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时任英特尔的CEO戈登.摩尔和创始人之一的安迪.格鲁夫关于公司转型的著名对话,是在某一期《李翔商业内参》的节目里。
安迪:“如果我们被踢出董事会,他们找个新的首席执行官,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戈登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
安迪:“你我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然后回来自己做这件事呢?”
我们现在知道,大名鼎鼎的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在PC鼎盛、各厂商在市场混战的时代,Intel Inside的标志无处不在,它也许是那个时代最大的赢家。
但这实际上归功于它的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放弃当时主营的存储器业务,专攻电脑芯片,英特尔只是众多平庸的企业中的一员,甚至可能早就不复存在。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人改变自己是很难的,身处高位更是如此。当你要改变过去惯有的轨道,主动挑战自己,面对未来极大不确定的时候,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后来,在《伯凡时间》某一期的节目里又听到了安迪.格鲁夫的故事,吴伯凡回忆了一年前他听说安迪.格鲁夫去世时的所思所想,并介绍了他一身的传奇经历。经历过纳粹的残暴统治,有着一个及其不幸的童年,后移民美国,经过坚忍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商业巨子。那一次,我对安迪.格鲁夫产生了兴趣。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是安迪.格鲁夫写的一本著名商业书籍,这本书我老早就知道,但并没有对它形成特别的概念,没有想去读它的冲动。有些人、有些书,等你了解后,读了后,你会有种你注定会去了解,会去读的感觉。
Paranoid:偏执的;妄想的;多疑的。
在生活中看起来,这多半是个负面的词。而中文的翻译的“偏执”也没有完全体现出它原本要表达的涵义。无论如何,就像我们经常说的,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一样,工作和生活是一对镜像的世界,在生活中避免的,恰恰是需要在工作中保持的。
如果我们追求的生活目标是安逸、自在,那么在商业的世界里的目标只有一个——生存。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学说之后,人类社会中有了一种不同与神创论、因果论、宿命论的理念,没有所谓的神的安排,也没有所谓的来世回报,一切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
想想看,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若要追求安逸、自在,它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他得时刻保持警觉,提防周围可能存在的天敌的攻击,妄想、多疑就是它生存下来的必要品质。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如果有一本描述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在丛林或草原上躲避天敌,艰难生存的书,这个书名再适合不过。
当今商业世界竞争的残酷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远古时代的丛林,你必须对环境保持敏感,并时刻准备应对变化,否则你就会被对手打败,失去获得生存的机会。
我觉得,现代社会最能体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地方就是商业世界。在那里,没有安逸和自在,也没有同情和怜悯,一切都遵循着简单的竞争规则——适者生存。
所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听起来很极端,但当你理解了商业世界的残酷,懂得了Paranoid的涵义,你就会觉得,它并不是极端化的总结,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
个人亦是如此,当你发现过去的经验、成功、和荣誉,有可能在未来被无情地打碎的时候,你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沉湎一天是一天,还是勇敢抛弃存量,主动改变?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后者,成功者永远是少数。
马克思说了很多话,而我最认同的就是那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并不是单纯的生理上的存在,他是过去的经验、现在的拥有、周围的环境构成的一个复杂体。主动改变往往等同于“自杀“。多少人有自杀的勇气?很少。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面对失败时的痛苦感是不同的,同样是失败,源于主动改变导致的痛苦要远远大于保持不变产生的痛苦。作为企业的领导,还得面对制度的桎梏,组织的阻力,那么多的人的命运取决于你决策的心惊胆战。环境不断变化,主动改变去适应却并非谁都能做到,这也是基业长青者永远只是少数的原因所在。
“进化论”不仅是自然、社会,更是商业世界的基本法则,要生存,就得妄想、多疑、偏执,就得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要分辨什么是信号,什么是噪音,克服过去惯性带来的惰性,勇敢地主动地做出改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当我再次读戈登.摩尔和安迪.格鲁夫的那次对话,我看到的是平静背后决绝和勇气。任何一种优势,久了都会成为你的劣势;任何一种存量,不主动抛弃都会成为你的负资产。因为,环境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