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欠了很久的一篇书评。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杨绛老先生离世去追寻家人的日子。那天,无论是微博,朋友圈还是空间,怀念老先生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但这之中的大多数人大概也并不了解她,也未曾读过他的多少文字吧,他们无非是想追一下热点新闻,或者是借此来像大家标榜下自己的文化修养罢了。
直到我看到一位平时就很喜欢读她作品,大概是喜欢杨绛的一个朋友,在众多长篇大论的感慨之中只是发了一句简简单单的"这世间再无女子称先生。"本以为她会讽刺那些跟风的人或者是为大家科普缅怀一下杨绛先生的。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从中看到了她无限吸引我的风采,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了解她。
不怕大家笑话,在这一波怀旧杨绛先生的热潮之前,我也无非是知道她是一名知名作家而已,真的是除了"杨绛先生"这个名字和与之有关的阅读理解之外,再无半分可以联想起来的事情。
于是我选择从书店里抱回了这本书——《我们仨》。
比起她其他的著作而言,我选择这本书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迫切的想要去了解她,了解她的一生经历,仅此而已。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不得不承认,刚开始读的那点我是真的没有看懂,直到我回过头来看那开篇的的第一句话才反应过来,怪不得读的云里梦里的,原来这就是杨绛自己所虚构的梦境,她在梦中又一次的看到了锺书和圆圆,他们在古驿道中又一次重聚,又一次失散,尽管我至今为止仍不能理解古驿道的真正含义。
再后来,我随着杨绛的讲述开始了解"他们仨"。在书中体会他们在牛津,在巴黎,在北京等地的经历,看着他们一次次的换着房子,一次次的在各地忙于奔波,一次次的陷入困境,但他们始终不变的坚持着读书。
他们是新时代的旧人,旧时代的新人,总之,是三个为书痴狂的人。
杨绛曾在书中记录过这样一个圆圆与锺书的对话:
"我倒是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出生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连杨绛也被圆圆这个小孩子的话给惊到了。
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不是?如果不将人类所规定的客观时间作为标准,而是将人的一生定义为"1"的话,圆圆认识杨绛的时间自然是长的,小孩子们总拥有些大人忽略或是大脑思维自动排除的东西,而大人们则好似被那些条条框框所羁绊的更为厉害,反而是小孩子会一语惊人。
"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容;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最后,祝杨绛能和家人在天堂相遇,不必"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