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原因
读李开元教授的《秦迷》《秦崩》《楚亡》这三本书,一是因为老公从《逻辑思维》音频听来的。二是因为一直对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去了一趟西安,回来后愈发想了解史实。
李开元教授写的这三本书,逻辑清晰,文笔流畅,语言生动,有理有据。生动的描绘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事件的意义。清楚的介绍了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合理的给出了每个真实历史和推测历史的依据。
理工科的我,虽然喜欢历史,但厌倦曾经背书的历史课,所以一直都没读史。李开元教授的这三本书,是我主动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一个良好开端。仅管开端有些晚,哈哈哈。
《楚亡》
作者介绍了自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刘邦与项羽的发展,到最后项羽自刎乌江,汉王朝建立的故事。
张良求汉中
项羽毁弃“怀王之约”,按军功重新分封天下。分给刘邦的是巴蜀一带。张良觉得巴蜀一带,优越的自然环境能自给自足,但会使人沉沦,消磨刘邦的雄心壮志。于是自掏腰包找自己的生死之交项伯求情,项伯说动项羽,将汉中分封给了刘邦。
刘邦得韩信
韩信是刘邦夺得天下最重要的一个将军,几乎三分之二的天下是韩信打下的。韩信自“鸿门宴”后,觉得项羽孤傲,不能成大事,决议投奔刘邦。韩信进入汉中以后,被编入韩军,出任一个小官,有次犯了死罪,由夏侯婴监斩,韩信吼道:“汉王难道不是想要夺取天下吗,为什么反而要处死壮士?”韩信的话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后韩信被夏侯婴赏识,推荐出任治栗都尉。后来萧何觉得韩信不错,推荐给刘邦。但刘邦觉得韩信原来是跟随项羽的,不敢重用,故推辞不见。韩信心寒,离开,萧何赶紧骑马追回了韩信。刘邦为了萧何破天荒地任命韩信为将军。
韩信汉中对
韩信为解项羽派秦军监视刘邦的困局,提出“汉中对”。一、“明出子午,暗度陈仓”反攻三秦。二、“申军法”,按照秦军的规章制度,对汉军做大规模整编和训练。
刘邦军由子午道进入汉中后,烧掉栈道,表明不返三秦之心。负责镇守关中、防止刘邦北上的旧秦大将章邯坚定的相信刘邦一定会打回来,所以他密切关注刘邦军的一举一动。因为地势的原因,他极度怀疑刘邦会从子午道出。韩信命汉军秘密抢修道路,让轻锐部队出子午道口,做出大军要从此出的浩荡气势。结果章邯正中下怀,集结兵力在子午道口,韩信却命大部队从陈仓道出,由汉中反攻关中成功,突破封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句话是两个不同历史人物的史实。韩信有“明出子午,暗度陈仓”。樊哙有“明修暗道”,地点在褒斜道。后元代无名氏在戏曲《暗度陈仓》唱韩信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后人的艺术加工产品,是樊哙和韩信两个人的两个不同故事的合体。
进入楚汉争雄时代
出了汉中的刘邦,举旗说项羽不义,毁怀王之约,架空怀王为义帝并谋杀之。义帝之死,不仅是项羽与义帝之间的个人恩怨的了解、二人之间争夺楚国政权斗争的结束,也是秦末之乱以来,短暂的七国复活、王政复兴时代的终结。从此以后,中国历史进入楚汉两雄主导下的列国纷争时代,起伏兴灭的诸侯各国,或者依附于楚,或者依附于汉,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东西两大阵营争夺天下霸权的战乱中,宛若战国末年合纵连横的再现。
彭城大战
