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过后,能经常温习一遍,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学而第一(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好冒犯上级的人是极为少有的,不好冒犯上级,而好作乱的人从未有过,君子潜心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确立了,道自然也就产生了,孝悌一类的规范,实为做人的根本所在,
君子务本不就说的是我们要关注事情的底层逻辑以及底层原则吗?
至于论据方面,孝悌,忠君方面时代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是生而为人,孝顺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国家放到哪里都是底层的原则。
《论语》学而第一(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一个花言巧语貌似和善的人,其仁爱是微乎其微的”
孔子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来批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
《论语》学而第一(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谋事有不尽心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之处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认真温习的吗?“
理解:
曾子告诉我们要每天多次复盘,工作上是否尽心,学习方面是否复习是否练习,交友是否诚信。
《论语》学而第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诸侯国,须严肃而慎行,讲求信用,节约物资,爱护国人,役使百姓要选在农闲
理解:
短短20个子,道出了治理国家的几个要素,敬事和信都是思想态度方面的,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不讲信用,就会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样,最后毁灭的只是自己,节用是节省少铺张奢靡,爱人和使民以时都是爱百姓的表现,只有让百姓都生活好了,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
这一小段虽然是讲治国的,但是对于我们修身同样适用,为人应该有敬畏心,要讲信用,要简朴,要爱惜我们的身体,使用身体有时有节。
《论语》学而第一(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则应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到外边,则应尊敬兄长朋友,说话要谨慎并讲求诚信,博爱众人并亲近具有博爱之心的人,如此做了之后,若仍有余力,就去学习礼乐制度。
孔子说在家敬父母,出门靠朋友,对众人都要爱,要利他,尤其要亲厚有仁德的人,读书是行有余之后才做的事情,所以生活本身是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
《论语》学而第一(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家,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对待妻子,注重她的品德,而非姿色,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王,能不惜生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种品格的人,纵然处于谦逊说没读过什么书,我也必定会说此人是度过书的。
我的解读:
我在这段话里看到的是内在大于外表,品德大于学问,文化大于知识。
《论语》学而第一(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若不庄重,就无威严可言,纵然学习了一些知识,它不会牢固,须将忠信摆在首位,在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不必与之交朋友,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我的感想:
读到这一句我就想起清华的校训里的“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及主动去结交比自己强的人,让自己不断的自我更新,进步。
1.简能通神
2.写作可以锻炼思维
3.海量解答问题
4越近越喜
《论语》学而第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书:慎重处理父母的葬礼,以虔诚的心祭祀祖先,这样就能使民间的道德风气归于敦厚朴实了。“
我的理解:
这一句我没开太看懂,我的认识是父母在的时候好好对待,至于葬礼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张居正说不但要善待父母,还要通过葬礼环节体现对他们的尊重,才不体现人心的薄情,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祭祀祖先这块我更多的理解对先人要有感恩之心,吃水不往挖井人,比如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还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论语》学而第一(十)
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自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请求别人告知他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自贡回答说:”老师是凭温和善良,恭敬俭朴和谦逊赢得的信任,于是他们主动讲政事告诉给老师。或许是老师求知政事的办法,同别人求知政事的办法有所不同吧?
《论语》学而第一(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 行(xìng)德行,品德
2. 三年:即子为父守丧的三年
【译文】
孔子说:“他的父亲在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故去后,就要看看他的德行品行,如果三年之内他没有改变其父生前对他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就可以称他为孝子了。
我的理解:
父在观志,这个我不太确定,大致理解是古代要求“在家从父“,很多行为都是父亲的意思,所以看不出他的德行,只能从他是否努力来看他的志向是否高远,父亲不在了,看他的言行是否还是遵从父训,如果还尊,认为是孝子,在现代社会,我更愿意的理解是做人要言行一智,也就是说为的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父亲生与死也都一个样。
《论语》学而第一(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if !supportLists]1. [endif]用:运用
[if !supportLists]2. [endif]和,和谐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贵在和谐,过去贤明的君王统治天下都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事无巨细,都按照这个原则办理。不过,也有不这样做的时候,知道了和谐可贵,为求得和谐而去协调,不以体现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礼加以节制,是无法行的通的。
我的感受:
礼在古代,主要是说长幼尊卑这种,现在社会是否还适用我不确认,
这里我更想把礼理解为与人相处之道,这个当然是和谐最好了,但是也不可只求和谐不顾基本的原则,比如和坏人坏事就没办法坐视不管,只求和谐,该坚持原则还要坚持原则。
《论语》学而第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1 信:信用、约定
[if !supportLists]2,[endif]复;实践
[if !supportLists]3,[endif]恭;对人恭敬
[if !supportLists]4,[endif]宗:以......为依靠
【译文】
有子说:”同他人的约定合乎义时,说过的话方可去实践,对他人的恭敬合乎于礼,方可免遭耻辱,一个人依靠的是关系亲近的人,才是可靠的
我的感受:
“信”近与义,言可复也,我理解是不用对坏人讲信用,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我理解不要跪舔,那样只能自取其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我现在还没领悟。是关键时刻,只有亲人靠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