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朋友圈PO了一张妹妹岑的红领巾照,果不其然有砖。想起以前写过的这篇旧文。不解释不辩驳不找借口,有时候纠结是一种无奈的态度,我钦佩勇敢的人,你们继续勇敢——
有了孩子就有了孩子的养育问题,好容易养育上得心应手成了行家,她长大了,上学了,又开始面对教育问题……有时候觉得所有“过来人”都是骗子,总是告诉你“等到****了你就轻松了”,其实非也,希望是虚幻的,困境麻烦永远源源不断地涌来,见招拆招的智力精力频繁捉襟见肘,也许等到摸爬滚打终于沧桑回顾,才可以唏嘘一声真是太不易。
今天到六一了,幼儿园安排出游,昨天丫头为没能给她准备带盖子的水壶之事着急很久,一方面我宁愿早早给买个符合老师要求的水壶,不让她担心焦虑,也省得我被嚷嚷得烦躁;但另一方面,我对各种随口提出的大大小小要求已经很不以为然,在细枝末节上施加压力要求孩子一丝不苟,在我看来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奈何这却是如今普遍现象。
是的,我国教育的千疮百孔已是不争事实,更要命的是从根子里的洗脑扭曲,简直让我恨得牙痒痒,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陷入纠结——顺从即简单,违背有代价,作为父母,我打算怎么办?
即便幼儿园还不算教育误区的重灾区,也已经初现端倪。丫头快毕业了,整天在家背诵在校排练老师给草拟的《毕业诗》,听她一遍遍用稚嫩童声念”老师啊,我们是您辛勤培养的丑小鸭“”我们为能上某某幼儿园而万分庆幸“……这种不但阿谀而且居高临下的词句,我又心疼又气愤,可是没有阻止她,因为对孩子来说,这事儿既是光荣又是欢乐,更兼融入集体的最佳方式,SAY NO?不容易。记得她刚进前一所幼儿园,被拉去排一台好大喜功的节目,为院长的政绩打拼,不到三岁的孩子,站在后台候场的时间就一个多小时,知道后我气坏了,这也是转学的动因之一,但当时的她却在为人生第一次化妆打扮登台表演的机会而激动得语无伦次,说了一遍又一遍。而前几天,还有一天她看到路边的红领巾,问我是怎么回事儿,我尽量客观解答后,她满是羡慕地问我,那我上小学后也可以当少先队员吗?
当然可以。它们已经把扭曲的观念和光荣、自信、群体安全感捆绑销售了,无耻地劫持了最天真最自然的童年,在一张白纸上新手涂画成人世界的贪婪、阴暗、功力、算计。不能保护孩子的国家是最无耻的,幸好在这里有失学贫困、毒奶粉、校车事故挡在前头,衣食无忧地坐在课堂里的受害者,还不足以引起太多注意——民族的未来?管它什么未来!家长要的是高分钟重点校,老师要的是乖乖宝顺家雀,国家要的是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现行教育正好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各取所需,可以长治久安地存活下去。
顺从不甘心,对抗不忍心,关于教育L桑的观点貌似比我简单很多很多——”开心就好“,但我不能同意——对老师言听计从所以常被表扬是开心吗?树立自己的独立意志保持对身边事务的各种优越感是开心吗?那篇网络热传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N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很感动,当它翻出来被大众热捧的时候我却又心生厌倦,对一个世界观价值观尚不完全不坚定的孩子来说,”开心就好“恐怕不是家长应该信奉的。没有简单的答案,SORRY,彷徨徘徊,就是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也有朋友是内心够强大的人,我认识这样的人不少,相比之下我很容易被视为懦弱。比如有个朋友,他很得意地告诉我说,他不到十岁的儿子会在公车上、学校里大声说,耄是恶魔!也有个朋友说,她小时候怎么坚持和唯物主义老师对抗,特立独行宣称天堂存在,为此被批评被孤立在所不惜。我钦佩这些人,钦佩你们的人生或子女。可能我一直都是个弱者,所以也想以弱者之姿尽力保护孩子,我希望把她交付学校的这段时间,能感到安全、自信、快乐……而不是惶然,觉得从温暖的家到了一个充满谎言和敌意的场所,相信我,从小到大这种恐慌我体会过无数次,回想起来当然风轻云淡,但彼时彼刻就算说天塌地陷看不到明天也不为过,那不肯剪发而坠楼的少女,她是否也是因为看不到明天?——有时候坚持确实会付出这种代价,它们正是以此来要挟每个人,不管孩子还是大人,服从。
不能这样,但更不能那样,我也有自己的坚持,所以对她最常见的回答有两个:第一,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关系,但不可以撒谎;第二,老师教的、书上写的、爸妈说的,都有可能是错的,所以你要长大,要看书,要自己找答案,才能知道真相。
有点假,也许吧;如果这也需要代价,我也认了,成长就是痛苦,从最轻的做起。
最后再扯一点闲话,看到骆大使跪下跟小朋友说话,非常喜欢,聆听才是最重要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世界才能调整出最好的应对状态,现在常常是孩子的世界被我们武断地侵入了,孩子的思维被武断地代劳了……同事那天说笑,她的孩子对性和生育的问题好奇,她出于平等理性的态度,科学解释,还给看了纪录片,结果吓坏了小女孩,很久不安,甚至噩梦连连。笑过之后想,这是不是也属于不了解孩子的世界犯的错?其实在那个童话的心灵里,应该就是婴儿在卷心菜里盛开,送子鸟带着希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