举正旗帜的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迅速攻占了关中大部分地区。刘邦联合各诸侯国组成了联军,六十万大军一路所向披靡,直捣楚国首都彭城,大胜。一路胜利的联军,获得彭城之战的胜利后,得意忘形。史书记载“汉王遂入彭城,收羽没人货赂,置酒高会。”整个军队,从上至下,自我陶醉于胜利中。
项羽的首都彭城被夺,大怒,率三万精兵反攻。项羽没有直接攻入有六十万大军的彭城,而是迂回到彭城的西部,乘夜攻占了萧县,切断了联军由彭城西去回国的退路。作者认为久经沙场的刘邦,留有防备项羽的心眼。刘备认为项羽会从徐州东北来,结果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项羽从后背杀入。联军对项羽的袭击,震惊不已,溃不成军。刘邦逃往沛县,欲带被项羽扣留的亲人家眷,不料项羽先行一步,做下部署。伤心的刘邦在路上偶遇逃出城的儿女,于是一起逃亡。因为项羽穷追不舍,马车负重大,为了逃跑,刘邦几次脚踹儿女,想减轻马车的重量,被夏侯婴制止。夏侯婴抱着两个孩子,负重驾马车。刘邦最后逃往了吕后的哥哥吕泽所统领汉军之处——下邑,暂得喘息。
彭城之战,是刘邦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败后,以汉为核心的反楚联盟瓦解。彭城之战之所以失败,作者认为刘邦用兵十万,却不能用兵六十万,韩信用兵却是多多益善。而彭城之战,韩信在外执行其他任务。所以,六十万大军,非刘邦所能驾驭,故失败。
彭城之战,是项羽军事生涯的顶峰。以三万楚军击溃六十万汉军联盟,乃军事奇才也。
彭城之战,看似刘邦失败项羽胜利,但刘邦取得了关中及关东部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区,人力、物力和领土都成倍的扩张,进可攻退可守。项羽失去了大量重要与国,失去了天下霸主之位。
进入楚汉相持时期
心理素质强大的刘邦,逃往下邑后稍事休整,向西撤退。随何向刘邦请命去说服项羽最为看重最为期望的大将——英布。英布反楚归汉,项羽派大将龙且和项声应对英布管辖地段九江的叛乱,削弱了乘胜追击汉军的攻击力,延迟了一举西进的步伐,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刘邦总结彭城之战的失败,认为汉军没有骑兵,于是组建了以灌婴为首,旧秦骑兵为部下的骑兵营。
韩信攻下魏国,刘邦集团所辖地与赵国接壤,韩信提议北上开辟战场。后韩信与赵军在绵蔓水背水之战,打赢赵军。楚汉梁军在荥阳多次对峙,荥阳不断易手。陈平建议分封六国,被张良阻止。陈平使用离间计欲瓦解楚国内部,他用重金制造流言,以增加项羽和范增的矛盾,导致范增离职后抑郁而死,成功离间楚国。郦食其建议刘邦放弃消极防御,转入积极进攻,又说服没有野心只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齐国归汉,说服成功后,齐国撤兵,但恰逢正准备攻击齐国的韩信军在齐国周边,韩信受蒯通的建议,攻下齐国。齐国生气,煮死了郦食其。后来,楚汉两军在两个山包上安营扎寨,中间隔广武涧,在各自山头喊话。项羽欲与刘邦单挑,刘邦就不单挑。刘邦数落项羽的十大罪状,项羽气急,射中刘邦胸部,刘邦却机智的捂着脚,说项羽射中了他的脚指头。
楚汉对峙,长达五年。
蒯通说韩信
韩信攻下齐国,请求当齐王,镇抚当地。刘邦对他的疑心加重,但在张良的劝导下,同意了韩信的请求。蒯通文辞动人、理喻深刻的说服韩信自立门户,被韩信拒绝。
侯公说项羽
刘邦派陆贾往项羽军中议和休战,释放长期被项羽扣留的人质太公和吕雉等人,未果。自称侯公的人,主动前往,以楚汉利弊、扣留人质、杀人质不得人心之由,说服项羽。项羽宴请侯生、太公后释放之,并同意议和。
垓下之战
楚汉相持甚久,汉军和楚军在阳夏对峙。刘邦约定彭越和韩信来此会师,但二人均没来。张良给刘邦献计,让刘邦割舍含有二人故乡的土地,二人定出兵相助。果然,二人出兵,将项羽合围于陈县。
项羽由陈县撤退到垓下,垓下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适合项羽硬碰硬的正面野战。仅管楚军失去了各国联盟,仅剩十万人,但只要有项羽在,楚军威在。
