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孩子要多见世面,不能总关在屋子里读书。正是这个想法,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带女儿去了北海、开封游玩,还带她回农村过年,半年内去了三个地方。每去一个地方,我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觉得对你印象最深的三个东西是什么,女儿都会认真地回答。
最近去开封玩,孩子对我的问题给出的答案是:骑白马、过山洞、在大辣椒上玩。我想了想,这三样东西好像是她第一次接触,以前没有见过真马,这次不仅见了,还骑了,这是一个新体验;山洞也不是真山洞,而是人工做的隧道,她从中走过,第一次这样走,印象很深刻;大辣椒是专门做的儿童玩具,就像儿童乐园的滑滑梯一样,女儿在上面玩,对于“大辣椒”这个造型,她觉得新颖、好玩。
我感到,女儿对新事物体验的感受更为强烈,记忆也最为深刻,这当然是我希望看到的。但是,我认真回想一下女儿出游的情况,骑白马、穿山洞、在大辣椒上玩,等等,这些日常化的东西或游乐性质的玩物,能增长女儿什么见识呢?我突然觉得我不自信了。
每到一个地方,女儿最先寻找的是有什么好玩的,白马、大辣椒我也看到了,但我没觉得有什么吸引我的,女儿就不一样,她要骑马,她要在大辣椒上玩,而山洞,我根本就没意识到它,只在事后女儿的回答中我才意识到我们穿过了山洞。很明显,孩子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孩子看到的东西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东西孩子也看不到。人可能都是一样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会把眼光落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如果不感兴趣,即使东西明显地摆在面前,也不会注意到。
即使是这样,能够证明孩子出游注意力集中在一般性的日常玩乐上就有意义吗?玩大辣椒和在家门口玩滑滑梯都是玩,不都是一样吗?
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两天,现在觉得逐渐想通了,女儿的出游本身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此应该充满信心。
一是父母自己的期望不能代替孩子的感受。我希望女儿多游历、多见识、多体验,做一个胸怀和视野都开阔的人,但这只是我个人的主观愿望,这个愿望不能替代现实中孩子在每个具体活动中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的事情没有价值,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认为没有价值,我们是以大人的眼光度量孩子,其实我们认为的未必就是孩子心里的真实感受,也许在孩子心中,这些细小的事情就很有价值,她从中受到的启发只是埋藏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还没有成熟到足以明确地向我们表达的地步。
二是孩子成长需要点滴积累,不能急于求成,要相信没有白走的路。孩子有她自己的符合其生理特点的认识规律,让一个6岁的孩子去欣赏《清明上河图》显然超过了智力程度,是不现实的,她只适合骑白马、穿山洞、玩大辣椒,这才是正常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一上来就讲《宣和遗事》,那肯定是太过老成了,会让我们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孩子只适合做符合她年龄的事,做这些事的过程就是点滴积累的过程,她以后的大见识就来自于这些积累,来自于骑白马、穿山洞、玩大辣椒时的生活体验。
三是不能静止地看意义大小,意义就在变化之中。如果女儿没有见到大辣椒的玩具造型,她就不会想到还有这样夸张的辣椒玩具;如果她没有穿过山洞,就不知道钻山洞是什么具体感受;如果她没有骑马,她就不知道骑在马上颠簸的感觉。见过就是见识,体验就是阅历。这里的变化就是她见到了大辣椒、穿过了山洞、骑了白马,如果她待在家里没有出游,她就不会见到这些,也不会有这些体验。我们不能待在家里想像外面的世界,更不能停滞在脑子里分析事物有没有意义。
昨天我和女儿一起走路,太阳照着我们,把我们的影子印在地上,女儿站在我的影子里,对我说,“就像进入爸爸的怀抱里”,这个是个比喻,是一个很温馨的比喻。我不知道这与我带她出去旅游有没有关系,但我知道她的所见所闻一定正在她心里发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