接写自己的感想
4.时间不够也要写,可以精简地写
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
摘抄的好处
-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
-加深理解
寻找最具有代表性的语句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
1.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
2.不是“理应如此”的语句,而是觉得“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内容”
3.筛选关键句:最能代表这次读书体验的语句
4.放置一段时间后仍然经得起考验的文章才真有价值
激发思想的火花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
1.摘抄时,自己当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摘抄的原因和自己的想法才是日后值得参考的重要资料
2.把作者的话与自己的话放在一起,感受“落差”
3.读书时获得的灵感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4.叔本华《论读书》: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5.结合“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以书为媒介,创造自己思想的舞台
剪报式读书笔记
贴出来的读书笔记
与书相关的东西收集起来,结合读后感等内容收藏起来
1.书腰:书腰上有提示书中内容的关键句,作者的照片等信息
2.信息卡片:书名、作者、出版社等,节省潮鞋时间
3.书签
4.其他:广告、宣传单的等与书相关的内容
5.当地书店的专属卡片,日后可回忆买书的场景
复印粘贴以备重读
贴出来的读书笔记
1.把书中的内容复印贴在笔记本上(1-2处):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页
2.在旁边写在评论或标记
3.笔记本要随身携带,养成“一取出笔记本就翻看几页”的阅读习惯
4.每次阅读都要做记号、写评论,可以用不同的笔加以区分
重读书评加深思考
1.写完读书笔记之后,如果之前收集的材料里有书评,可以重读一遍这篇书评
2.参考“第三方观点”,换个角度审视自己这次的读书体验:原来对自己来说有着某种意义的书,在这个人的眼里是这样的
3.感受观点差异之后可以在读书笔记中补充一些内容
经过时间积淀的精华
1.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做好标记的书可以放在书桌上过一段时间再做笔记(不要放在书架里,会忘掉)
2.读完一本书很久迟迟没有做笔记不需要懊悔
读完一本书的时间越长,对书中的情感越模糊
越能冷静地看待书中的观点
3.摘抄、复印那些你仍然觉得很棒的文章,写上过了半年你又想到的事情
4.为了不积攒太多读完未做笔记的书,规定自己定期做一次读书笔记(每周)
笔记塑造生活
1.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
2.如果没有重读一本书的计划,可以重读读书笔记来重拾对这本书的了解
3.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
4.在写读书笔记时,可以找到一本“读了它我就可以做自己的书”,给自己心理支撑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
读书笔记的最后一步:活用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1.在写读书笔记时遇到的“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
2.读书笔记应该多次重读,了解自己到目前为止都读了什么书,反复输出对自己灌输思想
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
1.在自己的生活圈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
2.碎片时间重读笔记
养成重读的习惯
1.量化重读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三天一次
2.看笔记本时需要独处,才能集中精力
3.选择喜欢的笔和墨水,下次打开笔记的时候心情舒畅,细微之处决定重读笔记的情绪
4.为下次重读设计内容,对笔记本产生感情,增加使用频率
在重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有空闲就多读几遍,带来新的发现
通过重读为思想增色
按照需求重读笔记
1.想要简单回顾时——重读读书笔记
2.想回忆起更多是——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3.]想从头开始看起时——重读原书
过去的读书体验在读书生活中的运用
1.事先扫平障碍:由易到难(可以读完前一半写读书笔记,写完再读另一部分)
2.遇到较难的专业书读不懂时,可以先用简单的科普读物进行过渡:看不懂《微观经济学》,可以先读一遍《漫画经济学》
3.如果读过作者的其他书,可以拿出当时的笔记重读一遍
4.带着问题去读一本书
摘抄:当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段落
评论:当时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表现力
5.读书不要空手上战场
在博客上写书评
1.把读书笔记整理成为一篇文章
2.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练出更好的原创思考
做好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1.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
2.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
3.提升写作技巧
做好笔记是一种解忧剂
用多本相同主题的书连载,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
1.詹姆斯·韦伯·扬《创意的生成》: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油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2.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3.需要创意时,重读读书笔记作为创意素材灵活运用
怎样迅速找到目标内容
1.利用便利贴:在参考过的笔记内容出贴上便利贴
2.在笔记本外做好标记
利用马克笔、书腰或书风等,将笔记本与其他读书笔记区分开
电影票根找到电影的观后感
3.制作检索用标签
标签贴/在笔记本边缘涂色块/贴上纸胶带
4.将检索数字化:利用电脑制作读书笔记的索引资料
笔记本编号
阅读日期
笔记类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杜绝”想不起来”的情况
想不起来为什么读这本书/这个故事是在哪本书里看的
1.按照步骤进行检索
检索读书笔记种类:尤其是电脑中的已读列表
检索书名:索引➡️读书笔记➡️书籍
检索作者名
设置关键词
让“书读百遍”不再只是口号
需要重读某本书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重读)
1.哪位作家的随笔里有句关于写作前构思的名言
2.我曾经在那本小说里见过一句很有感觉的话
3.想找些描写暴风雨前压迫感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