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引言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很多人觉得朗读属于学生时代或者一小部分人。不,其实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董卿
在舒缓柔美的琴音下,董卿翻阅书本,开启了关于朗读的思考。朗读究竟需要什么?需要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安静的阅读环境、一本经典的名著、丰富的人生阅历,抑或是观众的掌声、温暖的陪伴以及一束柔和明澈的光?众多的“朗读者”通过自己的朗读方式为大家解答了这个疑问。朗读可以无惧恶劣的天气与吵闹的环境;朗读不限于年龄与载体;朗读可以是个体的心灵私享,更可以穿透黑暗照亮内心……
大家可能都看过《朗读者》这部央视高分综艺节目吧,该节目的巧妙之处是通过文学、诗歌之美将形形色色的人串联起来,将朗读者本人、作者、故事里的人、幻想中的人等,通过情感的表达,关联了起来,鲜活了起来,这里面有名人,还有普通人,不仅可以领略了朗读文本本身的美丽,更可以体会朗读者的人生故事,好像一下子就拉近了文学、诗歌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没错,朗读是传递思想和表达情感特别好的手段,但这种朗读手段在当今社会愈发匮乏,需要我们积极营造和引导。
鉴于此,市人大机关阅读小组于近期开展了一次以《让我们爱上朗读》为主题的朗读课!
课程不长,但是朗读课留下的回味和启迪却是绵长而又深远的。
12月10日中午,人大机关310会议室(职工之家)的门口,时不时传来阵阵稚嫩的朗读声,推门而进,原来正在上课,主题正是《让我们爱上朗读》,而那位美丽优雅的老师,正是资深朗读导师姜琴老师。
二、朗读者·介绍
关于姜琴老师,还是作个简单介绍吧:
有时候会觉得朗读离我们很远,但是听了这堂课后,会感到其实朗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去寻找和发现而已,如果你有心,你会发现很多热爱朗读、热衷传播朗读文化的先锋,他们也许没有明星、大牌主持人那么耀眼,但是他们对于朗读文化的传播,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坚守,一直都在努力。
今天给我们上课的姜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朗读者!
三、授课·交流
任何技能的学习都是方法的,姜老师首先向组员们传授了朗读朗诵方面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包括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技巧的运用,同时对朗读时的坐姿,手势等动作也作了说明和解释,受益匪浅,作为一个资深朗读小白,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似乎也对朗读有了粗浅的了解,也对朗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知识链接:
一是朗读时绝不能单纯追求技巧,要根据读物内容的需要、情感的发展和事态环境的变化,和谐地表情达意。
二是在实际朗读中,每一种读法单一运用的情况并不多,往往是两种以上综合兼用。如重、实与刚,轻、柔与淡等等。
三是在朗读中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语流的滞、畅、断、续、和节奏的疏、密、顿、拖等等,需要仔细体会,合理表达。
四就是“重读”这一点,语言本身也有规律,如“意群重音”、“逻辑重音”、“重点词语重音”等等,需要有所体会。
姜老师通过绕口令来对分享朗读的一些基本要义和基本要求,绕口令练习要求不能过急过快,首先应当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反而会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那么离正确的发音标准也就越来越远,朗读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了。
知识链接:
绕口令,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训练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颗粒饱满、圆润集中、字正腔圆、助于表达。训练时,大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练。一方面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发声缺点、弱点、毛病;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绕口令练起来有些绕口、难发,但它却是学说好普通话必不可少的练习材料,通过绕口令的练习不仅可以加强咬字器官的力度和提高咬字器官的灵活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控制能力。练习时,最初应特别注意字音质量,要把音发准,劲使稳,打开韵腹,利索收音,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然后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可按音、字、词、句、段五步练习法循序渐进。 绕口令练习并非只是耍嘴皮子,而是既练“嘴劲”,又要练“心劲”,所以不能一味求快。在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结合气息控制练习。在开口前要注意放松喉部、气息下沉。“运行”当中要补气自如,轻松流畅,字音速度由慢渐快,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最后还要注意做到内容清楚、感情充沛。因为气是发声的动力,气息调整不好,字的“运行”就会发生故障,声音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除了老师上课的几个绕口令之外,我又找了下面几个绕口令,大家可以读读练习练习:
①喇嘛和哑吧
从南边来了个喇嘛,提拉着五斤塔嘛。从北边来个哑吧,腰里别着个喇叭,提拉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别喇叭的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了别喇叭的哑巴一塔嘛,别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拉塔嘛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坏了别喇叭哑巴的喇叭。也不知别喇叭的哑巴拿喇巴打坏了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提拉塔嘛的喇嘛敦塔嘛,别喇叭的哑巴吹喇叭。
②枣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个绕口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③ 师父四十四
山里有个寺,山外有个市,弟子三十三,师父四十四。三十三的弟子在寺里练写字,四十四的师父到市里去办事。三十三的弟子用了四十四小时,四十四的师父走了三十三里地。走了三十三里地就办了四十四件事,用了四十四小时才写了三十三个字。
姜老师通过《赠汪伦》《静夜思》等古诗让我们学会如何融入到古诗情境,如何适时加入肢体语言动作和幻想现场情境,体会诗歌的背景,再现作者当时心境,学会对诗歌的全方面理解,通过控制语调、速递、停顿,通过想象,融入情境等朗读技巧让我们对这些古诗的意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更加明白了李白与汪伦之前的情谊,也体会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非常有意思。古诗的朗读,是一种对古诗全新的解读和体会,与之前学校里的背诵古诗,完全是两回事,这堂课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伟大!
知识链接:
一般来说,朗读诗歌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从内容上,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大类。诗歌的特点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主题鲜明,具有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知背景,明确目的。朗诵诗歌前,应搞清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的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运用想象,大胆设计。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的运用联想进行设计。
三、节奏和谐,语言流畅。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歌的节奏尤为明显。以古诗五言或七言绝句来说,如不掌握其节奏,朗诵后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要掌握好节奏,主要是处理好诗歌词句的停顿及节拍。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朗朗上口,令人难忘!
四、结尾·期待
姜老师对文字的驾驭似乎是一种天赋,不论什么样的文本,都能被她演绎得生动精彩。强大的感染力时刻吸引着每位听课的组员,课堂气氛严肃而又活泼,紧张而又放松,姜老师以自己的饱满的感情带动着大家,让每个人带着积极的心态和自信的笑容去朗诵。
也许学了之后,你可能会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也无法像老师那样爱上朗读,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不可能我们每个人学习之后,都能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优秀朗读者,但是这又何妨呢!在这个自己学习过程中,在寻找古诗背景历史过程中,在体会诗人情怀意境中,在要遥想作者处境时......在这些寻找和努力中,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和全面,而这种认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单单这个过程,你比他人领先和进步很多了......爱上朗读、用心朗读,融入情境,展开想象,传统文化的魅力像永不枯竭的泉水,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前行的动力。
语言、声音的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音乐般的享受。爱上朗读,让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最后,附上姜老师的朗读《赠汪伦》,体会和感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