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纳兰容若
人生如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意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
或许你并不知道,纳兰容若是谁?但你绝对听过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没错,这首词就是出自晚清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句子。
纳兰容若,又名纳兰性德,纳兰明珠之子,诞生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黄旗人,为清初满族最为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是真正的皇亲贵族。其祖上于清初从皇太极入关,战功彪悍;其父亲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纳兰容若在这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下出生,更是集一切好的条件于一身。容若从小天之聪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有精骑射,十七岁时入国子监,十八岁时考上举人,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来又晋升一等带刀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久治不愈而殁。
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首绝美的词。在唇齿流转间,芳香馥郁。而每每捧读他的词,总会有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会被他词句中满满地沁透着忧伤的气息所感染,更会被他对妻子的专情所打动。自问我并非是个悲秋伤怀的女子,但每次还是会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后人常说纳兰容若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后身,后主那首《虞美人》中的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的词句可以超越这句。容若能得到后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2、
纵观容若的一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他:
第一、容若的专情
容若的一生之中爱过三位女子。他的深情在这三位女子的身上都有着深刻的体现,然而对于妻子卢氏的专情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1674年,纳兰容若二十岁时,迎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那年卢氏十八岁,史书上这样描述她“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可见卢氏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出色的女子,也是可以和容若并肩而行的女子。
两人恩爱三年,但幸福总是很短暂。康熙十六年,容若二十三岁时,卢氏因为难产而殁,留有一子。那时的容若,因为陪伴康熙在塞外,无法及时赶回来见上妻子最后一面。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容若每每回忆起与妻子生活三年时间的点滴生活时,心中不免夹杂着悔意与不舍。卢氏总是那样的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她是容若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伴侣,是陪伴着容若走近柴米油盐琐碎生活里的人。三年的相处小事,他手把手的教她临帖,陪她读书,有时性质甚好时,他们还会一起玩一些雅致的游戏。她就如同她给人的感觉一样温暖和煦。人就是这样,往往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在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事情,回过头来再看时,才惊觉,那时的自己真幸福。
每次读容若和卢氏在一起的平常小事,总是不免落下泪来。平常生活之中有感动,有欢乐,有思念,我想也是有爱情的。所以容若后悔了,是那种沁入血骨的深悔。所以容若才能如此用情至深,才敢用十一年的时间去怀念这个女子。古代的男子深情起来总是叫人欲罢不能。这让我想起了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十年后写的悼亡词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第二、容若的多情
容若一生是多情的。也是,这样一个出身富贵,家世显赫,仕途顺利,相貌清俊如谦谦公子温润如玉般的男子,又有谁会不爱他呢?况且,优秀的男子,总不乏有很多异性的仰慕,容若也不例外。在他短短的三十一年中,有过三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第一位是他的青梅表妹;第二位是他的妻子卢氏;第三位是江南歌姬沈宛。容若对于这三位女子的爱有着相同情感。对青梅表妹他是无奈却纯真的爱;对妻子卢氏是平淡悔恨的爱;对沈宛是热烈却短暂的爱。
