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一般化”技巧
一、什么是一般化技巧
前天晚上焦点课王老师讲了管教孩子的一般化技巧。一般化技巧的运用源于当事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或以偏概全、或人为扩大问题或困难的性质、严重程度、或认为糟糕至极、无可救药、“完蛋”了等,如孩子逃学,缺课,打架斗殴,叛逆,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另类、抽烟喝酒、甚至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针对具体当事人来说,都是头等大事,所以焦虑,痛苦、烦忧、懊恼、悔恨、失眠等等心理上的、身体上的、情绪上的反应。我们要让孩子认为这是一般化正常现象。
所以运用一般化技巧运用前,先要同理到当事人,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倾听其“故事”,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理解他的当下的困扰和状态,然后慢慢渗透,使当事人能比较客观地看待人、事、物,从问题引发的情绪中走出来,积极探寻解决的办法、资源和力量。
所以,若在面对孩子所叙述的问题时,我们能提供相关的信息,让他知道他所遭遇的问题是普遍性的,帮助他看到自己的负面感受是相同处境下的人都会有的反应,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单或特异,他自然比较容易看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曾经有个妈妈慌张地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她说她的孩子不但偷拿同学的东西,还面不改色,甚至没有羞愧感。妈妈很担心孩子是反社会人格。咨询师仔细向着急的妈妈询问了孩子的个人资料后发现孩子才5 岁,是独生子。马上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是没有羞愧感,而是没有“物权”的观念。5 岁的孩子因为没有物权观念,很容易产生“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的认识,所以压根儿不会觉得自己不对。咨询师就跟这位焦急的妈妈说:“一般5岁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为与同龄孩子互动的经验并不多,再加上大脑还没发育成熟,很容易因为自己喜欢就将同学的东西带回家。没事的,跟他说清楚这是不对的就成了!”这位妈妈听了解释之后,终于放下心来。
二、一般化技巧的功能
1.使孩子明白每一个人活着都有其问题,不是只有他有问题,让他对于自己有问题这件事不要过度担心。
2. 使孩子察觉自己的问题也常常是别人的问题,如此可以缓和孩子对自己问题的焦虑与不安。
3.帮助孩子跳脱自己看事情的主观视框,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自己以及问题。也就是换个角度看事情,让视野更宽广。
4. 最后一个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要孩子“放下”焦虑,留着力气“解决问题”。当他不过分担心时,自然可以将“力气焦点”放对地方来解决问题。
三、使用一般化技巧的例子
1、孩子刚进入青春期时会有一些生理变化,容易因此而慌张,父母可以在孩子遇到各种状况时(例如,来月经或遗精),让孩子知道这是每个人成长发育期都会遇到的现象,借此降低孩子的紧张心理。
2、孩子出现的问题属于发展性的问题。
前述担心孩子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妈妈。事实上,她的孩子才5岁,会拿同学的东西是因为他没有物权的观念,所以没有犯罪感。在5岁孩子的发展中,人我、界限概念都还在发展的状况下,难免出现此类行为,只要加强孩子的物权概念,让他知道“不告而取为之偷”是违法、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时积极注意孩子,自然就可以解决。
3、把孩子说得很严重的词汇转化为一般的、普遍的、合于事实的描述,以替代病理化的描述。
当孩子说自己得了“忧郁症”,父母可以告诉他,他“偶尔”会感觉心情比较“忧郁”。
四、使用一般化技巧注意事项
不是所有的孩子出现的问题都适合一般化技巧。
如:面对打人或是欺负别人的孩子,若是父母说“其实大多数小朋友都曾经打人或是欺负他人”——虽然这是事实,但容易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也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此点必须特别加以注意。
一般化技巧多应用于处理孩子焦虑与担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他所遇到的问题其他人也遇到过,甚至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困扰。如此,当孩子被这样深层的同理之后,心情会较为稳定,才能留下力气,进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