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助的模式
一般而言,无助模式的患者,对自己的索求毫不掩饰,但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上他们却表现欠佳——甚至包括真正了解的需求。他们的重心看上去位于自身之外的别处,好像他们更加活在他人的心里,而相对更少是活在自己的心里。他们不顾一切地避免被抛弃, 恐惧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无法坚持自己的权利,而且过于讨好别人。
这一段话简直是写给我的,我是那种不容易了解自己需求,重心也是位于自身之外的别处,看上去想获得情感的满足,但是内心深处是低自尊的,是不配得感的。虽然恐惧很强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坚持。我当时内心深处有个特别强烈的想法——就是行为验证,就是特别想把母亲内心的恐惧那部分直面,想把那部分活出来。
那么我是怎么成长的呢?我就是在练习这个情绪炼金术时,产生了觉察体验,一种虚化的自我在观察另一个实体的自我。然后在依恋体验中觉察到,我真实的需求——成为我自己——把“肉感的欲”的部分活出来,让自我立起来。当我明白了这个,我吃东西也少了——体重下降了12斤;自我也不冲突了,虚化的自我跟实体的自我可以对话;写作也流畅了,不担心自己写不出东西来,问题即资源;不活在别人心里,而是活在自己心里了。
案例分析:
只有当迷恋型患者感受到不那么被迫监视或控制治疗师的反应时,他们才能把注意力更加彻底地转向自身的体验。
在发展具有促进关系的观点特点中,有两点尤其显著:包纳性和“发展性梯度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我们必须以建立一个关系为目的,这个关系可以鼓励患者尽最大可能地与她的体验联接起来——尤其是那些在最初的依恋关系中没有空间可以容纳的体验。而且,与患者期初感觉自己可以 做到的程度相比,我们必须对患者期待更多。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识别并且列举出患者自身的资源,这些资源也许是患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在自己身上识别的。
1、包纳性
迷恋型患者的情绪里经常有一种“受他人指导”的特征。他们表达自己感受时,其目的往往不在于表达自己,而在于获得他人的关注或帮助。这是过度激活策略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我原来的生存策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作为消费品出现的,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或者帮助。
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临床经验,我发现她们常常以这样的顺序出现,并且逐渐整合到患者的自我感觉中:不信任而且害怕被抛弃;之后是愤怒和与此相关的说“不”的能力;最后是悲伤和真切的需求,以及说“是”的能力——并且真的是这个意思了。
这一段话简直是我的成长之路的总结。
不信任而且害怕被抛弃——这是长久以来的体验,因为害怕被抛弃,所以我一旦翅膀硬一些,就想着离开,去社会上试一试自己能不能行。
之后是愤怒和与此相关的“说不”的能力——就是跟父母分离。
最后是悲伤和真切的需求,以及说是的能力——和父母和解,感觉像一场荒谬的悲剧,最终肯定自己,自我的自信不再依赖任何人,任何物。
2、发展性梯度
事实上,迷恋型患者无意例外都趋向于低估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如果我们似乎听信了患者负性自我评价的表面含义,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一般来说,也许更有帮助的做法是,单纯地探讨患者对自己能力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看法是怎么发展的;此外,内隐地表达我们确信患者的能力超出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干预非常重要。
这个地方可以用叙事的外化技术,就是跟无力这种感觉名词化,跟他成为朋友,探讨这个无力感怎么来的,那么在探讨中,就被理解到。
更好的做法是邀请患者一起参与我们的努力,或者要求患者对自己的体验以言语的方式来思考并表达出来,而不是由治疗师独自承担其理解患者体验的责任。
作为治疗师,我们要切记,患者实际上害怕发展出一种自信和独立的感觉,因为自主性和自发性在很早起就被打压下去了,因此与患者对于怎样最好牢牢抓住他人注意力的信念是不一致的。
实际上这种自信的感觉是陌生的,陌生意味着不安全,意味着需要去探索——而探索是需要安全感支撑的。
要特别留意咨询关系中出现的愤怒、指责、或者失望,并且为它们浮出水面而留出空间。当治疗双方可以相对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样的对抗,这就巩固了患者初来乍到的觉知,即自主性及分离性其实能够和亲密共存,与患者最初依恋体验中的学习是相反的。
我的理解有点儿像像是人格博弈。然后在留出的空间中——过渡性空间,完成整合——存在——我是的成长。即可以完成自我的存在,我是,即自注定;又可以在分离中自处。
3、关系:模式和陷阱
同样确定的是,迷恋型患者如同变色龙一般,趋向于适应他人的期待,在这方面他们的方式是特有的。害怕得不到我们的恐惧驱使他们渴望融合,使他们太容易让自己淹没了——结果我们得到的常常是他们认为我们想要的。
我就是这样的,容易先入为主。
4、性欲移情
最理想的是,我们能允许自己成为患者渴望的那个客体,既不过分鼓励,也不强制叫停。
有时候,对于迷恋型患者,在她发挥在那出更深厚的信任和爱的能力的过程中,性欲移情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