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又是唐尧诞辰日。尧王后来把王位禅让于虞舜,而虞舜姓姚,因此选择这个日子作读书分享交流,也算有缘。开讲前忽然看到新闻,台湾才子李敖八十三岁高龄病逝,且不管他的个性怎样,同为亲近文字的人,在这个日子分享阅读心得,自然也算一种纪念;前日又听闻台湾诗人洛夫离世,更为文学又少了一个懂它爱它的人而唏嘘不已,仅以此读书交流发言稿表达一份哀思,希望能够送他们一路走好。
受远香书友社邀请,让我作一次读书分享,我的心理有些矛盾。要作阅读分享,对于我这个爱书之人而言,自然是高兴而又觉得有话可讲的,并且那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只是一个人读什么书,其实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就像一个人的书房是禁区一样,不会随便让什么人都进去参观一番的。那是什么原因呢?自是因为,从一个人读什么书、藏哪些书,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心性,他的整个内心世界等于都向大家开放了。但是我想,我也不怕将心灵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因为我本读书人,所思所想光明磊落,应该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所以在此欣然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心得。
我的阅读讲座的题目是《大气阅读,大写人生》。并不是我喜好往大里讲,实乃本人真实的阅读经验与心得,并自己从中受益。同时要说明的是,当今时代,民族复兴,国家正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因此,每有文化讲座,必谈国学。假如谈国学,我也十分乐意,但是,我更愿意遵从内心。说实话,我的文学梦,是从读外国翻译小说开始的。从小语文一路胜出,古诗词方面的试题全部拿下,但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在记忆和背诵上检测过多,导致语文成绩出众如我,却在国学上败坏了口味。而立之年重新从古典文化中找到精神出路,那是受钱梦龙老先生影响,把古典诗词引为知己,那自然是后话。
我今天的讲座,尽可能还原自己真实的阅读历程,将东西方文化贯通融合,方显我的本意。很多人懂得,艺术无国界,但在我看来,其实文化亦无国界。
我从三方面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其一:阅读的“信”和“达”。我国清末新兴思想家严复认为,翻译古文要做到“信、达、雅”。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要不悖原文;所谓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明白;所谓“雅”,是指翻译要简明优雅。我将前两点暂时挪用到阅读方法中,我觉得,一个人阅读,首先要做到“信”与“达”。
阅读上的“信”,就是忠于原作者,不要断章取义,不要自以为是。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连这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上解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将作者宣扬基督教博爱教义的文字,解读成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再比如,从道家著作《列子》中选出来的文字《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在原文中都是为宣扬作者的“宇宙无限说”服务,但是我们的教学,却自立一套励志的中心,将重点放在强调“坚持不懈”和“学无止境”上。我的溯源导读法,原本就是力图让学生借助各种形式的资料查阅,学会忠实于原作者。
阅读上的“达”,就是要将书读得通顺畅达,这与古文翻译基本相似。有人读书,因为每天看几页而又不动脑筋的缘故,即使最终将一本书读完了,却始终不知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就是没有将书读顺畅;还有人读书,前后每个章节的意思不能贯通,每一块对他来说都是孤立的存在,那也是没有贯通之故。这样的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已,读得再多也无益。而我从小读书,非常喜欢一口气将一本书读完。那时作业也少,学业也轻松,白天读不完,晚上躺在被窝里也要读;平时读了不过瘾,周日一天,除去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全部用来阅读,经常读得昏天黑地,不知天南地北、身处何时何地,自然能够较为完整、全面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本意。
其二:阅读的“通”和“透”。“通透”一词,原是形容翡翠珠玉等没有杂质、干净透明,我在这里借指阅读上要做到“贯通”与“透彻”,这个意思与“信”和“达”一脉相承。所谓“贯通”就是要将能够摸清作者与整本书的思路与思想;所谓“通透”,就是要反复品味作者借助文字表达的思想内涵与人生况味,最终借以洞察人生。
