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11/365

这几天听了隆中对,很有意思,想把它摘录过来。下面是摘录内容。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核心要点有几个:

1.不要再跟曹操和孙权死磕了。他们家大业大,不可与之争锋。

2.要先取荆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这一带为根据地。

3.再取益州,也就是四川。和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

4.等到中原有事,天下有变,就两路出兵。一路派一位上将,从荆州向河南一带出兵;第二路由刘备自己从四川向关中,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一带出兵。这两路出兵,可得中原。

后来的历史,基本也就是这样发展的。

第一步,占领荆州,刘备做到了。第二步,占领四川,刘备也做到了。第三步,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隆中对》的战略布局失去了重要一侧,所以后来无论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没有成功。

现在的我们,再来看《隆中对》,为什么说它是一次伟大的战略构想,它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可能觉得,这事挺简单的啊。当时的中国,最强盛的两支力量就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当时势力很小,只能找软柿子捏,往空白区域发展啊。所以,占住荆州,然后进兵四川。

你可能会想,我要是诸葛亮,把地图一摊,我也会这样给刘备建议啊。

其实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这是一个不太容易想到的策略。

你看,“隆中对”发生的时候,刘备已经46岁了,比我罗胖今天的年纪还要大。刘备当时名气很大,有很多光环,什么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

但是,刘备戎马半生,几乎是一事无成。按今天说,最多算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虽然经常在各种论坛发表演讲,名气很大,融资也成功好多次,但是没有一个项目能做上市的。

直到他遇到诸葛亮。

以公元207年的“隆中对”为分水岭,刘备的创业正好可以分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在“隆中对”之前,到公元207年见到诸葛亮,刘备前后创业奋斗了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刘备的创业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打不过你们,我就加入你们,成为你旗下的子公司”,也就是“加盟店”的模式。

刘备先后投奔过很多人,什么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虽然到处深得人心,所谓“信义著于四海”嘛,但到处都混得不顺利。

所以刘备自己感慨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日子过得太快了,我还是一事无成,很悲伤啊!

但是你看,不管刘备怎么悲叹,怎么着急,他的活动范围还是在中原一带。刘备出生在河北涿州,46岁之前,一直就在中原打转。他起家的地方在中原;当时的繁华富庶在中原;最大的仇人曹操在中原;要兴复汉室,皇帝也在中原。

如果后来不是被曹操逼急了,只好依附刘表,估计他连长江流域都不会去的。要不是26岁的毛头小伙子诸葛亮点醒,他怎么会把目光投向他根本不熟悉的四川呢?

我们这两年一直在讲认知升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其实都被局限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不是没目标,不是没资源,不是没能力,不是不努力,但往往就是很难突破,为什么?

因为没有看到更大的地图。

举个例子,最近我在咱们「得到」App里的订阅专栏,张潇雨老师的《商业经典案例课》里,看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经历。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中途被董事会赶了出来,在外流落了十一年。1996年,苹果公司的情况非常不好,乔布斯又临危受命,回归苹果。

当时苹果公司就和刘备迷恋中原一样,拼命在个人电脑领域发展,光是麦金塔(Mac)电脑系列,就有几十个版本,每个版本又有各种编号。但是样样通,样样稀松,哪个版本也没卖好。

乔布斯回归时候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砍,砍掉了90%的产品线。

但是乔布斯真正的神来之笔,不是砍业务,而是做了一个增量。他突然转进到音乐播放器领域,在2001年推出了iPod。这款播放器不仅大获成功,而且后来以iPod为基础,2007年推出了iPhone,让整个手机市场彻底洗牌。

这个过程中,乔布斯走出了整个电脑业界也没有想到的路线。在一个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新领域落子,迂回前进,最后重回主流,成为王者。

所以你看,在一个大局中竞争,重要的往往不是力量和资源,而是认知能力。也就是你能看到更大的地图,你就能找到全新的关键破局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再杀回来赢得竞争。

那怎么才能看到更大范围的地图呢?

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也给我们做了示范,有两个方法。

第一,是从过去的历史上看;第二,是从为未来的终局上看。

先说历史,《隆中对》里,诸葛亮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在提醒刘备,不要小看偏远的四川,也就是益州。资源很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汉高祖刘邦正是从这个地方起家,成就了帝业。

其实,不仅是汉高祖,当年战国时候的秦国,也是因为拿下了四川,获得了稳定的大后方,才在战国群雄中,获得了碾压性的战略优势。也就是说,以四川为基地,夺得天下,历史上是有先例的。

这就是从当前的局势中跳出来,回到历史经验中,找到更大的地图。

第二个方法呢,是从未来的终局上进行判断。

《隆中对》里有一句奇怪的话,说“天下有变”。什么意思?为什么诸葛亮那么早就能判断,曹操不会对刘备穷追猛打,而且总有一天,天下会有变呢?

