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25, 6.26两天,学习了袁茹锦老师的《化书成课》,这次有很多收获。。。
一、让我收获最大的5个知识点:
1.提炼流程化书法
用这个知识点提取了《ACT接纳承诺疗法》书中关于接纳情绪的几个步骤,一共有8步
在袁老师的指导下,我对于有的步骤进行了合并,有的进行了删减,最后只留下5步
对于有的流程的描述,进行了一定的改写,为了方便学员理解。也算是打破了“知识的诅咒”
这也是自己开始慢慢的为学员考虑的思维养成
书中的步骤:
提炼后的步骤:
这样的体验,让我联想到很多,
首先要考虑留下的5步,真的是可以很好的让学员接纳情绪的
其次,关于这些增删啊 改每个步骤的名字啊,都是为了学员能更好的理解 学会
有了这个体验,以后对于其他书中提炼流程,我觉得自己都可以做好
2. 流程性知识变学习活动---排序法
讲课演练的课件中关于接纳情绪的5个步骤,我一开始想的是通过提问,问大家觉得接纳情绪可以有哪些方法?与大家有个互动
之后想想,其实这几个流程之间是流程式结构,用提问可能并没有多大效果。
之后袁老师点评,才意识到 流程性知识完全可以用排序法(讲课之前将这些流程步骤写到便利贴或打印出来,到对应的时候用排序法)
这样,也是为了让学员加深印象。
这更加让我体会到,只有真正实践,真正用这些知识,才会体会更强烈,理解更深刻。
3. ACC化书法
ACC(Ask Choose Contact)化书法,在我选择书中一些内容化为课程内容时,选择是很重要的。
一开始我选了接纳情绪 跟思维解离,还有过有价值的生活
袁老师说,选对学员最有用的内容。
我这门课最想帮学员解决什么问题,给学员带去什么价值。
最终我删掉了过有价值的生活的部分。
有时我想把书中内容尽可能多的转化成课程,或者尽可能多的想带给学员更多
可,有时候容易陷入“自己觉得好,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怪圈,可能是自己很看重某个知识点
或许并没有实际上去了解学员真正觉得有价值的内容是哪些。。。
化书成课,书不是根本,最根本的,是要做什么课,这个课对学员是否真的有价值,做出的这门课对学员有什么价值,这个是核心根本啊
包括,对于每一张ppt,这张ppt的内容 是真的跟课程要传递的核心价值相关吗?可以精简吗?
这都是需要去好好打磨的。
4. 激发学员动机
听袁老师给有的学员反馈时,听到一句:
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每个知识点之前,都要做激发学员动机的事情。
讲到关于学员专注的听讲注意力只有10分钟,所以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故事,会更好的吸引学员注意,也可以打破”10分钟注意“。当然,讲故事,讲出画面感,呈现对话很多技巧也是可以锻炼。当然也可以用视频这样的素材 也可更好的吸引学员
每个重要知识点之前,通过传递价值,吸引注意,或案例,提问等方式激发学员动机是重要的。
尤其是课程开始,学员“为什么”要听接下来的讲课,显得尤其重要
5. 方法性知识变学习活动---规律总结法
规律总结法中,关于信任的例子,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每讲完一个故事,跟大家互动,就提问,让大家思考,讨论信任元素,写在白板上。
最后,所有的信任元素都罗列在白板上了。
再引发大家思考,你身边让你信任的人,是不是也有这些特点?
让学员一下子有领悟的感觉,有哇哦 的感觉,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真的是很棒的体验啊
......
关于规律总结法的好处,觉得真的是太好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员的体验会非常好,并且也真的会启发学员,让学员更加印象深刻,去运用实践。
......
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3个情景
1. 画结构图的场景
每个人化的书不一样,在画结构图时,袁老师给每个同学个性化的反馈与指导。
根据结构图,我也选了一部分,来做课件,确实很清晰。
袁老师对结构图的强调,也让我更加重视结构,先清晰课程的框架,是非常重要的。
确实相当于一个房子的框架,甚至可以说,这是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地图
包括讲到 内容与内容关联性越强,学员越容易掌握。
这让我原来觉得并列式结构也还好,以后就多了一个意识,能用流程式或问题式结构就尽可能不用并列式结构。
这一切,也都是为了让学员体会更深,更容易掌握。还是学员为中心,一切为了学员。
2. 第二天上午上课时,一边听课,一边制作下午演练课程ppt的场景
头天晚上因为没有做ppt,所以有点着急,担心第二天不能很好的演练。
上午一边听课,一边赶ppt时,发现只要知道结构框架,知道要准备什么内容,填充内容,素材真的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包括,一开始 父母因为学习训斥孩子,孩子跳楼的新闻,还有,结尾用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来结尾,这两句诗刚好跟我们要跟情绪分离开,来看情绪这样的相似点,这些灵感。
这让我有体验,就是其实只要心中有内容 框架,做ppt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而且自己可以结合自己喜欢古诗词的个人风格特色,跟心理学有一点结合。这让我觉得开心
还有,最后临讲课之前,改了4版还是几版,这种精神也要好好的肯定自己。有点精益求精的感觉了。
最后的呈现,有要改进的,不过确实自己的演绎 演讲的能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自己的优势特质,得继续保持。课程设计,内容框架 结构这些,下次肯定会更好,我也真的体验到,只有多讲,然后反馈,收获会更多。而结合化书成课的知识框架,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开发出很好的课程。我有这样的资质。
所以啊,我很相信袁老师总结的这套化书成课的知识框架,我也要相信自己。
3. 课程结束后,大家写收获的场景
课程最后结束,大家写收获。我坐在教室的地上,听着感性 舒缓的背景音乐,就那样静静的看着ppt上那个象征着收获的篮子。那一刻,觉得有些感动。就是老师的辛苦付出,同学们的努力学习,最后有收获
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袁老师的辛苦,在我们身上投入 花的心思。
三、突破我认知的心法或技法
之前我总是想更多的输出,讲很多,或者对于每个知识点,ppt并没有进行打磨,可是那或许更多的是满足自己表达的爽的需求。而,没有真正想过,这真的对学员有价值吗?精简,打磨,一定是为了学员有价值 有收获。
知道为什么而精简,而打磨课程,这个动力是不一样的。
所有的课程内容筛选,提炼,精简,结构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打磨课程,最终都是为了一个核心目的,让学员更好的理解 吸收 课程,给学员真正带去价值。
记得袁老师说,大概是这样的一句话:能用30分钟讲清楚的就不要用2个小时。
所以啊,要花心思,要打磨,要有匠人精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打磨 打磨 打磨,确实需要花时间的
好在,可以参照化书成课的这些点去打磨 设计课程
至于课堂呈现技巧,不是最重要的了。
四、我会如何运用所学
在剩下的几天做出课件,在7月10号前,录制完成微课。
并且继续化其他书,结合自己学习的心理学课程,在读书会或其他场合分享,至少每两周讲一次。
写在最后
感谢袁老师的辛苦讲课,袁老师为学员考虑,想要帮助更多的人的情怀,让我觉得敬佩,当作为榜样。激励我前行~
感谢助教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同学们的共创,同学们的很多优点值得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我们努力成为好的老师,去传播分享好的知识课程,去传播分享美好的情怀,
带给更多人成长,带给这个世界美好。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