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口头禅:是不是、好不好
细数下来,“好不好、行不行、棒不棒、美不美……”这样的提问,一节课少则十几个,多则三十几个,甚至形成了个别老师的口头禅或者学生的条件反射。这样的问题,既不是对事实性知识的提取,更不是基于标准的评价,许多就是一闪而过,老师也都知道学生将回答什么,这只是教师流畅讲课的“助推器”而已。所以,我们拒绝这样的口头禅,反问自己一个问题: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课堂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而是提出较少的问题,让问题变得有价值。必要时请追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喜欢?为什么对?从敷衍性问题引向深入思考。
二、 过渡语:谁来帮帮他
只要孩子回答不了,或者回答的不流畅,再或者答得不是老师心中完美的答案,我们通常的过渡语都是:谁来帮帮他?上公开课更是如此,巴不得有救星出现。其实回答问题需要5个步骤:倾听问题、理解问题、自我做答、大声作答,并修正答案。我们习以为常的以为孩子不知道答案,其实或者是以上步骤的任何一个原因。我们可以让孩子重复一下问题来确认他是否听清,让孩子说说你想问什么来探测他是否理解我们的问题目的(说不定只是一个怪词不理解或者不认识字),或者提问后没有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他还没准备好,再或者需要我们给一点提示帮助他们提取记忆…….
寻求帮助是正常的,但可能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地方需要帮助,而错过了很多精彩。
三、 立马回答:你来……你来…….你来
老师一抛出问题,立马有举手,同学们争先恐后立马作答,老师不停请孩子轮番抢答,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思考需要时间,我们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请把抢跑式的0.01秒延长到3秒或者根据问题变得更长,这将是最奇妙的等待。
四、 表扬:你真棒
老师们的个性不一,表扬的风格就不一样。低年级的孩子的表扬需求大,高年级的表扬频率与形式有所变化。表扬需要具体、真诚,让所有孩子知道他为什么得表扬,才能达到强化的效果。一味的夸“你真帅”、“你真棒”,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馈,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从知识维度,表明对问题所关注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从思维维度,展示了问题所要求的思维水平;从口头表达技巧维度,表达清晰;从引导到效果的维度,补充、纠正了初始答案等。
五、 提问对象:固定的三分之一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相信,提问的目标大多固化在三分一,而更多的是沉默的三分之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习以为常的行动路线,有的是讲台派(只呆讲台),有的是T台派(教室中间纵队和讲台),有的是左、右派,与此匹配的相对固定的关注区域。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如乒乓球中的一人与多人对打,老师问题指令一出,老师会与几个学生单项互动。可否变成篮球比赛,问题指定一出,在同学间相互补充、协助、质疑中达到目的,而教师裁判做最后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让所有学生的能参与问题讨论的有效方法。
六、 问题水平:记忆提取类问题多
涉及高阶思维水平问题相对教少,提出高质量问题往往需要不断联系与思考,它需要练习。分享一种“逆向设计过程”的方法,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确定期望的结果——你希望学生知道、理解和能够做什么;确定哪些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据此计划学习内容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