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军事信口拈来,无人能比。这种优越感,让他孤芳自赏,自以为天下无敌。直到奔赴战场时,他完全不顾廉颇的作战方案,最后导致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自以为天下无敌,不就是自己的智慧感动了自己么,但是最后也只不过被人说是纸上谈兵。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太容易自我满足。
1
我有一次去面试,面试官问我,觉得在大学四年中,有没有做了一件事觉得自己很厉害。我这么普通的一姑娘,能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想了想也就是去年3月份一个月努力考试的过程最让自己感动吧。
那一次因为某种原因不小心要同时考会从跟证从,再加上上个学期有两门考试时间冲突了,所以这个学期我要缓考一门。加上这一门,我总共有三个考试。
我也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是每一天都在看书刷题,寝室看不下去就去图书馆,基本都是教室图书馆食堂寝室四点一线,躺在床上的第一件事跟最后一件事我都在刷题。
最后成绩当然只是飘过,但我还是很感动,被自己感动到了。我说,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最努力的一次,连高考都比不上。
可是,这真的值得骄傲吗?
有一些学霸就算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边学习边娱乐还能交上一个满分。我明明也是双专了金融,为什么在看证券的时候几乎都不懂?明明也上过会计课,为什么看会从我还是这么吃力?那是因为,我现在的拼命是在弥补之前的懒惰。如果,我上课时候认真听讲,如果,我一开始就有了计划,如果,我早早就开始看书,那么,我根本就不会在这一个月里较这么大的劲,我会觉得,这一个月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平常的日子,根本不值得自己感动。
或许我还应该自惭。
前辈跟我说,怎么看你也不像是双专了金融的人,根本没有发挥出优势,有空还是抓抓金融知识吧。我忽然感觉,对啊,我现在哪还知道金融的一星半点。之前学的东西,早就因为许久不碰而留得半点不剩。现在回想,那一次的拼命考试,对我来说,收获的只是两本证书,并没有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一点痕迹。
雷军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不要让自己瞎忙,最后只成为做事的工具,还感动了自己。制定计划是必要的,随时保持尽力的状态也是必要的,不然怎么驾驭得了上天突然给你的机会。
2
我还曾经无所事事地考过其他试。
大四的课其实很少,同学都已经相继实习去了,就只剩下我还留在学校里美其名曰是考试,但其实是在逃避,逃避社会。我怕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所以现在毕业之前至少要把专业证考出来。但是我又羡慕我的同学,羡慕他们能够经济独立了。
在纠结之间,我度过了3个月。我每一天都觉得,读书真的好辛苦啊,每一天都要很晚睡,很早就要起来去图书馆了,每一次想到考试我都睡的不踏实。觉得,我把可以实习的时间压在了考试上,如果考试没通过,这段时间我就完全没有收获了。
结果出来了,全都没有通过。
然而,我还是很感动,我有3个月的时间都早出晚归,每天都在图书馆与书相伴。
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好好准备,因为我的内心根本就不是真的很想考这个试。我做出这个决定也只不过是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着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每当我纠结的时候,我就拿出手机。
现在想想,真觉得当时的自己幼稚之极,为什么要跟自己较这个劲。
平心静气地想想分析优劣,分析取舍,决定了再好好去执行。
3
在朋友圈,你肯定刷过这样一些状态:
“今天又加班加到凌晨,凌晨两点还在看书,这几天忙得只睡几个小时……”
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我很努力”“我累并快乐着”的心情。
不知道从是什么时候开始,像努力这样的分内事,被越来越多地晒出朋友圈。
这么廉价的感动,恰恰不是因为做的太少吗
很多人才开始进入状态,就已经被自己发奋图强的样子感动得一塌涂地。
这种感觉就像是,还没开始上战场,就被自己的扛枪上阵给感动到了。
可是,努力这件事情,从来都不值得自我感动。
所谓的努力,也不是自我找苦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便有很多人自觉翻译为“天降大任于此,必先苦,苦后必成功。”
做不完的工作,熬夜、废寝忘食,有时候会不会是因为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工作效率低,自我找苦呢?
只知道蛮干,从不讲究方法和效率,都是思维上的偷懒。这种努力,也只不过是无意义的消耗。
创意大师李欣频也曾说“努力是没有用的,如果是在不对的地方”。
真正的努力就要认清爱迪生说的1%的灵感在哪,再去付出那99%的汗水。
否则,自以为是走在梦想的康庄大道上,但只不过是在自我陶醉的深渊里堕落。
每个人有自我怜悯的情绪,这是人的天性。
就连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都一直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
能克制住自我感动的情绪,必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无论是自觉高人一等,还是自我感动,都只不过是故步自封。
生活本来就是一项投资,你现在的起早贪黑、熬夜努力,都只不过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这有什么好自我感动的。
说句实在的,这都不是你自己自愿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