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导入选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回忆学过的与“月”有关的诗句,引出苏轼写的“月”,二是以《水调歌头》这首歌导入。前者更易快速进入主题,而后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把两种导入方式都显示出来,让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讲课特色来选择。
二、初读
初读是为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和节奏,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分组读,分角色读,找学生单独读,齐读等,这个也可以按照各自的讲课习惯来安排,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感情的把控。
三、再读
再读的要求是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本首词的内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小序的作用,二是词的上阙和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四、合作探究
这一部分,我以课后习题为参考,以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轨迹为主线,带领学生理解每一句的内容和情感,再把情感串连在一起。这么安排,考虑到本首词的重点并不多,且不集中,这样能有一条清晰脉络,同时这也是本课的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疑难探究
这一部分是和其他老师一起讨论,选出了三道能考查文章常考点的题目,并且这些题目已经在合作探究中探讨过,主要检测他们的听课效果以及训练他们的答案整合能力。
六、课后反思
这个本该前两天就写的反思,由于自己想偷个懒,就放到了今天。这篇课文恰到好处的选在了中秋节前夕进行,所以文中的思念亲人之感很容易被学生想到并理解。而在讲课前,因为带领学生仔细探讨了背景知识,得知苏轼是被贬到这里做官的,所以词的一开始词人咏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他的那种苦闷抑郁之情也就呼之而出了。
这篇词的重点,我放在了课后习题第三题上,结合具体词句,梳理词人的情感轨迹。这是我第一次讲一篇词用了这么长时间,学习和复习加一起用了将近四节课。
这其实也是我的一次大胆尝试。
虽然我们不能嫌弃学生,但事实总要面对,他们的语文素养确实不够,而且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习惯了满堂灌的学习模式。在按照之前的授课方式讲完了《行路难》和《酬乐天》后,我利用下课时间提问了几名学生,发现情况并不乐观,或是说不出来,或是按着我在课堂上给的答案机械的背给我听。所以第三首词,我告诉自己,不要急,哪怕耽误两节课,也要突破一下。这一首词,算是我手把手一步一步引导着他们去自己找知识点,自己说知识点,自己把知识点总结成答案,在最后一节的检测里,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站起来,都能回答几句了,虽然还不是很完整,但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想。
这堂课给了我很大启示,对待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就像秀红老师给我们讲的那句话:“宁愿这堂课不是一堂完整的课,也要把该讲的知识点给他们讲会。”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知识,而不是为了上完这堂课就好了。
越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越觉得教书育人背后的责任重大,唯有不断提升自己,唯有不停止的学习和思考,才对得起学生的那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