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敏
在我的剪报收藏夹里有一张发黄的《安徽青年报》时间记录着1984年2月24日二版头条,标题为《伤残着的爱情》,距今已有34个年头了,这正是我写的第一篇通讯报道,也是我第一次向报社投稿。
那年我22岁,在蚌埠第一麻纺织厂工作刚3年,是一名车间工人。故事发生在1982年9月27日一名青年保全工在检修设备时,年青女挡车工冒失开起设备,造成工伤事故,致使青年保全工变成残疾人。在以后的二年时间里,俩人从相识到相爱并组成家庭,女青年顶着极大的压力,也付出了极大的勇气。
他俩爱情故事在厂里也传为佳话。工会为宣传他们的事迹,组织编导一个小话剧,我刚下早班,听说此事后,到了剧组了解情况,就在职工教室里完成了这篇通讯。
那时年轻不知怎样投稿,也不知道这类投搞要经过单位审核盖章。在职工阅览室里,我找到《安徽青年报》按地址把稿件寄出。大约三、四天工会干事戚玉柱找到我问我:你给报社投稿了。我说:是呀,给《安徽青年报》投了一篇通讯,怎么啦?戚干事告诉我:你遇到一个好编辑,你的稿没经过单位审核、盖章,编辑特意打电话到到工会核实情况,我们如实反映了。
二天后稿件刊发了,我还收到报社寄我的一份样报,当时也没留下整张报纸,只把我的文章剪下收藏着,所以至今我也不知这位编辑老师名字,是我永久的遗憾。
但我一直用感恩的心,把这位编辑老师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