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预约我做职业规划咨询的人多了很多,金三银四,又到了跳槽季。除了在咨询上我有成熟的技术和工具可支持他人,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也离过职,从体制内跳到体制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有。
每天只做一个咨询,即使是旺季也不想太累,保存体力,才能做得更好,也是对咨询的一种责任。
约了朋友喝茶,她说晚点到,因为要先去一家企业报道,并微信发给我新东家的简介。特大型国企!我没看错吧,因为她原有一家自己的小企业。年逾四十,就职国企,她从没在体制内干过,这个转型有点陡。
她开车来接我,奔驰变成了大众,笑容满面,任何时候都是输钱不输人的状态。我求证:新东家是国企对吗?她说是。我问WHY?她说现在自己做企业赚钱太难,开下去只能继续亏,必须止损,否则跟她干的人损失会很大。
四十岁,养孩子付房贷,有很大的压力。有国企向社会招聘,就去试试,没想到应聘成功。哪怕从最基层做起,都相信自己会很快打开局面。重要的是心踏实了,生活规律了,有时间给家人了。一个人明白自己要什么,心态又好,主动选择新的生涯,是个明白人。
她热切地向我了解特大型国企对员工的要求,对新生活充满期待。门里的人想出,门外的人想进,生活就是这样。
当初我义无反顾离开国企,现在她欢天喜地进入国企。我们需求不同,目标不同。且不说收入多少、职位高低,同样是国企,行业不同,发展也不同。
她问我当初在国企干得好好的,为何要离开?
我的回答两个字:趋势。一个字:势。
不是企业不好,而是整个行业前景不乐观。我离开的那年,全国同行业的利润率仅为3%,现在已是负增长了。唯一好的是情感收益,可这份情感收益很快将不够支撑严峻的现实。于是我决定下半辈子换个活法。
02
离职,就像分手。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优雅的转身?
一、充分准备。
最起码得准备找到下家或已明确新行业。在离职前三年就开始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学习,拜名师并考取国家资格证书。新的技能储备必须有,并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联结到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资源。
二、找准时机。
当时企业效益尚可,但行业趋势明显呈夕阳态势。同时企业也在推行改革,如果我适时离开,就能留出一个好位置。否则新人再努力都没机会。我渴望职业转型,又能空出一个好位置给别人。我的宣言是:把祝福留给同事,把未来留给自己。机构为我做了小型告别会,并赠送了我出乎意料的纪念品。
三、心怀感恩。
当我开启新的职业生涯时,很多人会问到我原来在哪里高就。报出原企业的名称时,对方都会点头称:大企业、大企业!感觉那是一个炼金炉,产品绝对品质保证。我始终对国企充满感恩之情,它培养了我、成就了我。离职多年,每年我在老东家都有一次大型讲学,将培训成长圈最新的资讯与成果带回到老东家。
一个人往前走,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有时一个大浪就能把你拍晕,完全不知东南西北。
离开国企,机缘让我成为市级机关的公益工作者,这期间我得到了更多的成长和机会。因为他们需要有专业、有能力、有爱心、有经验、有创意的人,而这些都是我的强项。
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门能办事,核心才干迅速迁移出来,并脱颖而出。渐渐地,知识与技能兑换出了价值,于是决意创业。
一发出准备创业的信息,就有多人伸来橄榄枝。“80%的好工作都不会出现在招聘网上。”这句话是真的!当你能力具备的时候,不是你找好工作,而是好工作来找你。
合伙人、股东、总经理,让你身份变化得有点炫目。后来,我还是离开了。这次是激情辞职,因为价值观不同,和自己当初想的不一样!没有谁对谁错,我付出的金钱、时间、情感成本也让我学到很多。
03
针对这一段职业生涯,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如果说我职业生涯剧集有三部,上部是温暖的家庭戏,中部是商战片,下部待定。在这部商战片中以我的辞职告终。
反思有三:
一、没有做好职业访谈。
转身成为女企业家,感觉是件很牛的事。但我骨子里就不喜欢管人,也不喜欢被人管。未做过总经理岗位的职业访谈,一头扎进去,当然很被动。
二、玻璃心易碎。
以为有不同意见就是不尊重,玻璃心太容易受伤。
三、没有全局思维。
在管理上少有全局思考问题,没有站在总经理的角度统揽全局,常站在喜爱的专业和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现在回想都深感惭愧。
离职,就像分手。低调、负责是我的态度。认真做好全部的交接工作,资源人脉的链接都留下,已链接好的资源也都一一传递。多年以后,闻听原董事长说我很优秀。
庆幸自己离开,喜欢现在的状态,做知识IP,自由、享受、助人。
回首走过的路,都不是冤枉路。如果我的经历对他人有启发,是我乐于见到的。好的学习者,不必亲历亲为,而是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
现在的你很难在一家企业干一生,换两三个行业都是正常。如果听听前人掉坑的教训和快步前行的经验,岂不划算?
如果不得不离开,如果两情不再相悦,那就优雅地转身,得体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