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老师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是1986年,那是全国恢复教师节后的第二个。我因为刚参加工作,也是第一次过节,所以印象深刻。
虽然是初为人师,但一中是我高中的母校,这里的同事,不是老师就是同学。大家不分彼此,互相开着玩笑,熟不讲理。同学关系自不用说,即使是以往的师生,也在不长的共事中,磨灭了长幼秩序,变得嘻嘻呵呵。工作环境单纯的出乎意料,既开心又温馨。
1986年9月9日是个星期二,上午第一节课后,学校大喇叭广播通知开会。那时开会很少,一听开会很高兴。会议时间不长,主题就是庆祝第二个教师节。
心里那个乐啊,刚当了教师就过教师节,自己为选择当老师而庆幸,为有专门的教师节日而欢心。
第四节是我高一的课。论说高一不开设生物,但那年学校决定从高一就分文理科,于是我上了理科班的生物课。
我刚推开教室门的一条缝,就听见凳子乱响,诧异间剧烈的掌声让我抬头,发现全体学生早已起立,口中不是很整齐地喊着“老师节日快乐”。
不知道该说什么,有生第一次,在没有喝酒的情况下,懵了!后来有学生偷偷告诉我,那时我只顾着咧着嘴笑着,平时黝黑的脸膛变得通红,与洁白的牙齿倒是对比分明。
下午第三节是每个班的庆祝活动,五音不全的我在一个班唱了一次《万里长城永不倒》,感觉特别不好。到其它班就没有再唱,免得污染大家的鼓膜,反而起劲要求女生唱《十三妹》主题曲。
有个班几个女生大方,一曲合唱“身虽女儿身,心是壮士心,巾帼英雄,肝胆胜须眉汉,敢于去肩承重任”,激起男生们一阵疯狂地鼓掌。
一圈下来,手中的贺卡高高一摞。有的用明信片,有的用硬纸片,有的是一张画,上面都是学生们诚挚的祝福话语,让还有些犹豫的我,暗暗坚定了当一辈子老师的信念。
晚上学校每人发了两元钱,我们生物化学教研组决定在马老师家聚餐。
刚毕业的我,对这些事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跟着吕金镶老师,欢天喜地地忙碌着。洗盘子、洗杯具、装菜盘、放花生瓜子,一会儿就是一桌酒席。吕老师是我的高中生物老师,这时回一中教生物,吕老师就成为了我各方面的导师,包括喝酒搳枚。
当时住房是学校分配,马老师和杨老师是双职工,在校园内有个套间和一方小院。在外间那个不大的客厅内,一张大圆桌,配一个长条沙发,加几把小凳子。沙发自然老同志坐,小年轻的坐小凳子围绕在老同志周围,既不显得拥挤,也显得团圆美满。
酒菜烟饭都不记得了,除了开心地碰杯,就只记得杨老师做的鱼味道鲜美。心中暗叹,到底是长期在大城市熏陶出来的女子,手艺就是地道。杨老师是邯郸市内人,家在十二中门前那道街。
第二天,学校主要领导、需上台领奖和没上课任务的老师,一起骑自行车到县城唯一的一个电影院开会。那些年电视很不普及,看电影还是大众主要的娱乐方式。我从小是个“电影迷”,一说上电影院,我们这些年轻人就赛车,路上不超过5分钟。
县里和局里的领导坐在主席台,那时还不兴铭牌,我一个也不认识。旁边有人跟我介绍,离得太远,看不甚清楚,但和书记县长这么大的官开会,自己心跳得厉害倒是清楚。
还很清楚的是,大会结束后放了一场电影,让我很自豪。当老师多好,能免费看电影,其它单位,哪个行?现在也许认为免个五角钱的电影票不算什么,可对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是很荣耀。
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坚持着当年的信念。每当教师节临近时,1986年的那个教师节,仿佛像电影镜头一样,还在眼前闪现着那一幕幕曾经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