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事最近收到了大学同学的婚礼邀请。这本来是件好事,别人特意邀请你共同见证他人生中如此重要的时刻,绝对是一种荣幸。然而,这邀请还意味着另外一件事——随礼。
如此一来,事情立马就变了味,荣幸瞬间成了负担。如果推辞,别人想的更多的也估计是你小气,怕出钱。所以,后面的一切行动与决定都要小心谨慎起来。首先,此同事琢磨着要不要过去一趟,一算路费,得,老实呆着吧。这不算完,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人没来,那把票钱送过来。现在支付宝、微信转账这么方便,一点都不耽误。至于随多少礼金,这个问题就有点复杂,主要得自己评估一下邀请者与你关系的疏密情况,然后将这个情况准确地换算成红通通的人民币的张数。
据同事说,那哥们儿是他本科对门宿舍的,关系一般,也不常联系。既然这样,大家都建议他随个几百就行。他犹豫来犹豫去,觉得少了点,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于是又问了几个同样收到邀请的同学,人家都随500。最终一咬牙,他也随了个500。500块对于我们这些工资几千块的底层劳苦大众,可不是小数目,加上年底正是花钱的时候,更是肉疼。此同事最近常有悔意,有时莫名其妙地就自言自语起来: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啊。
人都说谈钱伤感情,借个钱还遮遮掩掩的,但到了随礼的时候,大家似乎都突然变得敞亮起来,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了。这就类似于,平日里人们决不好意思只穿着裤衩和比基尼到处乱晃,但是一到了沙滩上,你想穿多暴露就可以穿多暴露,甚至全裸着在那晒日光浴,也没人觉得有何不妥。随礼就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片“沙滩”,在上面你的情义是能够赤裸裸地和人民币画上等号的,是可以被明码标价的。交情一般的三五百,再好一点的六到八百,更好的就要上千了。谈钱不一定伤感情,而谈感情却是相当伤钱的。
以前假期回家,我也帮“办事”摆酒席的亲戚记过几回“账”。这里的“账”是指“人情账”,去主人家吃酒的每个客人随了多少礼金都会被清楚地记录在上面。“账”这个词挺俗,但也用得相当确切。礼金代表了着别人的情义,你收了钱,就欠了人情,这个“人情账”是要还的。
但事情总会往奇怪的方向发展。近年来,老听爸妈抱怨说,村里镇上摆酒席的人家太多太频繁,一年光上“账”就得花上万的钱。很大程度上这又是没有选择的事情,因为你不随,一是面子上过不去,二是,等到你家“办事”的时候,别人就很可能也不来了。人们不愿承担这样的损失和风险。而且入了坑,就得一直走下去,因为送出去的礼金越多,放弃时损失就越大。往外送的多了都想收回来,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也找事办酒席,所以酒席是越吃越多。
最可恨的是,有的人家一年要连着办几回。比如,盖新房办一次,紧接着儿子结婚办一次,最后老人大寿又来一次。大家还不敢明着拉下脸来,背后议论完还得去啊,因为只要一次没去,这“多事”的主人家就有了不认“账”的理由。当然,这样厚脸皮的人不多。但是,不得不说,“人情账”里面,人情是越来越少,账是却越来越多。对于主人家,“办事”摆酒成了一种轻松的挣钱手段;对于客人,吃酒席成了一种负担,一种身不由己的“保险”和“投资”。
话又说回来,如果某个人家摆酒席,突然决定不收礼金,说大家过来热闹热闹,吃饭就好。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大家就乐意了吗?估计难。这样的大方之举很可能会被理解为一种赖账行为,客人们会怀疑:你这是想干吗,我以后办事,你是不是也不打算随礼了,以前你收的礼金是不是也不打算还了?你就这么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跳出惯例的约束,大家肯定不答应。有一个惯例可供依循的时候,人们会有抱怨,但付出与收获至少有个期待,一旦惯例被破坏,新的规则又没来得及建立起来时,一切就都没了着落,大家自然会不安和抗拒。
很多外国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花那么多的钱办酒席、相互送礼,却不用这些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我想,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会变得难以理解这样的“惯例”,毕竟这是一个日益崇尚个人和自由的时代。
随礼这个传统不会因为外部力量突然终结,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深陷其中,而且里面的人不愿它终结。但当一件事明显变了味的时候,离改变应该也不远了。
题图来自: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