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嗜甜如命,然而因为易肥体质,大海一直限制小心吃甜食。
小心:今天周末我们来吃个蛋糕吧~
大海:不行
小心:电影要开场了我们买杯奶茶吧~
大海:不行
小心:晚餐吃得好舒服我们点个餐后甜点吧~
大海:不行
今天小心就来讲讲“糖”,让大海理解,我们在这里愉快的吃糖是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努力的结果,不让吃糖是对老祖宗奋斗成果的不敬。
今天我们吃的糖,主要是来自甘蔗与甜菜的蔗糖。汉代以前中国人是吃不到蔗糖的,只有饴、饧和蜜。饴和饧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麦芽糖,这两种糖都是以糯米为原料,稀的叫饴,干的叫饧。当代经过提纯的麦芽糖甜度只有蔗糖的1/3,因此古代有钱人都讲究吃蜂蜜。
中国人能吃到真正的蔗糖,还要感谢印度人和张骞。印度人发明了制蔗糖的方法,他们讲甘蔗榨出甘蔗水晒成糖浆,用火煮练成为蔗糖块。而张骞通西域,使得印度人发明的蔗糖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汉朝人把这种比麦芽糖甜得多的美味称为“西极石蜜”,著名文青魏文帝曹丕曾点评道“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在他看来龙眼、荔枝哪里比得上印度进口的蔗糖。
那时的中国人还不知道如何用甘蔗制糖,但甜品爱好者曹丕已经在自己的开心农场中种起了甘蔗,还悟出了一达通人生哲理。《感物赋》中曹丕写道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曹丕也有中二的一面,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部文学专论《典论·论文》中,曹丕用大段篇幅回忆了自己以蔗为剑打赢麾下将军的“辉煌”往事。“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酒。素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即甘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
中国人能够自产蔗糖还要感谢唐太宗。唐太宗被称为至治之君不世出的千古名君。贞观之治是“米斗三钱,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太平盛世。而对于小心以及千千万万热爱甜品的人来说,唐太宗最大的功绩就是派人从印度引进了制作蔗糖的方法,使中国人学会了制造蔗糖的技能。史载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太宗以后,中国市场上开始有蔗糖出售,当然这种糖的价钱很高。到唐大历年间(766-779),四川地区还出现了最早的冰糖。
不过直到宋以前,中国的蔗糖颜色较深,类似今天的黄糖。宋代阿拉伯地区(大食国)和东南亚(三佛齐)开始向中国进贡“白糖”。直到元代中国土法制糖在旅行家马可·波罗看来“此城制糖甚多、运至汗八里城,以充上供。温敢城未降顺大汗前,其居民不知制糖,仅知煮浆,冷后成黑渣。”直到忽必烈派遣一个阿拉伯人“授民以制糖术,用一种树灰制造。”才制作出比较白的蔗糖。
真正白糖问题的解决缘于一个意外,“嘉靖中,一糖局偶值屋瓦坠泥于漏斗中,视之,糖之在上者,色白如霜雪。……中则黄糖,下则黑糖也。异之,遂取泥压糖上,百试不爽,白糖自此见于世。”此后中国白糖大行于世。据季羡林先生在《白糖问题》中的考证,在孟加拉语及几种印度语中,白糖cini一词意及中国,说明在千年之后,中国糖及其制糖技术终于返销回印度。
印度制糖法是“将低级糖放进锅中,用水溶化,然后把锅烧开,糖水滚动,浮沫升起,撇掉浮沫,把新鲜牛奶用水冲淡,浇在滚开的糖水边上,奶中的蛋白受热凝结,把许多杂质裹在里面,把它撇掉,杂质就减少了一些。就这样,一直煮下去,再煮再撇,直到没有浮沫升起为止,没有牛奶椰浆也可以。”
这种熬炼方法传入中国后,由于缺少牛奶,凝结剂由牛奶换成了鸡鸭蛋。《泉南杂志》中有如下记载:“用甘蔗汁煮黑糖,烹炼成白。劈鸭卵搅之,使渣滓上浮”。
真·嗜甜如命罗马人
汉代张骞通西域带回了印度所产的西极石蜜,此时在欧洲罗马帝国不会制作麦芽糖,也没有西极石蜜,因此除了蜂蜜以外,他们的甜味剂寥寥无几。为了追求甜味罗马人会在铅锅里做一种甜味的浓果浆,以调制甜酒和食物。这种糖浆的主要烹调用途是为葡萄酒调味,但也会用作瓜果和肉菜的添加剂、酸化剂,甚至还被用来喂食动物以使他们的肉更加美味。糖浆加在加隆酱汁上是当时盛行的调味料。糖浆又可与蜂蜜、水一起腌制木瓜、甜瓜,有些罗马妇女也用作美容,在军队的储粮中也常常作为食品防腐剂。但要命(不是形容词,真的要命!)的是煮沸的糖浆里含有Pb(C2H3O2)2即二价的醋酸铅,考古学家发现古罗马人血液中铅含量是当代人的4倍以上。铅中毒对罗马帝国的衰落影响有多大,现在还存在巨大的争议,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确实对罗马帝国的衰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你看,甜食的魅力大到让人们不惜以性命为代价去获取。我们今天可以如此轻易就吃到各种好吃的甜食,难道不应该更加珍惜,好好吃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