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诗词是一门语言艺术,它通过一连串平淡无奇的文字符号,表现出强大的语言张力,诗词可以兴观群怨,可以穿越千年直抵人心。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文字已然变成了一种数据,人可以用之阅读,机器可以用之分析,在对文字功底要求极高的诗词创作研究领域,大数据如“锦囊妙计”一般,正大显神通!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但要真会吟诗懂诗,不仅是通过阅读量的累积,还要参透诗中的奥妙,即诗词的格律与诗韵,从会吟诗到会写诗再到写好诗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古人“一诗千改始心安”、“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其中滋味与磨砺可见一斑。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唤醒的“诗词热”再度风靡全国,当代的诗词创作研究与发展逐渐呈现出通俗化、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这却受限于传统诗词高门槛、小众化的“技术壁垒”,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为这一文化发展矛盾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使诗词创作研究不再是少数人阳春白雪的雅兴,也可以成为普通人寄托情感、发表评论的新手段,诗词已翩翩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大数据背景下的诗词创作研究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先从一款诗词神器——诗词格律APP说起,它不仅收录了上万首古典诗词,并将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牌名、小令中调长调等进行分类,还收录了平水韵、词林正韵与中华新韵等韵谱以及诗词格律样式,可以实现在线速查与检测,当用户创作完成一首诗/词后,软件自动标记平仄、检测是否失对失黏、标记入声字等,使用户的诗词创作变得高效便捷。
早在十年前,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就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唐诗与宋词经典名篇进行过定量分析,为诗词研究提供了数据化的新思路,近年来其不断更新修订的网络版“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更是为用户大开方便之门,沿袭那些美好的诗句,跟随诗人去旅行。
最近又有新闻报出清华附小一组学生用大数据研究苏轼诗词,通过对苏轼一生3458首诗词的统计分析,发现词汇“归来”,共出现135次,“子由”词汇出现229次,说明苏轼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仁人志士,更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哥哥。
然而无论何时,情感与价值观是一首诗词的灵魂,当大数据为古典诗词创作研究带来便捷的同时,其艺术性与创造性却极易被忽略,当大量的诗词研究成果失去文学本色而如出一辙时,恰恰是源于人们的放纵与堕落,此时的数据绑架了人们的思维也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
正如人类学家吉尔兹的劝告一样:“努力在可以应用、可以拓展的地方,应用它、拓展它;在不能应用、不能拓展的地方,就停下来”,大数据为古典诗词提供了创作与研究的锦囊,同时也面临技术异化的考验,诗词作为国粹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更加深刻与慎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