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记真实
文/情绪化的大笨蛇
第[183 ]篇
又到周末,昨儿个随同大部队去了期待已久的惠州大南山。
作为南北户外的会员,享有每年五次的特惠会员活动,惠州大南山就是其一。
周五,按照南北户外的出行惯例,收到了他们发的短信提醒,里面包括了带队领队的姓名、电话,前往惠州的大巴车牌,以及上车的地点和旅游的注意事项。
早上,又先后收到带队领队旅途的两个提醒电话,因此,虽然大巴抵达深圳体育馆的时间比预计的晚几分钟,但有领队的电话告知在先,也没有让我觉得担心。
从深圳到惠州大南山,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旅途待同行的驴友们都上车后,先依次点名,又简单介绍了今天的行程安排,并根据行程人数和路线,以10人左右为一组,区分为五个小队,最后还让大家依次加入各自小队微信群,且分享了攀爬路线方便大家查看。
抵达大南山山脚下,已是中午十点半左右。先等大家都方便完毕;接着在旅途的安排下,进行了各自小队的拍照--同行的驴友大部分是陌生人,通过相片来取得一个基本的面孔识别,以防山上范围大而走散;最后在一个旅游经验比较丰富的驴友带领下进行了基础的拉伸动作。
集合拍照留念之后,人群就三三两两的跟随旅途开始攀爬大南山:
和梧桐山、凤凰山、大南山等深圳市经过开发的景区不同,惠州的大南山因为山脉连绵不断,区域范围广,更多的是没有经过过多人工开发的野路。
这样的野路,几乎贯穿了整个大南山的路程:从我们开始攀爬的仅容一人通过的山间小径,到竹林幽径,接着到几乎与人齐高漫山遍野的芦苇荡,蓊蕴苍翠的竹群,最后到必须手拉树枝脚踏坚石手脚并用仍然战战兢兢的近七八十度倾斜的陡坡为止。
好处在于,我们行走的路线偏僻,风景独好--好几处都必须低下头、两手隔开两旁的植物才能从茂密的植被中穿行;坏处也很明显,一整天下来,脖子酸、大腿小腿胀,鞋子脏就不说了,因为鞋子底太薄,导致脚底受力过多累的很。
一路急行军,不断向前,不断向上,攀爬个二三十分钟,休息五分钟,补充点水分,再继续攀爬。为了跟上队伍,也为了不耽误时间,一开始攀爬的一个小时里,大家几乎都是埋头走路,没有多言。
慢慢地,我们爬到了半山腰。山中的土地也由一开始的黄色干燥土地,渐渐变成被山雾浸润的湿滑土地。
上山时候还是烈日当空,走到半山腰,就可肉眼看到远处的山峰有成团的山雾飘荡,而我们头上的蓝天白云已被阴云遮挡,一度让我们担心会下雨。好在这只是临近山顶的常态,虽然气温降低了,但没有突降急雨已让我们甚感欣慰。
这一路,尽管常和大部队分开,可也不会担心迷路。一来是有了旅途一开始分享的攀爬路线做参照,二来识别路途的小诀窍很简单:因为每逢岔路口,路边的树枝上都悬挂有各种户外旅行社的小横幅在指路,同时,脚下的山路也标注有红色箭头,让后面经过的游人不至于迷失方向。
饶是如此,当我们从枝桠密布,树根横起,竹林丛中艰难穿过时,仍然对开发这些线路的人升起敬佩之心--天知道他们是怎么从外面看根本没有路的地方开垦出一条路来的。
一路走一路看风景,怕耽误时间,都没停下来好好拍照。终于,我们到达山顶--但这也仅仅完成了今天行程的五分之一而已。
结合旅途的介绍和户外线路的内容,今天的总路途大约在二十公里左右。我们爬到山顶两个小时,也才走了四公里左右,接下来下山的路途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虽路途遥远,每个人也没有因此感觉沮丧和疲惫。毕竟,除却沿途的风景,我们还看到了期待中唯美真正见到也惊叹的漫山遍野的矮芦苇荡,还在比人还高的竹林丛、芦苇群中穿行,更踏上了仿若红军长征般的草甸,时而还因为绵软的草丛渗出的积水打湿了双脚而惊呼,也是蛮有趣。
