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是成熟有责任有担当的代名词吗?
恐怕不是。
只是有人天生幸运,遇上好父母。
最近看了一本书《长不大的父母》,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亲子角色颠倒”。
这个词乍一看很奇怪是不是。什么是亲子角色颠倒?怎么颠倒?
“亲子角色颠倒”就是父母与孩子的角色换过来了,父母不去满足小孩子的要求,反倒希望小孩子满足他们的要求。也就是父母非但不给小孩子安全感,还反过来向小孩子索要安全感。
“亲子角色颠倒”的表现有如下:
1.由于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压抑着的恨意和对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在有自己的小孩子之后,内心潜藏的恨意或者未被满足的爱的需求被迁移到小孩子身上。基于恨意,会打压欺负小孩子;基于被爱的缺失,父母总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做一些自己儿时想做的事。而且是强制性的。
2.父母有过度的控制欲。父母会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因为害怕被抛弃,会威胁孩子要“抛弃”他们。
3.父母在社会上混得并不如意,进而把人生的希望转移给小孩子,并不关心小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而把小孩子视为布偶或者工具,向孩子们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4.借欺负小孩子来逃避夫妻或其他家庭关系的冲突。
5.为了展示给人看一个完美的家庭而展开了育儿行动,控制小孩子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不是基于发自内心的爱。
总而言之,“亲子角色颠倒”就是既依赖又敌对的关系。
这些,实际上都是以爱之名对弱小的小孩子施行的精神暴力。
处于“亲子角色颠倒”场景下的小孩子,会听到大量诸如“我是为了你”,“我为了你好”的声音。
你不能提出质疑,否则就会有无数冠冕堂皇的理由向你的耳朵飞来。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你被迫接受着这些声音,被人欺骗,最后麻木到自我欺骗。
你要感恩,你要理解,你要听话,你不能任性,你要做到他们对你的期许,你不能辜负他们。
你都做到了,名为家的地方没带来归属感,反而酝酿了一些暗恨。
“爱威胁孩子的父母总企图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把孩子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
于是有多少懂事的人是被迫过早地懂事。
合格的父母都一个样子,不合格的父母却各有各的不同:
1.成人身体,幼儿属性,心智不成熟。
2.性格怯懦,不敢欺负其他人,只对顺从自己的小孩子下手。
3.逃避现实,不去解决外部现实问题,却将愤怒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小孩子身上。
4.自我不够强大,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冲突,将这份内心冲突带进了育儿行为里。
5.过度的控制欲。
6.过于虚伪的表现欲。
那在虚伪的爱中被压抑被迫放弃真实自我的小孩子会走向什么境地呢?
1.积攒了许许多多隐形的愤怒,像个不知何时就会爆炸的“火药库”。
2.逐渐丧失沟通能力。“他们被迫相信非现实的事物为现实。父母禁止他们正确理解对方,正是这一做法摧毁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3.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内心抱着防备与敌对。
4.无法感知爱的存在,疏远感、无力感、孤立感如影随形。
5.没有归属感。即便他们与他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他们的心底也不会产生“我们”这一归属意识。
暴力打骂小孩子是显性的欺凌,会遭人唾弃,那发生在心理层面的隐形的欺凌呢?它甚至披上了爱的华美外衣,外人看来这是其乐融融的家庭,那些“管教”,那些“否定”,那些“指导”都是正常的养育过程。
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这样的。这就是隐藏在亲子关系中的霸凌。那些潜滋暗长的负面情绪进入到人的潜意识里,无力挣脱的人甚至一生都被困在无望的挣扎里。
如何应对?
1.接受现实,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无条件爱孩子的,有些父母的爱就是有条件的,甚至还有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2.想解决问题,首先要认清问题,看清这一欺凌机制以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
3.关注自己的潜意识。每当自己情绪不对的时候,停下来关注自己的潜意识。
4.要想拥有一颗健全的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尽量满足“原本的自己”的期望,而非满足他人的期望。
5.不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实现心理自立。即使确实处于“所有人都不理解我”的情况之下,但也能不忘本心、不恨任何人地继续生活下去。
6.经济独立,这是生而为人最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