唐朝韩愈《南山诗》云“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 对于这点,我有一个求学时代的读书经验可以分享。当时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很多同学觉得云里雾里、枯燥深奥,而我却在上课专心听讲的同时,还曾将整本书每一章节按照自己的理解绘制了一张关系图,那时我十九岁。现在知道了,我当时所做的,其实就是大家而今在提倡的“思维导图”,可是我在那个年龄就自己无师自通地自发在做了。这张关系图绘制成功后,我也就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层理论彻底搞清楚了。然后我再从头到底将整本书像阅读小说一样地一口气读了一遍,以熟悉其语言表述方式,从此以后这门功课考试我都遥遥领先,无论填充、选择、简答还是论述题,通通拿下。这为我今后自学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现在自己创建“溯源导读”、“无界思维”和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方式。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亦曰:“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说。”对于人生来说,将世事看“通透”了,对于心灵的安闲舒适非常重要,而一个人如能善于向优秀的著作借力,通过阅读的“通透”达到人生的“通透”,借由优秀头脑的间接经验,直接点亮自己的人生之光,这本身无疑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我有一个书呆子母亲,读过的书不算少,但在生活中却实在不能算一个明理的人,这就是读书没有达到“通透”的结果。众所周知,孔子曾向老子问道,《庄子天运》就有一段老子对孔子说得话:“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人,把鞋印当成“先王”的鞋或者脚,甚至当成“先王”本人。殊不知鞋不等于脚,脚更不等于整个人,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又一例证。
其三:阅读的“入”和“出”。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有“入帖”与“出帖”的讲法。只有先主动“入帖”,通过临习古代碑帖,领悟古代书法的精神,再追求“出帖”,不拘泥于原有的书法传统,而是巧妙融入自己独特的心得与领悟,方能融汇会贯、推陈出新,最终真正创造自己专属的书法风格。入帖是仿效,是学书的基础,是条件与能力,出帖则指灵活运用的过程,是运用已掌握的条件进行创作。只“入帖”而不“出帖”,则会导致食而不化。若一味想要“出帖”而忽视了“入帖”的根基, 则终究因缺少传承而没有生命力。
阅读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埋头读书而不跳出来,最终会成为一个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一个呆板的两脚书柜。我见过不少这样的读书人,记忆力特别好,对别人的作品虔诚得几近狂热,他们可以大段大段地引述作品的原句,却根本不知道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也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阅读心得;同时,这样的人,往往对于谁、写了哪些作品,熟悉得如数家珍,但对于每部作品,却都没有自己用自己的头脑加以分析。这就是典型的“入”而不“出”。
还有人阅读《红楼梦》,只关注“王熙凤用计害死尤二姐”之类的情节,甚至照单全收,将之当作出奇制胜的利器,为了名利一味效仿,这种完全有悖作者原著精神的阅读方法,也是“入”过浅而又“出”之不当的典型。
我的母亲喜欢读书,但读到的东西在她那里竟是支离破碎的,她只关注知识本身,对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知识,她掌握得非常好,还热衷于参加各种智力竞赛,虽然竞赛结果很多时候也许得了第一第二,但只能作为“知道分子”而存在;她又爱好猜谜、制谜,但这种文字游戏,关注点其实还是在局部。她由于阅读上缺少大气,导致人生因缺少一定的思想和境界而格局过小,最终还是抱憾终生。
所谓阅读的“入”,就是指阅读的投入与深度。要让自己完全进入作者的语言系统和内心世界,这个过程越注意力专注、时间越连续,效果越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阅读,很容意变成浅阅读而难以进入深层次的阅读。这个阅读的“入”,还有“全面浸入、整体进入”的意思,意即阅读时要争取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创作思路与思想内涵,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样的“入”,是必须先让自己“出”,即跳出局部的内容,从旁观者、俯视的角度去审视作品,才能“入”得更好更深。而阅读的“出”,就是要能够联系其他文学家、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摄影家)乃至物理学家、数学家等其他领域的优秀的人的思想与作品,当然也指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人生轨迹,力图找到一个内在的联系,这样既可以触类旁通,又可以为我所用,收益自然匪浅。
“入”和“出”,自然也指“阅读”和“写作”。假如阅读的同时,能提笔自己练习创作,自然更能促进阅读的消化与吸收。我始终不能释怀的是,我们举办的“中华古诗词大会”,为什么只注重诗词的积累(背诵与记忆),而不进一步提倡对诗词的运用与创作。像台湾的诗词大会是将创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衡量的。也许,因为现在读书没有形成氛围,因此社会大力宣传读书,但是一不小心用力过猛,一下子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强调阅读过甚而根本忽视文字创作的价值。
阅读过程如果能够很好地注意“信”“达”、“通”“透”和“出”“入”,那就可以让自己阅读格局更大,读得更加全面。《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他的这种“观其大略”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有整体全面地阅读的意思,不独限于某段某篇,更不是寻章摘句式地肢解原文。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人类最优秀的人创造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充分享受他们的思维资源,汲取他们的肥沃养分,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更多提升、人生之路更加开阔。
