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日帮父母搬家,整理物品的时候理出来很多“老古董”。在我的概念里,这些东西今后被用到的可能性极低,既然用不上了,该扔就扔呗。但我母亲是个念旧的人,总觉得有些东西当初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现在即使用不上了,扔了就是种浪费。最后,我用一个经济学概念“沉没成本”说服了她,对于那些已经发生了今后也无法收回的成本,就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损失,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的话就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送了你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假设价值1000块钱,这位歌手很有名,但你并不是他的粉丝。你心想,反正票是朋友送的,不看白不看。而你的另一位同事,她是这位歌手的忠实粉丝,同样花了1000块钱买了演唱会的门票。
但是到了演唱会那天,天气预报说晚上将会下大雨。在你看来,反正票是朋友送的,下雨了大不了就不看呗,对你来说也没什么损失。但是你那位自己花钱买票的朋友则不会这么想,她会想,“钱都已经花了,哪怕是下铁我也要硬着头皮去把演唱会看完,不然可亏大了”。而且,她还会为此沾沾自喜,为自己的执着找到合适的理由——我可是位忠实的粉丝,以此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其实,那位花钱买票后即使遇上下雨也坚持要去看演唱会的朋友,犯了一个普通人日常做决策时很常见的错误——“沉没成本悖论”。它指的是,当你有更好的选择时却没有选择,而是对已经亏损的项目继续加大投资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譬如说,当你急需用一笔钱,这时你需要抛售股票来变现,你账户上有盈利的股票,也有亏损的股票。经过研究统计,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抛掉盈利的股票,保留亏损的股票。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有时甚至是代价高昂的。而理性的决策者会及时止损,他们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经济人不会去考虑纠正先前的错误。
-2-
这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投资活动中,“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它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不幸福的婚姻。
最近有部热播的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折射出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其中,两个家庭的婚姻悲剧,就可以用“沉没成本悖论”来解释。
祁同伟和梁璐的婚姻可以说是一门政治婚姻,男方为了获得仕途的升迁,女方则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这门从一开始就不被外人看好的婚姻注定是没有希望的。男女双方心里都很清楚彼此之间没有感情的维系,但却为了避免失去各自苦心经营得来的利益而苦苦挣扎,于是便不得不在外人面前装出一副模范夫妻的模样来掩人耳目。其实这就是“沉没成本悖论”说的在一件不被看的好的事情上继续加大投入,不愿放弃,越做越错,越走越远,最终铸成大错。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来得重要。
祁同伟的恩师高玉良与吴老师的婚姻也是如出一辙,男的对至高无上的权力充满了欲望,女的被丈夫身上的“光环效应”牢牢绑住,所以才会在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现“离婚不离家”的荒诞一幕。名义上是为了孩子,实质上是被100%的安全感绑架,不敢面对失去一切的后果,更谈不上有勇气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于是只能一拖再拖,打着到退休后再公开的小算盘。不料纸包不住火,在反腐的大旗下,高玉良东窗事发,他因为有外遇而早就离婚事实也被组织发现,他们家的陈年旧事一一浮出水面。这才逼得双方不得不接受现实,面对来自同事的嘲笑,面对来自家人的痛惜。如果早点痛下决心,不那么患得患失,盯住未来,而不是去计较之前的错误,又何至于此。
-3-
所以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理解起来容易,实践起来难。有选择就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当我们没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这就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的含义。作为一个理性决策者,不应在注定失败的事情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具备快刀斩乱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