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热导速度不同实验设计方案
一、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对热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传导的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那么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在相同的热源中,它们导热速度相同吗?哪个快,哪个慢?通过设计研究不同材料导热速度不同,学生将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
二、教学内容
在《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能与能源:能的转移的学习,这堂课带领学生探究热在不同介质中传导速度差别问题,给学生介绍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不同的材料热传导的速度不同,热传导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两种类型。
2、进行不同材料的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2、能主动发现生活现象,理解其中科学奥秘。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以及不同物体传热性能的差异。
2、难点:进行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比较实验。
五、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准备: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钢条、铝条、铜条。
2、演示实验准备:酒精灯、氯化钴试纸、铁架台。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希望热能迅速地通过一个物体,比如通过需要加热的锅底。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却希望它通过得越慢越好,比如需要手持的锅柄上。
问题探索: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2、金属块、木块、塑料块谁传热比较快?
(二)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一:塑料勺、木勺、不锈钢勺的传热速度快慢探索。
(1)给每一组准备了同样的金属勺、木柄勺、塑料勺、杯子、同样温度的热水,请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
①水温很高,注意烫手;
②每个同学都去感受一下;
③勺子间尽量避免接触,以免相互影响。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不同材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材料的传热较快,塑料、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强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6)请你说一说生活上有哪些方面应用了热的不良导体和热的良导体?(炒菜用的铲子材料和手柄的材料不同,金属部分是热的良导体,手柄部分是热的不良导体。)
2.分组实验二:钢条、铜条、铝条的导热比较学生分组实验:将长短、粗细、相同的钢条、铜条、铝条同时放到滚烫的热水中,用手触摸,判断钢、铜、铝的传热性。
(1)安全提示:水是滚烫的,注意烫手。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小结。
老师有个问题,同学们刚才用手模的办法做实验时,铜、铁、铝这三种热的良导体,它们的传热速度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谁的传热本来最强。铜、铁、铝三种材料传热的速度快慢,我们靠手摸的办法能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吗?我们手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差别不大的无法准确地判断。要想比出它们到底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我们想办法亲眼看到才行。下面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它们到底谁的传热本来最强。
教师演示实验
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钢条、铜条、铝条均匀的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距离中心相同的距离上分别在钢条、铜条、铝条上放湿的氯化钴试纸,给铁架台的中心加热,观察、记录钢条、铜条、铝条上氯化钴试纸变色的顺序,判断钢、铜、铝的导热性能。
安全提示: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实验结束后要等铁架台冷却以后再收,以免烫伤皮肤。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并做好记录。小组汇报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各种材料传热的速度都是不同的,根据传热速度可以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5、课外延伸
学生自己思考:往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哪个杯子中的热水凉的快?这是什么原因?
七、教学评价
“传热比赛”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的物体中传递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提供给学生各种实验材料:不同材料的小棒、杯子、热水、各种金属等。让学生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哪种材料传热快,哪种材料传热慢。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让学生自悟自得。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行获得知识,锻炼了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