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父母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初初来到这个世界时都犹如一张白纸,他们眼中的世界非常的单纯,尚无是非对错的概念,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也非常的简单。大人们口中所说的、所做的,还有网络上、电视上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标准”,尤其是父母长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更是唯一的“真理”。
不少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即使跟他讲了他们也不会明白,何必着急,等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懂事了。
然而,在你们眼中还未懂事的他,往往要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成熟”。
人们常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想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大多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去慢慢培养,但是,要让孩子“继承”一个坏习惯那就很容易了,或许只是父母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些小举动就已足够。
无论你是否有注意到,孩子们都会如海绵般快速的吸收着他们的所见所闻,家长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举止、待人处事的方式,他们都会默默的关注着,模仿着。
现在很多家庭对于孩子都非常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些甚至说是盲目溺爱都不为过。常把“他还是个孩子”挂在嘴边,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无论对错,都是一味的“纵容”,甚至还有着些许的“鼓励”。或许正是这样的不作为,肆意妄为的“熊孩子”也变的越来越多。
我们时不时的会在身边或网络上看到一些某某“熊孩子”犯下的一件件“熊事”,这样的事看的多了大家似乎都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如今对于“熊孩子”大家更多的是对其缺乏教养的指责和对家长事后无作为的无奈,也正如网友们所说的,“每一个熊孩子背后也一定有着一位熊家长”。
很多时候,大家所讨厌的更多是那盲目纵容甚至“鼓励”熊孩子犯错的家长。要知道,孩子总会有长大的一天,家长们面对孩子的错误不是及时纠正,而是视而不见,总以“不懂事”为其开脱。虽说,旁人们确实没必要为了点小事太过于跟孩子计较,但是,家长这样的处理态度只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事是“对”的,久而久之,孩子身上的“陋习”只会越积越严重,越积越多,甚至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不少家长平日里时常教导孩子要懂得尊老爱幼,但是又带着孩子挤车抢座甚至“阻止”孩子让座;教导孩子要遵纪守法,但是又带着孩子肆意横跨马路闯红灯;教导孩子要珍惜粮食,但是又在孩子面前倒掉剩饭剩菜或不想吃的食物;教导孩子要做好自己的事,但是又不让孩子动手收拾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导孩子要文明讲理,但是又时不时的在孩子面前与人争吵谩骂;教导孩子要诚实守信,但是又时常不遵守对孩子许下的承诺;教导孩子要......
像这样言行不一的情况生活上时常能够遇见,或者说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父母们“双重标准”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甚至质疑,但最后大抵也是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搪塞,甚至以父母长辈的身份“强压”。
这样的教导方式很容易会对孩子的“认知”造成困扰,相比于那些暂时难以理解的诸多道理,父母长辈们的所作所为更易被孩子们接受,耳濡目染,孩子们亦有可能因此而慢慢染上一些“陋习”。
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就好比一个长期在赌博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若不能及时得到其他正确的教导,日后大多也是会染上一些赌博的习惯。
作为父母,无论做什么,也不管其有意或是无意,在孩子的眼中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标准”。孩子们虽然不太能理解大人们的“世界”,他们对于那些感兴趣的、吸引其注意力的东西都会“全盘接受”,但也正因为如此,一旦染上什么陋习,如果家长们没有即使进行纠正,而是任其继续下去,使之形成一种习惯,日后家长们再想对他们说教纠正可能都会是于事无补,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慢慢去纠正,甚至影响其一生。
人们总是说,教育孩子需要言传身教,但身教更重于言传!
要想育人先得育己,教育孩子,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以身作则,做好自己,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礼仪习惯、是非对错、待人态度、处事方式等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