表妹惠氏,是他在少年时期的初恋,固然难以让人难忘。最后无奈嫁入帝王之家成为皇帝众位嫔妃中的一员。自此容若心中美好爱情的大厦,瞬间摧毁崩塌。
沈宛,江南有名的才女。想来也生的极美。这样才能被那么优秀的男子看上,亦或者是相互爱慕。但现实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在一起。想象明珠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可是康熙王朝有名的弄臣,怎会允许烟花巷柳的女子进入他纳兰家的大门。再者限于满汉两族不能通婚的朝廷禁令,两人终不得相守。无奈,沈宛只能以容若情人的身份被安排在了京城的一处别院里。她也是一个敢为爱情牺牲的女子,更是个真性情的女子。她为了容若不惜放弃她在江南的一起,追随这个男子来到遥远的北方,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一切只因她仰慕容若,爱容若,也只是因为爱情。
第三、容若对待朋友至情至深豪爽仗义之情
容若的一生中交友无数,大多以不肯落俗的江南布衣文人墨客为主。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后世将他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其中,最为交好的要数顾梁汾顾贞观了。
顾贞观原名华文,字华峰,号梁汾。康熙十五年,顾贞观应大学士纳兰明珠之邀赴京为纳兰容若授课。自此,两人一见如故引为挚友。
和顾贞观在一起时,容若是自由的、快乐的、幸福的。抛开了世俗的枷锁,他不再是那个循规蹈矩的贵公子,而他也不是被礼教抱负理想压抑郁郁不得志的老师,他们是彼此心灵上的慰藉。他们把酒言欢,笑骂调侃浑浊世道,他们吟诗作赋,各自抒发胸中沟壑。和顾贞观在一起,容若如蝶破茧,沉着放纵做自己。
容若对待朋友极为真诚,不近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件事情看出来:
第一件事:顾贞观失意劝解
康熙十年,顾贞观受同僚排挤被参,辞职返回故乡无锡。容若就写信宽慰梁汾,在《金缕衣-简梁汾》中上阙他写到:仕官何妨无断梗,只那将,声影共群吠。天欲问,且休矣。下半阙词中写到:答应了梁汾会尽快解救吴兆骞回来,请他务必放心。容若心里满满的都是为梁汾着想,足可见他心地善良与光明磊路。
第二件事:营救吴兆骞
顺治丁酉年,吴兆骞应考举人,因为一场科场事件被冤枉后被判充军丁古塔。梁汾当时和吴兆骞齐名,吴兆骞被充军时他曾承诺必定全力营救,这一救,长达二十年之久。直至顺治王朝变为康熙王朝,梁汾有幸认识和结交了容若。容若了解此事后,答应梁汾十年之间必定救回吴兆骞。梁汾救友心切,他已经荒废了二十年的时间,已等不起太长时间了。容若听完后深以为意,想了想,说:那情给我五年的时间吧。不久容若在恰当的时机去找了他的父亲明珠设法帮忙。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终于把吴兆骞赎了回来。
你看,顾贞观失意了,他去劝解人家,吴兆骞被发配边塞,他去营救人家。足可见容若对于朋友的侠胆义甘,是有情有义之人
第四、容若的忧伤之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容若,你出身富贵,家世显赫,仕途顺利,相貌清俊,夫妻恩爱,子嗣圆满。你有让人倾佩的才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似乎,你已是上帝的宠儿了,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够得到和不满足的,但是为什么你还是如此的忧伤呢?
传说明珠罢相后,在家中读起纳兰的《饮水词》,忍不住老泪纵横,叹息道:“这个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为什么还是这样不快活?”
其实,有时候真的好恨他,恨他在拥有普通人即使奋斗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时,为什么他还那么的不快乐不开心呢?或许,恨只恨,他出生在一个权力至上的封建时代和那样一个显赫的家庭。拥有能力,仕途平顺,却不被重用的容若,就遇到了这样的境遇。容若是那样一个拥有一颗通透办心灵的男子,怎会不知自己这御前侍卫的荣誉只是皇帝御座前的摆设罢了。明是用来安抚功臣之心,暗地里却是要挟和阻止他们父子的势力扩张,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皇权罢了。在此境遇下,容若所有的报复和理想无法得以实现,他胸中有沟壑,却不能施展。让人艳羡的仕途亦不过是委曲求全罢了。所以,容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到了文字上,他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自述胸襟的渠道,将心事寄托于诗词。人生不得志时,总是要把拳拳之心,壮志之情转嫁到别的事物之上。也好,诗词的历史上从此多了一位温暖多情的诗人,也为清朝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柔软的光芒。
后记: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那么愿你我在闲暇之时,泡一壶茶,坐在树荫下的躺椅上,慢慢品读纳兰容若的《饮水词》。愿你我能静下心,促膝和三百年前那个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男子对话: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的心事,为他驱散内心的忧郁,解开他心中的遗憾,抚平他紧皱的双眉。
写这些文字,只因为喜欢他,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