道路阻且长,常常是翻越了一个山头,以为到达了顶点,再一远眺,才发现又有另外一个山头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去征服。
行至后面,队伍开始拉长。走到前面的驴友们,紧跟着领队旅途的步伐,扛着南北户外的蓝色旗帜,经常听到他们在远处呼喊,为后面的朋友加油;走到中间的驴友们,则一面为面临的山路叹气,一面为先前行的驴友惊呼,另一面还为自己没殿后而庆幸;走到末尾的驴友们,有的依然紧跟着大部队的路线,坚决不放弃,最后也成功汇合甚至反超;有的则体力不支,无奈地选择了原路返回。
“战线”拉长,这时候就格外考验组织者的安排能力了。遥遥领先带队的旅途不但需要带领步伐快的驴友前行,还要兼顾后面驴友的脚步,统筹全程的安排;而其他两个不清楚姓名的带队人,一个在中间鼓励大伙前行,并时不时指导攀爬的小技巧;另一个则在后面压阵,保证后面的驴友不会发生意外并能够跟上大部队。目测有三个带队人,在为我们今天的攀爬提供帮助。我们常常在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听到他们通过对讲机在协调整个行程,真是甚觉安心。
边走边看,时不时还和已经脸熟的驴友们聊几句。有趣的地方在于,趁着周末出来“自虐”的人还真不少。当大部队走过芦苇荡,穿过竹林丛,踏上大草甸时,常需要和别的旅行团组织的人进行友好的会面--路途大部分仅供一人通行,于是不是你先让我走,就是我先让你行,甚是彬彬有礼,时而会心一笑。
而当我们穿过竹林丛挨个下山,因为景色格外宜人,开朗热情的驴友更是大声呼唤后面的驴友来拍照,山下的驴友则大喊“不要下来,就待在那里”。短短数言,几个动作,不但让素不相识的驴友们开怀大笑,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当我们在大草甸进行大合影留念之时,旁边同样等候汇集合影的别的旅行团的驴友们,一边用俏皮的话逗大家欢笑,一边也不忘探讨下各自的旅行路线,那场面,格外的协调友好。
当我们下山走到最陡峭的近七八十度斜坡的路段时,有那经验丰富的驴友无视山路的湿滑飞速下去;也有那畏惧陡坡带来的伤害而蹲步缓行的驴友;更多的人则是一手树枝,一手登山杖或山上捡来的树杖,斜着身小踏步,一步一个脚印,下到略平坦的路上,已是大汗淋漓。
好不容易走完了下山的陡坡,终于看到了平坦的水泥大道。不过,接下来驴友一句“还要再行五公里”,让以为走到了山底,实际上还停留在半山腰,面对夜幕已降临,需要夜行山路的我们也是醉了。
接下来的五公里,就显得乏味。虽然路过了巨石听泉,看到了巨石缝隙中长出的大榕树,听到了山泉叮咚。但一天下来,脚步踏在平地,脚掌开始酸麻,动作开始麻木,景色略显单一,更急迫的是想趁天黑之前下山的心,让我们即使路过养蜜蜂产蜂蜜的所在也不想停留。
终于,我们在伸手不见五指之时,顺利到达终点。
回程的路上,几乎每个人都在休息,经过一个加油站短暂方便之后,旅途建议大家建立微信群,共享今日的美照。于是,就有了以上,我结合自己拍的照片和驴友共享照片的成果。
之后,旅途还与大伙分享了户外旅游的小知识,并推荐了户外设备的品牌,那会儿大家的心更多集中在浏览照片或者分享照片中,不过断断续续的聆听也是涨了不少知识。
很快,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下了车,才发现,已是晚上九点半。
尽管今天走了将近二十公里,一天几乎都在行走的路上,但却没有多么疲惫。一方面,是因为我运动的频率开始增加,身体已适应;另外一方面,和今天休息的时候间歇性做拉伸动作也有很大关系。
这样“自虐”的一天,虽给身体多少增加了一些生理上的不适,不过拥有了一天放松享受美景的愉悦心情,我当然更愿意多有这样“自虐”的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