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乔布斯
考研时晚上太累,有时7、8点就睡着,早上4点多醒来,这给我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体验。
小时候的我,总被要求晚上八点半上床睡觉,隔天早上七八点自然醒。大约在小学三年级,由于思想上的被侵染和物质基础的拥有,我开始玩起了电脑,谈到电脑,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电脑游戏。年少的我对其新鲜感和可操作感产生了致命的兴趣。游戏中绚丽的动画渲染、华美的背景音乐都对年少的我有莫大的吸引力,我开始在技能连招、伤害数值计算、装备搭配、属性搭建、任务完成、等级提升、过图评级上流连忘返。
为了获得更多玩电脑的时间,我便开始在家中搞起了间谍特务的作风:约莫凌晨五时便睁眼谋划,第一步应是先辗转于床上,和着木板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来模拟一段正常的翻身所产生的声音,来麻痹隔壁人儿的听觉神经;约莫三五分钟后,经过煎熬的对假想敌的心理斗争,我开始下床,下床必须光脚,踩在木质地板上吱吱呀呀的声音也让人心头一震,“我最好手脚并用,像猫一样前行”,我心想,当然我也是这么做的;猫到了门口,准备转动门把手时也要格外小心,这几乎是最具操作性的一步,为了声音不显得太突兀,所以我以 角速度=0.1rad/s 均匀的旋转门把手,这样的经历也对我今后的物理学习提供很大帮助。您可千万不要小瞧开门,这是个技术活儿,怎么说呢,一方面不能转太快,另一方面门被打开时可能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在湿气重的季节还门可能被吸住,极难打开;当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我强大内驱力的驱动下,”我一定能做到。“ 遇到困难时我往往这样鼓励自己。 终于在门被我磨开了之后,还有一个必行的事情:必须站在门口倾听隔壁的动响至少半分钟,确定没有吵到别人睡觉,我才开始大步小心迈出门,穿拖鞋下楼,下楼时最好脚不沾地,撑着楼梯飞下去,一切以声音最小原则行动。
整个过程充满了内心的斗争与煎熬,在坐到电脑前全部都抛诸脑后了。
长大后经常被家里人说睡懒觉,我也承认有时睡的是“懒觉”。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对个人的作息时间有了不同的理解,有时我觉得有的人是属于夜猫子,有的人属于早起型,没有优劣之分。另外不同的作息还对身体健康有着影响,我又会考虑到存在时差的不同例子。我对作息的认知更新到现在的版本是:对于我来说,在晚上11-4点左右,基因中的编程让人的身体器官开始进入了睡眠模式,因此我们最好在此时睡觉,在这之后你就可以随意起床。
在四点起床,对于我来说,有着异于睡到正午起床的体验,这就是我开篇所说的陌生又熟悉的体验,我想试着描述那种感觉:脑子比较清醒,无自主意识下思考的东西也不同于正午起床时所思考的东西,总的来说层次更深,带有自我反思的状态和对即将发生事情的应对状态;而正午起床时思考的往往是“肚子饿了吃什么”、“怎么又这么晚起床”、“今晚熬不熬夜”等等问题。
因此我认为我早起更好,给我更好的人生和思想状态,不会被一些无意义的琐事烦扰。
今早早起我在想,“小时候早起时拥有无限动力,现在则是理性到来了动力,那从热爱早起——早起困难——选择早起这一个周期中,特别是小学时期的早起到中学时期的早起困难,我经历了什么?是什么促使我产生了这样的变化?”这同时也是我下笔的起因。
通过阅读早起相关文章和名人的早起经历,我认同了一些作者的看法,结合自身经历做了自我总结:
简单的早起也许困难,但当你的早起有动力支持,起床就变得简单且激情,只有想要做的事情才会给你带来真正动力,才能把你从梦中惊醒。
每天早上四点钟,灵魂叫我起床了——笛卡尔
by the way,早起后的早餐是我的动力之一,希望可以在迷茫后找到真正热爱的事物,带给我早起的原动力。
引用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