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义中有这样一句话: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这句话是说,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你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种自然性的欲望。但是,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了走着就不会迷路。
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在人际关系中,真正的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是把这张卡托付于他人?还是由自己掌握?
阿德勒还提出了“课题分离”这个概念。
课题分离,就是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变。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强烈的反作用。
当你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且这种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的话。那首先弄清“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而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遇到烦恼,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分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课题分离的概念,我觉得就是一个“界限感”的概念。
中国人大多缺少界限感,不管是父母与子女,还是夫妻、婆媳之间。为什么家会伤人?就是因为混淆了各自的课题。
父母会因为孩子不认真写作业而责骂孩子,而写作业本是孩子的课题,而非父母的课题,并非是让父母放任不管,而是交给孩子自己,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非把它当成自己的课题,剥夺孩子自我管理、直面困难的机会;
夫妻之间也应有各自的空间与责任,如果一方过多承担了对方的课题,就会让自己心理失衡,进而产生怨念;或者一方踏入对方的课题,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横加干涉,也会产生无数的争吵;
婆媳问题更是千百年来的难题。儿子和媳妇结婚后就成立自己的小家,怎么把生活过好是他们的课题,而非婆婆的课题。太多的婆婆缺乏这种界限感,对小家庭管控过多,因为自己愿意伺候儿子,也要求媳妇要向自己去伺候儿子。
这就是混淆了各自的课题:你对儿子好是你的课题,儿子对媳妇好,媳妇自然就会对儿子好,这是他们之间的课题。
更有催婚这件事,父母认为孩子到了年龄就要结婚,找什么样的对象,要什么样的家世,屡次不管孩子的意愿而安排相亲,这都是干涉了孩子的课题。
孩子想找什么样的结婚对象,是他的课题,你可以建议,可以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但不可全盘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由他自己负责,没有直面过困难的孩子,最终会也逃避一切困难。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分析哪个是自己的课题,哪个是别人的课题,不让渡自己的支配权,不以别人的喜好来左右自己,更不能以别人的价值观做为自己的标准。
即使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改变,但我们心里却清楚:我们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