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这帮姐妹中,晓雯是结婚最早的,孩子2岁多,是个实打实的贤妻良母,因工作关系,老公和她分居两地,照顾家庭的事情自然落到她头上去,每天也算是起早贪黑,上完班回家还有一堆家务事,有了孩子之后,除去上班时间外,全部扑在孩子身上,可以说她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睡觉的六、七个小时,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但也极少听她抱怨过,偶尔说起来,她也只是简单的说,太累了。我跟她开玩笑,你这么拼,老公和孩子都被你感动到哭吧。她笑着摇了摇头,我都把自己给感动了。
其实,这不是一句玩笑。我听得出来她的无奈与认命。谁不想一直如花似玉,谁不想闲来做个SPA开个party,没事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有老公有孩子,没办法啊,走不开啊,所以只能乖乖回家扮演好妻子好妈妈的角色。
可是,从来没有一个限定说你结了婚生了子就要完全围绕家庭而活,习惯了生活中的琐事,习惯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习惯了去用行动换来感动,渐渐地也把这一成不变当成了理所当然的生活,偶尔离开了家庭出门在外,总是心里放不下家里的一切,嘴上说着没办法,其实是不愿意离开,适应了家庭内的生活,总觉得除此之外自己不应该去追求个人的轻松自由,久而久之,温水煮青蛙,自己就不愿意做出什么改变了。可是,你习惯了感动别人,却忘了亏欠最多的是自己。
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平日里关系很好的朋友,结婚之后便久久不能相聚。当初学校里彻夜卧谈陪你哭陪你笑陪你骂那个混蛋的姐妹,一下子离你渐行渐远。毕业那年约好了一起旅行,好像永远都没有时间。说好了改天聚聚的人,不知道改天是何年何月,你们之间的谈词从自己到老公再到孩子,话题中心呈离散装晕染淡开,有多久没好好打扮一下自己了,有多久没疯狂放松一下了,有多久没为自己做点什么了,那个曾经开怀大笑的姑娘,那个过去疯子一般玩闹的姑娘,那个大声叫着要追逐梦想的姑娘,你把自己隐身了吗。
2.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XXX医生带病仍坚持工作,爱岗敬业感动病人;为攒钱给孩子上学,XXX起早贪黑捡垃圾;XXX教师强忍悲痛,坚守讲台,未能见亲人最后一面;XXX打工多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读书;某大学生为心仪女生所做的100件事……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事:父母为了孩子放弃正常社交活动;为了给孩子攒钱买房不舍得吃一顿肉买一件衣服;子女为了满足父母心愿而放弃出国机会;妻子为了支持丈夫工作放弃升职并辞职顾家……
感动吗?感动!
感动,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词,一瞬间让人潸然泪下,不知道赚取了多少眼泪和同情,一时间变成了新闻中的当事人,故事中的主角,站在世界中心被观众膜拜,突然觉得自己像是英雄,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我相信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会为了爱的人尽可能的牺牲自己,哪怕是付出生命,为了守护他们拼命努力,再多磨难也在所不惜。只是,当你的付出并非自己所愿,全然没有了自己,那么这样的感动,是否存在意义?
这是一种病态的感动,一个明明连自己的生活都理不清的人,却努力帮助别人的生活,获得了点赞和圣母的光环,可惜,还是没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好。把自己累的直不起腰来,别人也未必能被感天动地。
这是一种毁灭式的感动,不牺牲点什么都得不到眼泪,即使偶尔想改变一下喘口气,可是获得了周围人的同情和认可,仿佛就要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容不得你做出什么变化,生活会越来越沉重,直到你被压垮,还留着圣母光环。
我们上一辈的价值观中,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而我们也从小被教育着,写了无数一件感动的事,一个感动的人,感动的一天,感动的故事,可是我们极少被教育要好好活出自己。社会逐渐转变,这是一个讲究个人价值观的时代,只有自己先活的精彩,才能有资本去感动别人。
我们不是伟大的救世主,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和照顾,但在感动之前,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能力,别为了一时间的触动,而亏欠了自己。
有一天,晓雯发了一条状态:心累,好像抓不住什么了。我很心疼这个累了的姑娘,可是,她要明白,她不是被生活逼的,是被自己所困住了。有很多女孩,结婚之后,活成了晓雯,也有很多女孩,结婚之后,过得更加精彩。在晓雯的生活中,她已经把自己放在最无足轻重的地位,总害怕做的不够会亏欠了家庭,她是一个超人妈妈,能干的妻子,但已然失去了仍然年轻的自己。
我只能安慰她,累了就歇歇吧。
我们总说,生活不易,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得已,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去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让父母觉得够孝顺,子女感到够骄傲,爱人认为可依靠,领导看来可重托,朋友以为可信赖,然后把自己活成了陀螺,总是一副被抽的状态。不管这些无奈是否有不得已的苦衷,在有限的精力中,好好看看自己,是不是又为了省钱吃了垃圾食品,是不是还惦记着橱窗里那条连衣裙,是不是又放弃了姐妹聚会,是不是忘了过节给自己买个礼物,是不是还想着那件未来得及去做的事情,是不是知道没有好好爱过自己。
睡觉之前对自己说一句,好好休息,我亏欠你了。
明天开始,别为了那个目的,亏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