下面就以《追忆似水年华》一书为例,谈谈我这种“大气阅读”的阅读思维对于有效提升自我的作用。
《追忆似水年华》一书,作者是法国的普鲁斯特,他是一个体质孱弱、多年患病的贵族青年,因为这个缘故,他才能在经历很多人事之后,十年里将自己完全禁闭在家里,毫不关心世事,连外面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么重要的社会改变都无法影响到他。他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从尝到玛德琳蛋糕写起,进入对儿时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回忆,引出盖尔芒与斯万两大家族的生活,以他自己的意识活动和自由联想为引线,生动再现了19和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百态。
这部名著共分三册,以凤凰出版社徐和瑾翻译的为最佳。我相信,有耐心把这部巨著认真读完的人一定不多,因为它基本没有跌宕与紧凑的故事情节,表述显得纷乱而又冗长,不喜欢的人读不到几页就会选择自动放弃。而我,因为与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的惊人吻合,居然深受吸引,饶有兴致地将其读完。
它对我的影响巨大。作者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深深吸引着我,而意识流的写法,让我忽然发现与自己思维的无限合拍。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身处一个环境,内心都是下意识进入描写和评判状态,这种“内心独白”式的“自言自语”,其实联想丰富、非常自由,普鲁斯特就是以这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写出了一部独一无二的名著。这部小说与中国传统的小说创作完全不同,我们的古典章回体小说,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甚至为了留有悬念,每至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之处,总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来“吊足”阅读者的阅读“胃口”。我不是一个对“说书”很感兴趣的人,对于了解故事情节没有起码的好奇心,因此在阅读这部意识流小说前,一向不认为自己能写小说。但是读完它之后,忽然豁然开朗,自己完全可以借鉴此写法完成想要写的小说。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在人物描写方面,我也启发他们尝试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充分发挥第一人称的叙事优势,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终于突破瓶颈,创作突飞猛进。
很多人读不懂意识流小说,常常读了几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整本书读完了也不知所云。这部《追忆似水年华》,使我爱上了意识流小说,并且有幸能够进入它们所营造的氛围,读懂它们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尤利西斯》,是大家公认难读的书,作者乔伊斯整本书所写的内容,其实就是发生在一天内的事,以主人公斯蒂芬与布卢姆的所见所思展开。乔伊斯崇拜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其拉丁名即“尤利西斯”),他在年少时就为此写过文章《尤利西斯——我喜爱的英雄》《尤利西斯历史记》,而创作这部意识流小说,完全是因为他在街上遇到的那个名叫亨特的男子帮助了他,而这位男子在他生活中遭遇着妻子不忠等困境,但却努力生活而顽强地生活着。乔伊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这让他想起奥德修斯在海上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回到家园的故事。
《追忆似水年华》与《尤利西斯》有着很大的共通之处,那就是意识的自由驰骋,一些表面看似没有关联的现实,在主人公的意识流动中,被本能地连接在一起。普鲁斯特有言:“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这也许同时也是乔伊斯的心声。
书要能“读厚”,又要能将其“读薄”。加西亚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一个叫做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离奇的历史故事,这个家族生活在一个叫做马孔多的小镇上,家族的每一代,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命运的轮回,男人总是在孤独中从社会角色中退却,转而寄情于根本没有结果的某种重复的个体活动中,或者干脆死于非命。而家族中的每一代女性,却总有世事洞明者,如那位家族见证人乌尔苏拉,对任何事都能有所预见,却又努力寻找着新的世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妇女们能支撑起整个世界,以免其遭受破坏。其实这本名著含有深刻的寓意,与其说这个家族“百年孤独”,不如说,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百年孤独”,它苦苦寻觅和亲近现代文明并很想融入,但事实却是总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或者遭受现代文明的歧视和侵略。
