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述及,城投(政府投融资平台)已经妥妥的是债券市场的行业担当,1800户城投熙熙攘攘,三分天下有其一。
但是,与之相反,城投行业的评级等级却少得可怜,无法拉开差距。凡城投, 两A起。这也就罢了。难受的是大部分城投都挤在AA这一级别,傻傻分不清楚。
AA级城投的跨度有多大?据不完全统计:行政级别,可以从乡镇、园区到地市;一般预算收入,可以从10亿到近300亿;总资产,可以从100亿到1000多亿。
所以,仅凭评级符号已经难以区分城投的信用高低。那么,该如何区分?或者,什么样的城投才是信用好的城投,是投资人眼中的菜?
笔者从审批经验中发现:好的城投,应该是——高、大、纯、良。
1、高
指行政级别高和公司级别高。越高,信用越好。
行政级别,即城投所依托政府的行政级别。常见的政府级别从高到低的大致顺序为:省、地级市、区县、普通园区(指经开区、高新区等普通开发区,不含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乡镇。
注意,此处笔者用的词为:“所依托”,而不是“所属”。“所属”,往往指股权所属,即城投公司股东政府的行政级别。实践中,很多小伙伴也以股东政府的行政级别来作为城投的级别。
但,这是片面的。
真正的行政级别,应该是通过三个方面综(取)、合(低)、判(来)、断(看):
第一、股东政府级别。
第二、基建回购、土地业务的交易对手政府级别。
——回购协议跟哪级政府签的?土地业务的交易对手是谁?土地业务范围是全市、全区还是园区内?这部分信息,可以从两处获得:1、经营情况中的业务模式,2、应收账款前五大明细。
第三、资金拆借的交易对手政府级别。
——城投融资为了谁?其他应收前五位。
收集完三方面信息后,就能做出判断了。而三者中,更重要的是后两个。因为它们才是城投真正的资金来源。
所以说,仅凭股东政府的级别来判断平台级别,是片面的。
公司级别高,指的是公司与股东政府的股权距离。说白了,是政府的子公司?是孙公司?还是孙子公司?
最能继承政府信用的,莫过于嫡长子。
2、大
指四大:区域经济实力强大、所依托政府财政实力强大、城投业务规模大、城投资产规模大。
区域经济,看GDP、三次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实力,看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城投业务,看在建拟建回购项目规模、在建拟建土地整理业务规模。注意,是在建拟建,不是已完工。是现在和未来,不是历史。
城投资产,主要有三类:应收款类(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建项目类(存货、在建工程)、土地类(存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大,就是好。
这是废话。
问题是:多大才算好?多大能算好?
这里笔者要揭秘一个风控和分析人员都在用,但都不说的不传之技:排排坐、砍一刀。
方法很简单粗暴:
首先把一个行业的企业按某些指标排座次。
其次选一个差不多的位置(比如中间、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视投资机构逼格而定),参考位置处的指标数据取整(比如某指标的中值是93,那就取整100)。
然后在整数处(比如100)砍一刀。
结束。
于是,某某指标100就是准入门槛,就是风险偏好。100以上企业的就是目标客户。
自然,很多人会质疑:这不科学!
是的,不科学,但实用。
科学的方法,是仔细分析每一个企业自身的特点,寻找其区别于行业共性的竞争力,渗入挖掘其信用依托,计算其信用额度,定制风险缓释措施。
科学的方法固然能得到最优解,但其成本是巨大的,也是大部分机构无法承受的。比如,招一个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尽调人员,年薪多少?就算能招来人,一个人一年才能调查几家企业?市场发行人5000家,以此耗时,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投资决策?
最扎心的是: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放款的利润能否覆盖尽调成本?
所以,实践中,我们只能接受不完美。放弃最优解,退而求其次,寻找满意解。
排排坐、砍一刀,很粗暴,但实用。
这里的技术,是对某个行业,知道该用哪个或哪几个核心指标。
对于城投,笔者偏爱城投所依托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砍的这一刀,在一般预算收入50亿。
(呃,好像暴露了什么……)
当然,刀断处只是准入底线,真正青睐的还是一般预算收入100亿的。
3、纯
第一,指城投业务纯粹(收入来自财政),没有杂质(收入来自市场)。
常见的城投各类业务,从纯粹到杂质大致排序如下:
(1)公益性的:基建政府回购、土地整理政府回购——土地招拍挂出让——保障房回购
(2)半公益的:公交——水务——供热——燃气——电力
(3)市场化的:房地产(包括保障房出售、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建筑、贸易、担保等。
第二,指城投的交易对手纯粹,最好是只有政府,没有其他企业。
通常体现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明细中。从纯粹到杂质的排序是:
高级别政府——低级别政府——国企——民企——个人。
说到这,不得不吐个槽:各位主承销商大大,在信息披露的时候,对于城投拆出的大额非政府借款,一定要解释业务背景、说清还款计划、展示对手信用水平。因为对于债券,投资人是无法尽调的。有雷看不清,只能用脚投票、不去趟。
归根结底,城投是依赖政府才有的信用。
纯粹的,才让人放心。
4、良
指信用记录良好、银行授信良好、资产质量良好、盈利记录良好。
信用记录,小伙伴们已经很熟悉征信系统了,要求没有关注、逾期等异常情况。小伙伴们可能不熟悉的是最高法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最高法的官方网站可以免费查询。
银行授信良好,两个关键词:
第一,银行。是银行,不是信托、不是资管、不是融资租赁。如果一个公司银行融资少,负债主要来自于信托资管融资租赁,那也就呵呵了。
第二,良好,指的是信用贷款占比,或者说是非抵押质押贷款的占比。能拿到信用贷款,是一个公司信用的最好证明。
资产质量良好,主要指城投资产的质量。
例如:应收账款背后有没有签署协议为证?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有没有回款计划?土地资产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是储备地、划拨地、还是出让地?是工业用地还是商住用地?有没有土地证?是否缴纳出让金?
盈利记录良好,指的是不亏损,尤其是季报不亏损。
是的,城投公司有苦衷,利润的两大来源——政府回购款和政府补助——往往年终才结算。但是,如果季报做不到盈利,怎么能让投资人有信心?怎么能让人相信公司有持续融资能力?
以上,高、大、纯、良。这样的平台,才是投资人眼中那颗青翠欲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