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安德森一向给我们带来惊喜,从《长尾》到《免费》,再到这本《makers》(中文译作创客),可以看出他对互联网的认识正在不断的转变,而他的理论也越发的成熟。由现实到虚拟,再由虚拟到现实,由技术、财富、人才支撑的互联网,在不断的演变推进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又一场技术革命呼之欲出。
能看到这一趋势不仅仅是安德森,Y Combinator创始人、硅谷风投巨头格雷厄姆去年10月写了一篇名为The Hardware Renaissance的文章,描述的近期硅谷越来越多的硬件创业公司;而老牌媒体经济学人去年4月用8篇文章组成了一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封面报道,而在今年初,在一组关注“发达国家外包回流”的专题报道中,经济学人的编辑们同样将外包回流的发展方向归结于新工业革命的效应。那么,究竟世界的未来是怎样的?
安德森在本书里给出了他的答案——信制造业,得永生。安德森的逻辑很简单,当互联网完成现实虚拟化之后,其业务发展必然会触及到天花板,也必然会横向或纵向发展业务,而打通线上线下已成为重多互联网巨头的不然选择,于是我们看到Google无人驾驶、Google Glass等产品的出现。但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互联网产业,无论是其产值还是劳动力,都不是一个数量级。
书中引用花旗银行的例子:“根据花旗银行与牛津经济学机构的数据,广泛定义的数字经济的收益约为20万亿美元。而网络之外的经济总量,按照同样标准估测为130万亿美元。”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唯有在制造业上寻求突破,才能得永生。
为此,安德森特意去曼彻斯特寻找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线索,试图在过去找到未来的证明(这一章的标题就是“The History of the Future”)。接着他又拿出曾一举成名的“长尾理论”,将线上的长尾延伸到线下,由虚拟的长尾扩展到实体的长尾,进一步说明随着代表大工业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渐趋衰落,消费者需要更独特、个性化的产品。
现在大环境有了、消费者需求有了,如何才能满足呢?以下到了安德森这本书的核心部分——How。这里三种思路:
数字桌面工具(比如3D打印技术)设计产品
在开源社区中分享设计成果、进行合作。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通用设计文件标准将设计传给商业制造服务商,以任何数量规模制造所设计的产品,也可以使用桌面工具自行制造。
这三点中有些部分还存在争议,比如开源社区中可能存在的版权模糊、山寨问题。另一些方面,3D打印技术,还面临售价过高的困境。这无疑成为目前创客运动的难点所在。而安德森在这些方面的论述却显得有些过于乐观,当然,这或许与美国目前的大环境——制造业外包回流促使美国工厂回归有关,而这批工厂已不再是曾经的工厂,它已经成为互联网化的工厂,围绕这批工厂内外的工人们,无疑将成为安德森创客军团的重要一员。
这本书让我想起另一位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他认为技术是有生命的,技术的第一要务是生存。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也承认,如今石器时代的技术还存活着。
这让人不禁想到,当个性化的需求逐渐替代规模化标准产品需求时,那些曾经频临死亡的手工技术会不会迎来新的契机?当个性化的制造业(手工业)遇到技术(互联网)的驱动,会不会再次改变世界?这和安德森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或许,未来世界真是在制造业的一声“蹦”中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