这部《百年孤独》,可以让人展开很多联系,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很多都与其想要表达的愤懑相似!而对此书,以马尔克斯的一句话一言以蔽之,“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这个想法,与《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的创作动机,有着某种叠合,普鲁斯特因为他的同性恋女友的去世,促使他决定用文字将回忆记录下来,借助记忆找回逝去的时间,但不得不说,挥之不去的沁入骨髓的东西,也是孤独。
这里,不得不提一部有争议的小说《洛丽塔》。纳博科夫是从俄罗斯移居到美国的,尽管他多才多艺,既会讲英、法、俄语,并获得相关学位,又能懂斯拉夫语和罗曼语,既是诗人和作家,同时又给人教授网球与拳击,而他又在象棋和昆虫学上有所建树,还被聘为大学客座教授,同时担任某博物馆的研究员。他创作《洛丽塔》,出发点也许是因为想要创作一部畅销书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这部小说借了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内容则是表现了继父对继女的不伦之爱,这样一部曾被美国当作禁书的作品,在我国能够畅通无阻地被翻译与上架,我倒是对此感到很惊奇。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道德意义,我被它的文字所震撼,描写实在生动得可以称之为美轮美奂,而抒情又带有无尽的诗意。看了这部天才杰作,你才会真正理解纳博科夫的那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艺术流派,就是天才派。”
在我看来,《洛丽塔》,不就是一部“追忆似水年华”吗?那个主人公回忆自己与继女在一起的“美好的”“如梦如幻的”日子,那一去不复返的往夕时光,其实从他的角度而言,也是“似水”般的光阴,只是有些晦暗罢了。
有一部同样有“不伦”嫌疑的小说《纯真博物馆》,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撰写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即将结婚的贵族青年,与十八岁的少女亲戚同居,最终对方离他而去,他万般思念她,为了纪念与她相处的日子,收集了他们相处期间她所有的生活用品,建成了一个“纯真博物馆”。
这部小说文笔非常清新,虽然算不得意识流小说,但对于情感和心理的描写,十分出彩,意境营造也很到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于词作,认为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总这个角度来看,《纯真博物馆》的环境描写,全部是“有我之境”,都“着上”了主人公深情的眼神和心理。本书以两人相处的美好日子的回忆贯穿始终,自然就是“追忆似水年华了”。
世界名著《飘》,英文名为Gone with the wind,直译就是“随风而逝”,作者原意想要表达的就是主人公的故乡已经“随风飘去”了。主人公贵族小姐郝思嘉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与他的父亲、姐姐不同的是,她能够在从黑奴服侍的高贵出身到靠自己在战争中活命的命运转变之际,坚强而又勇敢地直面生活,虽然故乡永远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那种状态,但对她而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部小说,我在不同年龄读,前后共读过五六遍,收获也推陈出新,它也是一部“追忆似水年华”,但积极意义更多一些。电影版片名译为《乱世佳人》,一部经典的黑白影片,可以对照小说一起欣赏。
既然讲到《飘》,那就不得不提那部畅销书《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这部小说的风格,应该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口味,故事性很强,情节生动而富有戏剧性。以国人的眼光来看,可以说是凤凰男的理想幻灭的悲剧。主人公出身贫寒低微,却爱上了一个出身高贵的大家闺秀,若干年后,等到他不知通过什么方式成为百万富翁后,以种种方式终于吸引了她心爱的女人,但最终却发现她根本不爱他。“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这句话在小说和同名电影中都不止出现一次。个人认为,电影非常忠于原著,拍得很精彩。但记得那时上映时,各大报刊骂声一片,似乎唯有如此,方能显出评论者的水平。当然这是题外话。
《了不起的盖茨比》,那就更是年华“似水”了,一个人花了一辈子的精力、时间和心思,就为了博得心目中的所爱的人的眷顾,但最后却以爱情理想的幻灭而告终,逝去的时光显得似乎过于残酷。
德国世界级大师黑塞,他的《玻璃球游戏》。是作者老年时,回溯其一生的精神探究的结晶。他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的象牙塔卡斯塔学院,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精英,他们在此学习和探究一种玻璃球游戏,这个游戏有着高难度的秘密语言,有着特殊的游戏规则,它综合了数学、音乐、哲学和宗教等很多精神领域的高层次思想。
更让我吃惊的是,黑塞对于东方文化的推崇。男主人公克乃西特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最终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却很快发现了这个象牙塔充斥着自私和狭隘,他走出其中来到现实世界寻找精神出路,其中就有东方哲学思想,从文章的种种描述来看,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中国的道家。虽然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克乃西特溺水而死,表明黑塞的精神没有找到最终的出路,但他展示的精神探究过程让我感兴趣。