垓下之战,一触即发。韩信统领齐军,优先进入战场。项羽首先展开攻击,楚军前军精锐,在钟离昧的统领下正面冲击韩信前军阵首。楚军骑兵,从两翼突袭韩信军。韩信军军旗倒,军阵乱,楚军以为大胜,猛攻,进入韩信军圈套:韩信军有整齐的后备军。于是两军陷入激战。垓下之战,楚军惨败,钟离眛所统领的前军和项羽所统领的中军几乎全军覆没,十万将士,生还者不到两万。
夜晚,楚军营地四周传来联盟军吟唱的楚歌,项羽震惊“难道楚国都已经被汉军攻占?” 惨败的项羽望着奔走无路的骏马和脱身无所的美人,叹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半夜,项羽率八百近卫骑士,出垓下城,突破汉军包围,径直南下。天亮,汉军追击。项羽一行匆匆南下,渡淮河,只剩百余人。在阴陵县迷路,问路农夫,指向澡泽地区。待项羽知道被骗,出澡泽地,灌婴军已经追上。最后剩二十八骑士,在四隤(右边是“贵”)山,临危不乱的指挥作战,突破了敌军,抵达乌江。乌江亭长乘船欲载项羽渡河,项羽拒绝,最后自刎于乌江。众汉将争夺项羽遗体,最后,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五人夺得项羽遗体,刘邦分封他们高爵位至列侯。
垓下之战在《史记》里的叙述像故事,是因为:司马迁的女婿是参加垓下之战并夺得项羽遗体之一杨喜的后人。杨家人一代一代的把故事往下传,传至司马迁,相当于听了当事人的口述,故情节精彩。
我的一点儿想法
一边看书,一边和老公讨论。其实觉得项羽这个人还不错,却为什么没能夺得天下?我们的讨论结果是:
1. 人有所长。天下之主谋的是政治,需要赏罚决断,明辨是非,拿定主意。项羽是难得的军事奇才,做将军很合适,但不适合做天下之主。刘邦擅长政治,但项羽只擅长军事。
2.年龄差距。刘邦起事大概40多,项羽才20几,年龄至少差15岁。中国有句古话:“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长者刘邦比项羽更沉稳。在今天看来,项羽20几才大学毕业,初入社会的毛头小子一个。项羽40几,人到中年,是成熟男人的年龄阶段。从做事风格上课,也映衬了项羽做事没有刘邦沉稳。
3.秦楚之恨。项家是楚国的将军,在战国后期,楚国和秦国敌对,全楚国人憎恨秦国人。所以,在新安时,项羽统领的楚国和收编的原其他各国的士兵,对投降的秦兵恨得咬牙切齿。在这种无法用正常理智可以解决的大规模恨意下,项羽竟然同意了坑杀秦兵。后来项羽进入秦国,烧杀抢掠,也让秦人害怕。虽然这两件事,让士兵们报仇了,解气了,但也让后来的秦兵不敢投靠项羽,让项羽失去了秦国民众的支持。恰巧刘邦只是泗水亭长,出身低微,没有过多的战国时期留下的爱恨情仇,所以,可以理智的做出有利于政治的决定。
4.言而无信。我读这段历史,虽然觉得刘邦夺得了天下,但还是觉得刘邦有些小人行径。刘邦多次违约,言而无信。说好的约定,转头就毁约。但我读的史书少,获取刘邦和项羽的事情经过结果不够详细,只看到了表面,所以也只能根据表面现象觉得刘邦言而无信。事实是否如此,还待以后的学习。
写在最后
终于认认真真读完了这三本历史书籍,也能说出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了,不至于一问三不知,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儿小成就,先自我鼓励一下。后面还要继续努力,买的《易中天品三国》,一定要认真并尽快看完。学史使人进步,学史使人聪慧,只有大量的学习之后,才能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才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愿明天的自己更优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