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驱车600多公里,第一次独立驾驶,一路舟车劳顿,真是不容易啊!在乐安县下了高速,我们的车进入了县道,看到两边金黄的稻谷,农民们在忙着收割的喜悦,泥土里散发出来的芬芳,沁人心脾。家乡的空气都是甜的,公路在山间环绕,山上的树木绿意浓浓,就像一幅绿色的山水画,有着天然的质朴和无暇。
晚上六点多,家家户户亮起了灯,酒菜的香味飘香四溢,那久违的味道真令人怀念。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故乡,那种亲切感真是难以言表。村里的变化不大,只是新修了许多楼房,村道也全部铺上了水泥。我家的老房子还没有拆,还可以找到儿时的记忆。村子前面是一口池塘,但今非昔比了,现在两边的柳树全砍光了,池塘里的水也浑浊不清,水面上满是水浮莲,看起来很凄凉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池塘四周都是柳树,夏天,这里可是我们小孩子的好去处,柳树下荫凉,我们在柳树下玩,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上,就像一只只的猴子,树杈都给我们爬光溜了。夏天,柳树上是知了的天堂,它们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着,我们几个用一根竹子,做了一个捕蝉网,这个网其实是把蜘蛛丝绕了许多重在上面,很有粘性,我们悄悄地爬到树上,看到知了趴在那里叫,猛地一网盖上去,知了的翅膀就被粘住了,任它扑棱棱地挣扎也无济于事,几个小时我们可以捕几十只蝉,大部分是用来玩的,用一根细绳把它拴住,然后牵着绳子看着它惊恐地乱飞,那种喜悦就像手里牵着一头羊一样威风。
池塘的后面原来是一片辽阔的草地,那里的草细细的、软软的,躺下去就像睡在席梦思床上一样舒服。那时候,我们在草地上做游戏、追逐打闹,童年的多少笑声、多少快乐是从这里传递出来的。现在草地也不见了,到处是坑,人们建房子可能在这里挖土吧!草地上的乌桕树也全砍光了,那乌桕仔听说可以做药材的,
这几年家乡的年轻人都出去外面打工了,家里只剩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村里布局欠规划,房子建得也是东一幢,西一幢,看起来很不舒服。真希望大家提高一点环保意识,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人文乡村,好的传统应该继续延续下去,人与人之间那点亲情是多么宝贵,不能在埋头搞经济的情况下,就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发展。
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一个悖论:一方面,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同时,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又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于是,人们在精神上便有了一种失落感。小时候感觉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有感情,虽然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是非常融洽的,你帮我我帮你,村里人本就不多,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这样的日子承载了多少美好、幸福的回忆啊!
现在年轻人外出赚钱,看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回来一味攀比,在物质上铺张浪费,许多不良的习俗就是这几年形成的。听说我们村早几年就定性为新农村,但建设方面仅流于形式,铺了几条村道,设置了几个路灯而已,至于村里的广场、公共设施却一点也看不到,家家户户自扫门前雪,以前的淳朴、热情都慢慢地消失了。
年龄大了,怀旧的心理越来越强烈,总想看到家乡发展得更加好,但每次回村里,都是老样子。每个人都急匆匆地赶着去赚钱,他们眼里除了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老人家都是孤孤单单地度过后半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劳作,在家里闲着,感觉像犯了罪一样,一直干到他们干不动为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我们那里真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社会越来越向前发展,农村的前景会更加美好,城乡一体化也是未来的主流趋势。物质文明丰富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老年人应该好好让他们享受生活,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传统习惯应该代代相传。
在家呆了四天,感受了家乡新鲜的空气,还有那透心凉的井水,品尝了家乡那辣辣的菜肴,看到了田野里那一片片金黄的希望,带着满满的回忆,满满的嘱托和满满的期待又踏上了归程。真希望下次再回故乡,看到故乡不一样的天空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