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 (宋朝)所著的《三字经》开头的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与战国时期荀子所著的《荀子.性恶》中的“人之初,性本恶”的问题争执了千百年。
那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认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是从模仿身边人的言行举止开始,因此孩子是如水一般干净懵懂的,所以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
而另一部分认为,即使在有好的父母,好的成长氛围的情况下,也存在一些往相反方向成长的孩子。
世界总是未知的,说不定在地球的某一端就有类似的事情呢!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存在于问题所给的两个答案中,而是在此之外的第三个答案,当然是我自己的见解。
就是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错误的。
不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剧中,其实有都有给过我们答案。
大家是否还记得,以前仙侠剧中常有的一句话吗?大致是:“人都有善恶之分,更何况妖、魔呢。”
人不仅仅分为善、恶两类,还有一个中性的,好坏各参一半。
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也是电视剧中常有的话,“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句话也说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说,其实有的时候仅仅是因为一件事情,一个人等等,人就存在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的现象。
所以,人性不是一定的善,也不是一定的恶,简单来说,人的好和坏并不是一定的,肯定的,而反观这个问题的两个答案带着非常肯定的话语。
不能一个人年轻时犯了法,杀了人,就肯定他这一辈都是坏的,有的人是会改正的,虽然这种事存在的概率小,就否认这种事的存在。
过于肯定的答案,与现实生活不符合。
人是多变的,现实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