这就牵涉到,对曹操处境的判断了。

曹操的创业模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是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名义广纳人才,坏处则是这些人才到底是忠于汉朝还是忠于他曹操,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曹操阵营的构成最复杂,也最不稳定。比如,出现董承的“衣带诏”事件,就是典型的内乱。

这就是诸葛亮讲的“天下有变”。所以从这个终局出发,倒推回来,诸葛亮才判断,因为曹操的独特处境,会给刘备留出一个足够长的战略机遇期,让他能够拿下四川,获得根据地。

总结一下,我从《隆中对》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竞争的关键之处,往往不是眼前看到的那些因素。而是站高位置,展开视野,着眼于更大的地图,找到新的破局点。

第二,发生过的历史,会给我们当前的战略决策,提供宝贵的灵感。

第三,不仅要理解自己的处境,还要分析对手的处境,这有利于我们判断局势最终的演化。

你可能会说,《隆中对》再牛,最后不也没实现吗?刘备并没有取得天下啊。

对,《隆中对》的战略也有缺陷,我们明天接着聊。


昨天我们聊了《隆中对》,也就是公元207年,诸葛亮给刘备做的战略构想。

这个战略,前两步基本实现了,也就是刘备先占领荆州,然后进取四川(益州)。但是很可惜,第三步,以荆州和四川作为根据地,两路出兵,经略天下,建立帝业,这个没有实现。

那为什么呢?《隆中对》的战略有什么缺陷呢?

昨天提到的张守哲老师的文章,指出了一点,就是荆州的位置问题。

荆州位于今天湖南、湖北这一带,在地理位置上天然跟四川隔开了。也就是说,刘备占领的两块地方是分隔的,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嘛。

但是,荆州和孙权的江东之间,却是几乎连成一片。所以,就算有朝一日,刘备能从这两个地方同时出兵,也很难实现军事配合,只能各自为战。

这是《隆中对》的一个客观局限,后来的历史也验证了。

但是我今天重点想说的,是它的另外一个局限。这不是《隆中对》独有的局限,而是所有战略构想的共同局限。

所有的战略构想,都建立在一些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比如,自己这一方的独特优势;再比如,特定的时间窗口,等等。今天我们就聊聊《隆中对》在这个两个方面的局限。

首先,刘备这一方的独特优势是啥?是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刘皇叔”嘛。

所以,在三国群雄之中,他具有最正统的政治号召力。其他人,像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孙权,只是一个割据的军阀。只有刘备,可以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

但有意思的是,刘备的这个光环其实经不起细琢磨。刘备本来的工作,是织席贩履,也就是编席子、卖草鞋的,社会地位很低。不过,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那刘备后来怎么又变成“刘皇叔”了呢?这是因为两次偶然事件。

第一个偶然事件,是他帮助曹操消灭吕布之后,跟着曹操一起到了许昌,见着了汉献帝,然后获得了正式的官位和爵位——“汉左将军”和“宜城亭侯”。

汉献帝当时很孤独寂寞,好不容易见到个姓刘的本家远亲,所以才官方认可了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第二个偶然事件,就是所谓的“衣带诏”事件。这个事情在历史中很难找到真相了,总之后来在刘备那里的说法是这样:汉献帝被曹操欺负得不行,就写了一封密诏,要诛杀曹操,这封密诏是藏到衣带里的,所以叫“衣带诏”。

所有参与这个事件的人,后来都被曹操杀了,只剩一个刘备,号称是手里有皇帝的“衣带诏”,要奉旨讨伐曹操。

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后果。

在当时,曹操的政治地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人可以在政治上挑战他,但唯有刘备可以,因为他是惟一一个奉旨要消灭汉贼曹操的人。也就是说,在政治上,他成了曹操唯一的对手。

当然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个事件之后,刘备拥有了一个崇高价值的使命愿景,就是“复兴汉室”。当他有了这个价值愿景的时候,就成了整合和吸引资源的一个枢纽。

比如,“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攻打荆州,所到之处是望风而降,很轻松的就控制了半个荆州。再比如,很多人才,像张松、法正等等,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因此聚集在他这。这倒不是说,他们都是为“复兴汉室”而来,也可能就是为刘备这个独特的政治优势而来。

而且,有了这个使命愿景之后,刘备就可以快速的完成内部整合。比如,“赤壁之战”之前,孙权那边为了是战是降的问题吵翻了天,而刘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成了除汉献帝之外,大汉正统的代言人。

好了,这就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构想的重要条件,就像文中写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嘛。刘备虽然兵少将寡,但手里是政治正确。

