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能力不同,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及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能力不同。 课前准备: 1、实验器材:酒精灯、铝丝、铜丝、铁丝、支架、凡士林、火柴、金属圆片、试管夹、热水、烧杯、木筷、铝勺、木头勺、铜棒、塑料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演示:教师出示一只不锈钢杯,问:“如果用手摸一下钢杯外壁和杯把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把热水倒入杯中又有什么感觉? 2、导入课题 (1)提问:“为什么盛有热水的杯子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呢?热是怎样在杯中传递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像不锈钢杯这一类固体的传热总是。 二、学习新课 1、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关于固体的传热,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2)学生质疑 (3)谈话: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通过实验来解决。 2、实验探究固体热传导的特点 (1)想一想利用你们课桌上的材料,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固体是怎样传热的?前后四个同学讨论设计一下。 (2)小组讨论设计 (3)交流实验方法(请学生上前摆放实验装置,学生评价) (4)谈话:“同学们设计了这三个实验,那么你们认为在这些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留出酒精灯加热的位置 ②、金属片加热后应用试管夹夹取) (5)谈话:“以二人一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注意在实验时一、要注意观察现象变化二、要注意实验安全三、实验结束后把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交流观察现象 ①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火柴梗从靠近酒精灯火焰处向远离酒精灯火焰处依次掉下或者说火柴梗从金属片中间向外围依次掉下) ②与做不同实验的同学交流,两个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有不同现象吗? (8)填写的实验报告 (9)提问:“同学们,根据这些实验报告和刚才你们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变化,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三个实验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现象?”(总是离酒精灯最近的火柴梗先掉下来) (10)提问:“那为什么总是离酒精灯最近的火柴梗先掉下来呢?(离酒精灯火焰近温度高,凡士林先融化)为什么离酒精灯火焰近的地方温度高呢?(热先传到这边)说明热是怎样传递的?(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11)小结: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固体受热时,热将沿着固体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所以说固体的传热方式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的,并且热传导的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3、实验探究固体热传导的性能不同 (1)谈话:同学们观察下,以上几个实验都是说明热能够在什么样的物体中传递?(金属固体)同学们桌上有许多不同的材料,面对摆放在你们面前的这些材料,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2)固体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呢?你们能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3)小组讨论设计 (4)交流实验方法 ①把火柴梗粘连在三根金属丝端,在另一端上加热 ②把实验材料统统一齐放入水中,手摸另一端看哪一个物体最热。 ③直接在酒精灯上烧,然后摸一摸另外一端。 (5)提问:“你们认为在这些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①、先倒热水②、把材料同时放入水中 ③、摸时注意摸相同等长的部位) (6)实验结束后,把你认为容易传热的和不容量传热的分别摆开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8)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把容易传热和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在展示) (9)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容易传热的材料和不容易传热的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容易传热的是金属,不容易传热的是非金属)
(10)小结:其中像铜棒、铝勺等金属容易传热我们把它叫做热的良导体,而像木筷、尺等非金属不容易传热,叫做热的不良导体;所以说固体传热性能都不一样,我们说的热的良导体是说它传热性能较弱。 (11)谈话:“刚才我们从实验中得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但不同的金属,它们传热的速度一样吗?(不一样,铜丝上的火柴梗先掉,接下来是铝丝,最后铁丝) (12)教师演示实验 (13)小结:不同的金属它的传热的性能也不同,其中铜铝性能大于铁 三、巩固应用 (1)通过学习了《热传导》,你们知道了什么? (2)固体热传导的性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热传导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