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曾国藩最喜欢的儿子曾纪泽
前几日,读的是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读了曾氏家族的女人。倒也没什么太大新意。今日读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的教育,不免心生崇敬。
崇敬之一:曾国藩的小时爱好和一般孩子并无异处,无非是池塘里抓抓泥鳅,田野里撒个欢,读书还是正经事,属于爱好之外的事。曾纪泽则不同,每日最爱的就是坐下来写字,终自成一体。让孩子的爱好健康有益,是对家长的最大考验。
崇敬之二:对孩子的教导不为考取功名,甚至不让孩子学习八股文,只求孩子能成为一名君子。“勤俭自持 习劳习苦 可以处乐 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大概意思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快乐和内心的宁静,这些快乐和宁静与财富、地位、权力无关。
崇敬之三:对孩子的教育以鼓励为主,从不训斥。却也不娇生惯养,不留遗产。
家长的底气
曾国藩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在现代也属少有。因身处教育行业,亲朋好友多有小孩,对教育问题也略感兴趣,今日读曾国藩教子,感触良多。
我所见的,有些家长并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多为人云亦云,呈现出“别人家”的小孩做什么,自家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去做的纠结徘徊中;有些家长却也具备这样的教育理念,但实行太难。
曾国藩之所以能有以上三条令我崇敬之处,总结为一条,便是有家长的底气。
细分析,在曾国藩幼小的时候,家中并无藏书,上回说到,他进京赶考时,花了百银两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已唯恐父亲怪罪。到了曾纪泽这一代,曾国藩已在朝为官,家中藏书汗牛充栋,与翰林学士私交,曾纪泽打小便是在书堆中长大的,接受私塾教育。
更甚者,曾国藩告知私塾先生,不要让曾纪泽死记硬背,一定要讲书给他听,让他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现实是,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能否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在校应取决于老师。所以民国时期,胡适的母亲为了让胡适读私塾不觉得枯燥,便会给老师多些钱,让老师给胡适开小灶,胡适确也觉得私塾并不会无趣了。
我认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倒也是从小培养的。家长常常觉得一些大部头的书、连大人都看不懂,小孩儿怎么能看得懂,这真是低估了孩子们的智商。如若从小只是看一下她理解范围之内的东西,谈何提高?家长便要充当私塾里的先生,给孩子讲书。理解能力的基础打好,后面的学习便也事半功倍了。如若等到孩子去学校读书,把这些交给学校和老师,怕是只会失望而已。
曾国藩自是有这样的底气,他请的起私塾先生,更可以要求私塾先生。曾纪泽五岁时读《三字经》,随后花了一年零一个月读完了《尔雅》,七岁便开始读《诗经》,九岁起读《论语》《孟子》。效果如何?曾纪泽11岁时,在没有任何人的要求下,便写出了四言诗。之后的事情,不言则明。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底气。
曾国藩让孩子读书,不为功名。读书,在于明理,不能明理的人,自然是不会快乐的,容易迷失,易受诱惑。虽然自己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却并不赞赏这种制度。一是科举录取率太低,需要人极大的毅力才能坚持,未能考取,便基本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无其他用处了;二是官场中的虚伪和功利,自然也是他不愿让孩子从政的主要原因。
曾国藩不让孩子为官,在今天看来或许也正常,但是在明代,一个人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科举走仕途。这就是曾国藩的底气。
现代家长,想的美好却做不到的主要原因,还是恐惧,自然也有外界的因素,但根本还是恐惧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对孩子便有所求,当家长对孩子有所求时,孩子便在压力中成长,在训斥中成长,你不说,他也明了,无声的压力才是最可怕的。
我倒是理解丁克家族,当家长的物质条件、学识都不足够的时候,希望孩子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时,我们不可能不对孩子无所求,气急败坏时自然就会训斥孩子。
曾国藩的教育中,不训斥,以鼓励为主,因为他不需要孩子改变什么,他传授给孩子的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无需求助于外界,无需孩子参与到最残酷的竞争中去。
我们常常用成人世界的残酷来教导孩子,总觉得少了一项技能都难以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却忘了,无论成人间如何斗争,但孩子是要被呵护的。需要奋斗的从来不应该是孩子,而是为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