但是,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主意是啥?是要去取四川,也就是益州。益州当时在谁手里?刘璋。刘璋也是得到国家认可的汉室宗亲啊,你这么大的刘皇叔,不去打曹操不去打孙权,去打另一个汉室宗亲,在政治合法性上怎么解释得通呢?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刘璋不能打,四川不能取,而是说,凡是战略构想,都有前提条件。但是战术行动,往往是背离了这些条件的,那原来的战略构想,就要付出代价,效果上就难免要打折扣。

后来果然,刘备偷袭刘璋,拿下四川之后,内部很不容易搞定。本来是最有政治号召力的一支力量,反而成了“三国”中,内部最不稳定的一支力量。

“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刘备死在了白帝城。在此之前,刘备身体不好的消息一传出去,益州的一个郡守叫黄元,就立即起兵反叛,费了好大力才平息下去。刘备去世后,最南边的三个郡也反叛了,而且还拉着边疆的少数民族一起,就是后来所谓的“七擒孟获”。

你看,一先一后,有四个郡叛乱,占到当时益州面积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就可见,刘备政治合法性的光环,在益州本地似乎不大起作用。这跟他很不光彩地利用汉室宗亲之间的信任,偷袭刘璋,是很有关系的。

我们再来看《隆中对》作为战略构想,另一个条件限制,就是时间窗口问题。

《隆中对》有一个预设前提,那就是汉朝政府还存在。只要政府还在,有朝一日,天下有事——就是曹魏内乱,刘备就可以手拿“衣带诏”,号召天下,两路北伐,消灭曹魏,复兴汉室。

但是,就在《隆中对》提出十三年后,曹操的儿子曹丕,把汉献帝给废了,自己当了皇帝。而且,曹丕还留了一手,他没杀汉献帝,而是供养起来。

这下刘备的政治处境就非常尴尬。你说要“复兴汉室”,但是现在汉室没了,你还复兴什么呢?“衣带诏”是汉献帝给的,但是汉献帝现在不是皇帝了,你该怎么办呢?

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正统”,刘备只能强行称帝。为什么说是“强行”?因为,汉献帝没死他是不能称帝的。所以他只能制造汉献帝已死的传闻,然后公开发丧,走完这一套之后才能称帝。

但是,汉献帝还活着,这事你也没法一手遮天地瞒着。说白了,刘备手下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是睁眼说瞎话。但是没办法,为了政治博弈,只能这么办。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大汉”变成了“蜀汉”,除了在益州,刘备已经丧失了政治上的号召力。诸葛亮十几年前预想的,什么刘备一旦发兵,中原老百姓就会“箪食壶浆以迎将军”的情景,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而这一切,十几年前的诸葛亮是无法预想的。他不知道,历史就给了他十三年的时间,时间一过,他原先看到的机会,和实现机会的前提,都消失了。

总结一下,这就是我们从《隆中对》的最终失败,得到的教训。

第一,凡是战略构想,都有它的基础条件。一旦战术行动背离了这些条件,战略效果就要打折扣。

第二,凡是战略构想,都有它的时间窗口。一旦时过境迁,实施战略的机遇也就不复存在了。


前两天我们说了《隆中对》,它既是伟大的战略构想,又是一个最终失败的战略构想。这导致短短十二年的时间,刘备从几乎一无所有,到自立“汉中王”。

但是刘备一死,蜀汉集团又迅速陷入了困境。而面对这些困境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提出《隆中对》的诸葛亮。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个话题,来看一看,诸葛亮面临的困境到底是什么?他是怎么应对的?

首先,当然是外交困境。

刘备死前刚跟孙权打了一场“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孙刘联盟破裂。但是更重要的威胁,仍然是曹魏,因为力量太大。

我们昨天提到,刘备在汉献帝还没死的情况下,“强行”称帝。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他的“正统”地位,但是在政治格局中却损失很大,因为失去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尤其是和汉献帝之间的联系。所以,完全沦为一个地方性政权。

特别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蜀汉对曹魏就完全没有政治上的威胁了。反而是名义上汉献帝“禅让”,曹魏接过帝位后,占据了一定程度的“正统”。当时,还有很多汉朝遗老,跑到曹魏的朝廷里当官,还频繁给蜀汉地区写“劝降信”,言下之意就是你所谓的“汉家正统”我们不认了。

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的时候,外部环境就是这么凶险。

蜀汉的内部呢?更是麻烦。

昨天我们提到,在刘备去世前后,益州地区已经先后有四个郡发生叛乱,而且第二次叛乱还持续了两年时间。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叛乱?除了昨天讲的,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要从刘备的创业模式说起了。刘备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二十几年间,不断有不同利益和背景的人加入,导致整个团队的层级关系非常复杂。

