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因为一起看电影的时候不停刷推,被L桑狠狠批评了一顿,甚至到了威胁“再这样就把你手机扔了”的地步,虽然觉得有点过分,但更多地是自己心虚愧疚,当即保证,痛改前非。
都忘了是在看什么片子,反正绝不是无聊到看不下去非得要刷推刷微博打发时间的那种。真正的原因还是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劣习,随时中断,随时发布,随时跳出……所谓的碎片化吧。
说着要改,但如果不是播放器忽然卡掉,我其实都没有注意到lost in translation那个把我的心瞬间软化的细节——charlotte和bob在床上用极缓的语速聊着,镜头一直没有动,甚至在对话结束后仍然保持了 很久——而我的播放器就在这个瞬间卡掉,重启的时候才发现,最后bob的手,轻轻放在了似乎已经睡着的charlotte的脚上。
这一场是典型的感情进阶戏,两人之间先前所有暧昧不明的情愫此时都发酵一样变得更美,甚至可以说前面种种铺垫就是等着这小小的碰触,以点石成金的力 量让情感升华。而一想到不知道有多少精心设置的细节就让我因为刷推或者其他之类的旁骛他顾给忽略掉,就非常恼恨自己。不管是欣赏还是学习的角度,看着看着 就忍不住停下,去说感想聊天气插科打诨招猫逗狗好一阵儿才能再回正题,甚至像lost in translation这样非常喜欢的片子也做不到像从前那样全情投入自始自终,这么精致的一部片子,得到的却是自己三心二意的对待简直有种“我将真心向 明月,奈何猪在吃珍珠”的自恨和愧疚。
看书也是。有一次在大学里的图书馆看到,多半的桌子上,除了书和资料,至少还有手机电脑,再多一个IPAD也毫无压力。you are not alone,呵呵。
(从小我就不是个专心的人,如果说边听音乐边看书还可以原谅,那么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就太过分了,常常想幸亏那时候网络没有这么发达,否则以我这种薄如蝉翼的定力一定会,成!差!生!)
恰巧L桑那天将这个TED视频发给我——强烈推荐:Sherry Turkle: 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
我就在这种自厌的情绪中把这个演讲看了一遍,就算有不尽同意的地方,也足够句句直击内心——在更容易就能彼此联系的时代,为什么却更加孤单?所有的 交流、展示、告白、倾吐……越来越密集地包裹周围却仿佛饮鸩止渴。坐在身旁朝夕相处的最亲密人会让人丧失交流的欲望却想和陌生人分享,因为总觉得后者才能 缓解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的孤独焦虑。
每天忙碌旋转,一边渴望独处自在,一边又害怕孤独寂寞,其实迷失东京之所以打动人就缘于它用美轮美奂的方式表达了人们的无助和仓皇,繁华的城市,衣 食男女,近就是远,远了却用尽各种联系方式也无法靠近。恨不能立即投入热火朝天的对话,温暖的胸膛,或者是关切的目光里,完全忘记了不愿独处才是孤单的真 正原因,只渴望一时的欢愉驱散心头冷。
揽镜自问,这就是我,以及我的生活方式,真的是“I SHARE THEREFORE I AM”?
于是孤独的焦虑还没解除,就陷入了更深层的彷徨不安。
高空的飘窗里俯瞰灯红酒绿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场景,而我也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站在阳台上看马路,戒烟之前这更是人生一大享受,这种静谧的时刻倒是能想 得通,孤独才是我们每个人最常见的状态,不管怎么热闹欢乐得意忘形,一回头忠实等候在左右的还是挥之不去的孤独。也许是无法像古人那样以自然为友,并享受 怡然自得的节奏,才会不由自主陷入焦虑,但其实安静地隔绝一切独处,天马行空海阔天空地沉浸一小会儿,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只可惜每每有了这样的心得,就条件反射似的抓起手机来,迫不及待地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