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6年,虽然发生了弑君内乱,但依然是诸侯霸主的晋国,因为郑国的背叛再加上北林之战的失败,再次出兵讨伐郑国。年老的郑穆公看着郑国无力抵御晋国,便向晋国投降请和,最后晋、郑议和结盟,而此时身为郑国盟友的楚庄王正在讨伐陆浑戎。
陆浑戎原居住于瓜州(今甘肃酒泉市一带),是当时西戎各族中较大的一个民族。在秦国刚刚成立之时,周平王将岐山以西之地册封给了秦国,因此秦国常年征伐西戎各族。公元前638年,秦穆公征讨西戎,直至瓜州打败了盘踞于瓜州的陆浑戎。陆浑戎一族投降于秦穆公,秦穆公为了秦国西边境的安宁,强制驱赶陆浑戎一族,陆浑戎一族由北向东沿着黄河迁徙到晋国。
陆浑戎一族到达了晋国,并求情于晋惠公,晋惠公在和秦穆公商议后,合力将陆浑戎迁至伊川(今河南伊川县和嵩县附近),陆浑戎一族至此便臣服于晋国。
楚国自楚成王起,便想着称霸诸侯。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被晋国打败,使得楚国再无心觊觎霸主之名。
直到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而此时的诸侯霸主晋国内部是君臣不和,政令不一,诸侯不亲,使得楚国再次觊觎中原诸侯霸主之名。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趁着晋国讨伐郑国之时,出兵对晋国的附属之国陆浑戎一族的进行讨伐,其目的不仅想缓解晋国对郑国的压力,更想借此试探晋国的实力,毕竟晋国刚刚发生了弑君之祸,不知道晋国内部会不会因此发生分歧,甚至内乱。而楚庄王没想到的是,新立的晋成公下令对郑国的讨伐进行的十分顺利,而他更没想到的是,郑穆公向晋成公求和并已经结盟。
而在讨伐陆浑戎的楚庄王进行并不顺利,这次的讨伐并没有得到楚庄王想要的结果,毕竟陆浑戎一族与中原各诸侯国文化习性不同,依然过着半牧半农生活,不想诸侯各国依托城池坚守,而是遇到强敌便登山窜林,让敌军疲于奔波。
在讨伐陆浑戎中没有达到目的的楚庄王,将目光转向了不远的成周,便移兵于洛水边,陈兵于洛邑城外,示威于周王室。
此时的周天子为刚继位的周定王,周定王为周匡王之弟,周匡王在位五年至公元前607年死,刚刚继位的周定王便收到楚庄王的这份大礼。
周定王看着来势汹汹斗起昂扬的楚军,正兵临城下,不由得胆战心惊,毕竟现在的周王室已是今非昔比,而更重要的是周定王不知道楚庄王给自己这份大礼意欲何为。周定王为了探清楚庄王的目的,派出王孙满慰问楚庄王,以此来清楚庄王兵临洛邑城下的意图,这样才能做好应对。
王孙满第一次出现,是在秦军突袭郑国时,当秦军路过成周时,站在城墙上的王孙满便预言秦军骄兵突进,必然会遭受严重的失败,结果秦军大败于崤山之战。也使得周王室对王孙满刮目相看,因此周定王派王孙满为使,慰问楚军。
王孙满进入楚军营中,拜见慰问过楚庄王后,便谈起楚庄王陈兵城下意欲何为。楚庄王的回答自然不会说是为了向周王室示威,毕竟楚庄王也明白,周王室只是没落,而不是陨灭,自己想要称霸诸侯,还要得到周王室的赐赏和认可。因此楚庄王便以诸侯征伐无度,不听王命为由,说陈兵于洛邑城外,是为了重振周王室的威慑及声誉。
对于楚庄王的说辞,王孙满是深表感谢并婉言谢绝楚庄王陈兵于洛邑城外。在楚庄王与王孙满互怀心机的对话中,楚庄王最终没有隐藏住那不安本分的野心,向王孙满问起了传国九鼎的大小轻重。
传国九鼎,是夏祖大禹治理天下,划分九州后,集九州之金所铸造。经过夏、商、周三代,被奉为拥有天下的象征。九鼎上记录了九州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虫鳞甲翅,教会人们去认识世间万物;也记录了神仙鬼怪,魑魅魍魉,教会人们去分辨正邪善恶。
王孙满在听到楚庄王的询问后,也不再客气直接回答道“鼎之轻重,在德不在鼎,夏祖大禹治理九州,圣德天下,才铸造九鼎,后来夏桀无德,失去天下,九鼎传至商汤,传到商纣王时,因为其残暴不仁,而失九鼎,现在九鼎在成周,王室虽弱,但仁德之心未改,因此成周将继续持有九鼎。九鼎的传承是以德而传,不是以轻重来搬运”。
王孙满没有直接说出九鼎的大小轻重,而是说出九鼎存在的意义。直白的说你既然想问鼎于中原,称王于天下,就要看你的恩德,而不是看你有没有九鼎。
随后王孙满也说出九鼎的来历、作用及历代的传承。九鼎起至大禹之夏,经商而传周。九鼎是随恩德并天下而来,经混乱失天下而亡。若明德施于天下,虽小也重,若残暴行于中原,虽强也轻。
楚庄王听着王孙满立正言辞的说完,不再询问九鼎之事,在派使者朝见周定王后,便率兵回国。
楚庄王在回国途中,还不忘讨伐一下郑国,因为其和晋国的结盟,但也只是形式而过,毕竟刚刚才听了王孙满关于九鼎的由来和传承。
在听过王孙满的说辞后,楚庄王这位称得上贤明的君主自然会有所深思,如何称霸诸侯拥有天下。但这毕竟是一条任重道远之路,而人生几何,拥有九鼎的机会又遥遥无期。
楚庄王之所以能去问鼎中原,更多的是他好奇心的作祟,再加上刚好路过,而不是他觊觎周王室的野心,那个时期的诸侯各国最大的野心是诸侯霸主,而不是冒着被灭国的风险去想着改朝换代。
问鼎中原自楚庄王后,成为了每一位王侯枭雄追求与梦想,更是每个人臆想世界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