我们来算一下:刘备从河北起兵,跟着他的有关羽、张飞、赵云;然后在徐州的时候,又有糜竺糜芳兄弟加入,就是他的大小舅子;到了荆州,又有诸葛亮、黄忠、魏延等人加入。后来占据益州之后,有了法正、李严这些刘璋旧部加入;但是刘璋在益州也是外来户啊,所以还有一大批益州本地的士族。

你看,河北集团、徐州集团、荆州集团、刘璋集团、土著集团,一共是五拨人。另外,还有像马超这样,哪个集团都不算的。所以,蜀汉集团的内部政治结构十分复杂。

之前,刘备还有“汉室宗亲”的政治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价值愿景,可以整合这些人的想法和行动。但是,当刘备逐渐丧失这些政治优势之后,这种复杂的政治层级就变成了各怀鬼胎的一盘散沙。

只有了解这一层意思之后,我们才能看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得那句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好了,我们再来看诸葛亮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外交方面,诸葛亮用义正词严的方式写了一封公开信来骂曹魏,信里一再声明,我们蜀汉的使命是“复兴汉室”,而你们曹魏就是篡汉的国贼,等着吧,很快我们就会出兵讨伐你们。同时,诸葛亮又干了另外一件事,他派使臣频繁的出使孙吴,和孙权重新签订了盟约。

把对外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诸葛亮才起兵到南方去平叛。而且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对跟随叛乱的孟获采用的是怀柔政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七擒七纵”,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可是,这一系列动作,只是解决了暂时性的危机,根本的危机还是在内部。实际上,诸葛亮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坚持蜀汉正统的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使命。但是,这两个条件,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当然的了,而是必须不断付出具体动作去强调。

这个动作就是北伐,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

有一句名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所以,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蜀汉政权的内部看看,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的表现。

首先,刚才说过面对曹魏,蜀汉在政治上处在劣势和守势,这一部分缺陷只能通过军事攻势来弥补,也就是“六出祁山”。而且,这么做是有明显效果的: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魏的三个郡一看诸葛亮大军兵临城下,立马就投降了,这对曹魏政局是一次不小的震动。

其次,不断北伐这个动作,就是给东吴孙权传达一个意思:我是心心念念“复兴汉室”,不会对你打主意,东吴也就放心了。所以,当诸葛亮去世,接班的蒋琬和费祎停止了北伐动作之后,东吴那边的第一反应是,你们不打曹魏,是不是要来打我了。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通过北伐这个动作把蜀汉内部的政局,调动和平稳下来。这里有两层目的:第一,是通过强调“复兴汉室”的使命,整合所有人的价值观;第二,就是通过让国家处在长期对外战争的状态,对内进行压制。

但是,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副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他必须平衡所有人的心理,尽量避免各个层级的人心有不满。所以,诸葛亮治理蜀汉,实际上用的是严刑峻法,而且必须保证公证。

比如,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马谡的失败,整个军事行动都功亏一篑。诸葛亮随后做了四件事——

第一,斩了导致失败的马谡;

第二,封赏尽力减小损失的王平;

第三,重罚了资格最老的赵云;

最后,上表把自己连降三级。

你看,不但赏罚分明,而且似乎有些量刑过重。在国家政策方面,诸葛亮就是这个风格。

比如,他明确定下一条,就是不准刘禅搞“大赦天下”。而且,一般的量刑,超过二十棍的案件,都要诸葛亮亲自审批。

他在对内严刑峻法的同时,在对外军事方面也是小心翼翼。别看诸葛亮总打仗,实际上他谨慎的很。因为军事上一旦承受巨大的失败,蜀国的内政平衡一定会发生动摇。

这就牵涉到蜀汉历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就是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当时蜀汉名将魏延提出,亲自率领一万精兵(史书载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共一万人)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潼关。

但是诸葛亮拒绝了这个方案,所以历史上很多人批判他过于谨慎。但是实际上,如果理解了以上我们说的诸葛亮的难处,就是“可以不胜,但是绝不能大败”,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冒这个险了。

历史上因此也留下了一句话,叫“诸葛一生唯谨慎。”

但是,即使在蜀汉内部,理解诸葛亮这番心思的人也不多。诸葛亮死后,接班的蒋琬和费祎,就停止了北伐的军事行动,严刑峻法的治国方式也被放弃。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军事行动太耗费国力。

但是实际结果呢?

反而是蜀汉进一步衰落,最后一败涂地。

所以,观察一个组织的外部行动,往往从内部着眼,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好,这周的节目就是这样。祝各位周末愉快,下周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19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0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567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5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19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0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66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8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2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2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8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6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