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aybe(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971736/
如此动人 便是《蒋勋散文》
听说蒋勋其人,但并不了解他的代表作,甚至连一篇关于他的介绍都没有读过,仅仅是“蒋勋”二字不经意间在脑间滑过。对《蒋勋散文》提起兴趣,除了被书封的第一感官吸引,还有一点,觉得散文不像小说,小说多数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而散文却是作者内心的独白,通过散文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这位未知大文豪的生平种种。
在每一个家人安睡的夜晚,在春节回家的私家车上,在索然无味的过年期间,没有一目十行,而是字斟句酌,以一颗敬仰之心,零零散散画上句号。
特别感叹作者对细节的刻画的入木三分,无论是山,是水,是景,是人,甚至是凋零的一片树叶,虚幻的个体,所有的一切都被赋予生命,能静能动,惟妙惟肖,强大的文学功底使得经历的种种在蒋老的笔下自然喷薄而出。我时常反复品味他的遣词造句,也由衷敬佩他通晓古今中外文化、艺术,无论提到哪个点,都能信手拈来的文艺才情,更是对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时刻融入所处环境,对周遭的人、事、情形象生动刻画的可望而不可及。
在形散神聚的诸多篇章,唯恐过目即忘的忧伤,于是在每一个感同身受的篇章,都大概记录了当时的感悟。
1
《屋漏痕》中,作者从墙上一块水渍痕便可参透人生,领悟画与美的魅力,晓古今,通中外,美术素养时时随心行走,更令人仰慕的是那一点一滴的沁入人心的细节观察,也许正是这细细的人生领悟力才使得蒋老提笔时字字珠玑。
2
《大学》这篇本来我以为是最浅显易懂的一个篇章了,读了几遍理解起来还是略显生涩,不管是什么样的篇章总是不经意透着作者那举世无双的文学才情,于我是元不可及的,所以只有不断的领悟,不断的揣摩,才能慢慢刻在心中。这一篇,从青年时的流浪降到任教后的独自旅行,都是在路上,心境却大不相同,但也全是人生一次次的经历才得以成就今天令人钦佩的文墨豪客。
“熟悉,是因为萍水相逢,我与风景,不过都在流浪途中。不熟悉,是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告别,那车窗外不断飞逝而去的风景与岁月,我何曾留住任何一点一滴。”
3
《美是历史的加法》这篇,无关国度,无关政治,只要心向美,心善美,为着同一目标而奋斗追求,两个国家的战争也无法驾驭两地人的一心向善向美。在作者的描述中,深切体会到有容乃大的深刻意义。台湾虽为一个小的岛屿,但有容乃大,正因为包容不同文化形态的存在,才使得今天的台湾文化拥有着令人神往的魅力。正如我们遗世独立的每个人,个人力量虽薄弱,但只要心存信念,努力朝目标奋进,终有美丽的远方为我们驻足停留。
4
《芭乐树始末》看似轻描淡写的描述,其实满是思念与回忆。特别敬佩的是,每一个生命中的过客,作者都能铭记于心,一颦一笑,惟妙惟肖,脑子里过一遍当时的情景,仿佛又回到那个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童年。
5
《宿命》里关于命运的描述,让我觉得在命相的领域,一切的解读都是误解,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是茫茫星辰中孤独的红点,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颓靡,或许也只有那刹那芳华与你为伴。相信命运的轮回,但也不能妄求命运来改写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掌握在当下自己的手中,唯有不断散发令人沁脾的正能量,才能在宿命与命运的轮回中把握好每一个当下,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6
《莲花》里提到断发的修行,也像是一场渡劫、人生领域的修行。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用肉体上的仪式作为精神的寄托,他渴望新生,如同莲花那般,拨开紧裹的花苞,向世人展示濯清涟而不妖的另一种美好。犹记得莲花散尽,新嫩的莲蓬根部四周长满了柔软的细黄须发,当莲蓬吸收着天地日月精华一天天成熟,须发也逐渐断离,从荷叶到荷花再到秀色可餐的莲蓬,每一次的角色变化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新生与修行?人如植物,植物如人,天地万物自有其轮回新生的仪式。
7
《出走》这篇特别感同身受,虽然是作者二十多年前的人生领悟,就像诉说着2019年今天,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多数安于现状,而那被改变的“江山”只属于不为现状所折服的少数人。有人说,我都30岁了,还去学习有用吗?我都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了,你还让我再重新开始?也许当你看到暮年的作者仍义无反顾追求青年时的梦想时,心中难免会像我一样充满悸动。曾经幻想过梦想过的一切,当我们陷入平淡乏味的单调怪圈之时,何不重拾当初的梦想,用行动去证明不管多晚都可以,哪怕结果不那么理想,至少无悔青春。多少人冲不破世俗的牢笼,甘愿做现世的奴役啊!
8
《不可言说的心事》大概是整本书中提到战争,提到老兵,提到“四郎探母”最多的一个篇章了。说起战争,说起老兵在台湾娶的妻子回家探亲对老兵原配的一声:大姐,你不要怪他,他也是离开你二十年后才跟我结的婚。这样的场景描述让我不禁回想起儿时村落相似的情景。一位年龄长我几岁,辈分高出一辈的小伙伴,他的爷爷也是战乱中跟随部队去的台湾,至于经过虽然不得知,但一定也充满了悲情色彩。多少年过去了,只知道大家都在传爷爷去了台湾。记事时,印象中老人带着家眷回来看过家人两次。他本可以过的悠然自然,为何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探亲?可能在战争年代,在孤苦无依的日子,“四郎探母”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吧。和平年代,交通发达,亲人近在咫尺,在有限的生命岁月里,为何让自己心留遗憾?一瞬间我似乎也读懂了那位已记不清模样的老人的心。
还有很多扣人心弦的篇章,值得细细品味,就不一一列举了。第一次了解蒋勋,便是读他的《蒋勋散文》,正如我开篇所言,想了解一个人,先从他的散文开始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