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刀剪历史悠久,名满世界。公元557年,隋朝民族英雄冼夫人驻军阳江,开始在阳江地区打造兵器,从此奠定了阳江刀的历史悠久地位。后来冼夫人的孙子冯大将军手持八十二斤峨眉宣锦大刀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令敌军闻风丧胆。这“峨眉宣锦大刀”就是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流传到民间,一直延续至今。阳江刀以其锋利、美观、耐用等特点而行销全国各地,远销到欧美.非洲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是广东阳江地方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阳江小刀具有锋利、耐用、美观的特点。在国内,有"小刀王"的称誉;在国外,行销亚、欧、美、非等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阳江市传统名牌产品。
阳江小刀的生产,历史悠久,清代已形成小刀行业。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即清朝同治年间,阳江城工商业渐见兴旺,广东有10多个县的客商云集阳江县城进行多种商贸买卖活动。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产量较小,故县城打铁巷(现仍称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续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然而真正使阳江刀出名的是阳江著名老刀匠"梁季芙"研制的刀具。并以其造型好、款式多、锋利不易生锈卷口、耐用好用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使阳江掀起一股仿制热,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竞争环境,使阳江刀质量不断提高,名扬四方。
阳江地方国营小刀厂经过多年发展壮大,随着中国的改革开入的不断深入,阳江个体、私营刀剪企业迅速成发展,阳江地方国营小刀厂等国营集体企业独占鳌头的格局已被打破,由于体制局限,管理跟不上,机构雍肿等,阳江地方国营业员小刀厂逐渐失去了往日优势,92、93年停止发展,至97年正式破产倒闭,成为阳江刀发展的一个光辉历史。
在人们眼里,"十八子"已成为阳江刀的代名词,甚至很多游客是通过了解"十八子"了解阳江,知道"十八子"才知道阳江,"十八子"有时亦变成阳江的代名词了。
阳江十八子正以它前所未有的气势大步地迈上发展的新台阶。把"十八子"创建成国际知名品牌是十八子公司乃至整个阳江人民的共同愿望,阳江十八子已成为中国南海之滨一颗耀眼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