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尝试零垃圾生活方式后,我便开始在网络上大量搜集资料,从ZWBN(zero waste bloggers network)到instagram到豆瓣,我惊叹于竟有那么多人都在践行着Zero Waste:从改变个人习惯到建立博客到演讲出书,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哪怕只是一点微光,也足以给我莫大的勇气与力量。
在参考了很多博主的做法后,结合我的生活习惯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列出了以下9条简易可行的小小改变,都是我从今年九月开始逐步尝试并深受裨益的。
1、自备购物袋
我首先分析了我们家庭垃圾的构成,其中比重最大的就是买菜/水果带回来的塑料袋。所以我的零垃圾之路上的第一个改变,就是自备购物袋。这里说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大环保袋,而是下图中的小布袋。
用这些纯棉布袋装着蔬菜水果称重,可以杜绝买菜过程中产生的塑料袋。棉布的透气性也很适合保存蔬果,回家直接放进冰箱,再也不用担心菜叶在塑料袋里腐烂了。
2、逛菜市场/早市/农夫市集
齐整码放的超市蔬果虽然能让强迫症患者神清气爽,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塑料托盘、塑料保鲜膜、塑料贴纸等一次性垃圾。
目前,我们家固定每周末买菜一次,选择有三:1) 附近的菜市场;2) 由菜农直接把菜拉到小区门口支起摊档的周末早市;3) 农夫市集,汇集了一群坚持环保耕种(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本地农户。
蔬果用布袋装,湿漉漉的肉类、鱼虾、豆腐则装进保鲜盒,这样买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垃圾,再跟热情的摊主聊上几句,说不定还能学会几招独门菜谱呢。
3、带便当
X团外卖,曾经无数次拯救过懒癌发作的我,如今却被我无情地删掉了!在下厨房上搜“便当”,满屏的诱人图片让我内心的小宇宙再度激荡。二话不说,撸起袖子自己做便当,既不会制造一次性的外卖餐盒垃圾,又不用受地沟油荼毒,还能陷入无限膨胀的自我成就感,何乐而不为?
4、自带咖啡杯
你知道吗,咖啡纸杯其实并不是真的“纸”杯?虽然外表是纸类,但为了防止热饮渗出,外带咖啡杯内壁都有一层薄薄的塑料膜,导致难以回收,所以这些杯子的下场跟其他垃圾并无二致,最终都被运往垃圾填埋场,成为温室气体的释放源。
虽然咖啡戒不掉,一次性的杯子却可以轻松戒掉!带上自己的杯子来买咖啡吧,除了在星巴克可享受立减2元,而且只要坚持4次就相当于减少了1磅二氧化碳的排放!
5、手帕
在家吃饭、外出就餐、洗完手后,随手抽一张纸擦手擦嘴再自然不过。作为一名重度消费者,曾经的我没带纸巾出门会焦虑一整天,直到我开始回归手帕。纯棉的材质越洗越柔软越亲肤,再喷上一丁点喜欢的香水,连擦个嘴都擦得心旷神怡。
6、天然洗碗布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没有洗洁精的80年代,奶奶用大竹刷和热水把土灶上的大铁锅洗得发亮。现在我的宝贝锅子们自然是经不起竹子的蹂躏,但这块柔软吸水零塑料纯天然的丝瓜络,绝对是洗碗刷锅的好帮手。
7、重复使用的化妆棉
无漂洗、无染色、无荧光剂、无化学添加,柔软温和,可水洗、可反复使用,特别适合卸妆和擦洗涂抹式面膜。唯一的缺点是略厚,用来拍神仙水实在是心疼得掉肉哇!
8、订牛奶
这是上周才刚开始的一项改变。之前一直喝的小包装纸盒牛奶终于喝完了,于是开始订奶,每天早上准时送到门口,同时回收前一天的玻璃瓶。虽然还做不到完全无塑料,但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接近零垃圾的方案了(当然,除了戒奶)。如果你们有好的建议,请第一时间告诉我!
9、本地消费,减少网购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至少有 10.5 亿件,你贡献了多少?
淘货的愉悦、等待快递小哥的兴奋、拆开包装的激动,这些快感的确让人沉醉。但残酷的数字摆在眼前:
- 目前中国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而快递包装中的填充物、胶带等塑料成分回收率接近为零
- 2015年中国使用了近170亿米的包装用胶带,可绕赤道425圈,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这当中,你又贡献了多少?
过往两个月里,以上这9件小事总让我想起从前:没有塑料袋没有一次性餐具没有网络的年代,我们是怎么活着的?
牵着妈妈的手,去镇上的裁缝店里扯一块布做新衣裳;坐在爸爸的单车后座,提着竹篮上街买菜 --- 这些场景仿似黑白电影的画面,缓缓流过眼前。
你总说怀念“从前慢”,其实,现在你也可以慢下来。
看到这里,希望你能多少有些感触。如果你也想尝试零垃圾生活,请再坚持看完我最后的几点唠叨:
1、冷静。虽然很多人已经开始关注并尝试零垃圾生活,但这并不是什么流行趋势,切忌盲目跟风三分钟热度。零垃圾并不轻松,甚至还有点麻烦,先想想这是否真的是你想要的。
2、坚持。零垃圾是一项旅程,也许永远不会有终点。这当中会有反复,会有手痒想抽纸巾、嘴馋想订外卖的时候,没关系,包容自己偶尔的放纵,然后更加努力前行。
3、慢慢来。请不要立马把家中所有一次性用品全都扔掉,也不要打开淘宝开始疯狂购入耐用品。可以从中选一到两项作为改变的开始,当你慢慢体会到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处与乐趣后,你会不自觉地主动思考如何做得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