《玻璃球游戏》与之前的《东方之旅》,都被黑塞看作是自己的“精神自传”,它的扉页献词是:献给东方旅行者。他的这部作品从1931年写到1943年,几乎与希特勒上台到灭亡同步。黑塞的写作目的很明确,是想构筑一个足以抵抗社会现实的精神空间,表达对野蛮势力的抵触和谴责。从离开象牙塔来到现实世界的主人公的角度来看,其身处象牙塔学习玻璃球游戏的日子,称得上“似水年华”,只是他回望过去,更多一种反思和批判而已。这部小说甚至提到了我国道家典籍《吕氏春秋》的内容,因此如果两者结合起来看,效果会更好。
顺便插入一下,由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以道家思想为主,却又博采名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学说之精华,出发点是为了给秦始皇统一作思想基础的,哪知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这是吕不韦所始料未及的。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素材创作的小说。一个伦敦证券经纪人,忽然有一天厌倦了自己枯燥单调、乏味平凡的工作,他对艺术着了魔,在旁人惊异的目光中,决然放弃眼前的生活,孤身一个人来到塔希提岛,将余生全部献给了画布。直到他生命逝去,人们才发现他的画作的价值。我目前在创作的小说《枯树枝上的羽毛》的构思,某种程度上是受了这部小说的启发。
假如从这位忽然放弃工作而从事艺术的经纪人生命的终点来追溯其一生,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都是“似水年华”。前半生被动地或者,年华毫无意义地流逝;后半生活出了自己的意愿,美好的时光自然飞逝。
最近我又重新将《红楼梦》从头至尾认真阅读了一遍,内心感叹的是,我国古代贵族,居然具有如此高品位的审美情趣,而作品对于众多女性的音容笑貌和心理情感的刻画又如此细腻,在我们民族的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水浒传》,还是《三国演义》,都是非常男性化的,《西游记》和《聊斋志异》顶多算无性别,还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基本都是表现男性世界的。《红楼梦》这部我们民族文学史的瑰宝、四大古典名著之首的作品,让我们明显感受到其作者(这个作者无论他是谁,曹雪芹,洪升,抑或是吴梅村,学者最终会给出定论)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这一点,与《追忆似水年华》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鲁斯特给读者展示上流社会群像时,穿插其中的对绘画、音乐、文学等的描述与议论,显示了他个人的积淀与审美。而这两部巨著的作者,都是贵族阶层,此生经历的人和事,又可谓纷繁复杂。一部红楼梦,完全可以以《追忆似水年华》之名冠之;同样的道理,一部《追忆似水年华》,亦可称之为《红楼梦》。这个世界上,优秀的灵魂总是相通的,尽管他们所处的时空各异。
话讲到这里,忽然就想讲一讲钱钟书的《围城》。他曾于1937至1938年在巴黎索邦大学进修法国文学,本人对法国文化非常喜爱,曾以极大的热情阅读过一些法文文学著作,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十分欣赏法文语义之外的深远韵味。既然如此,《追忆似水年华》在法国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我们有理由相信,钱钟书一定是读过的。这部小说的语言是非常典型的法国式的幽默,文句中充满了自嘲、调侃,关于眼前场景的联想的描写中,又多用形象的类比,这些类比仔细品味一下,一针见血而又耐人寻味,想象自由而又奥妙无穷,实在让人忍俊不禁。钱钟书正是以这样的语言风格来写《围城》,这是极大地受了法国文学的启发,或者说是他接触了法国文学后的大胆尝试。也正因此,当国人对于《围城》给予至高评价的时候,钱钟书自己显得低调而又谦逊,他的那句与《围城》有关的机智调侃的名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其实正是他对于《围城》的内心评价。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是拾人牙慧而已,从他而言纯粹是一种“赏玩”的心态,那就不要任意拔高,不然就要贻笑大方了。可是,从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看,这样的文学表达自然鲜有,又因为钱钟书的大名在,因此才将之“奉若神明”。这也是我喜欢钱钟书的地方,优秀的人不会在被捧中忘乎所以。
最后,我想谈一下在我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悲惨世界》。这部世界闻名的名著,几乎家喻户晓,原本不用我再啰嗦。但是,我想说的是,尽管很多人知道的,但不一定懂得它究竟优秀在哪里;很多人阅读它,但也不一定真正懂得作者。我阅读了几乎大多数的世界名著,然而,在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著作中,个人以为,《悲惨世界》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它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题也是永恒的“爱”(博爱),但是,最精彩的是那些夹杂在故事情节中的作者跳出来的“点评”,从文学巨匠雨果这些几乎以整个灵魂写成的具有千钧之力的议论性话语中,我感受到的是一颗最伟大的高尚的灵魂,没有之一。从这点来看,《呼啸山庄》太过阴翳,《复活》显得稚嫩,而《简爱》几乎就可视作通俗读物。
以上,我以《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名著与其他名著之间的关系为例,来说明大气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它可以使所读之书达到融汇贯通、触类旁通的境地。我很幸运,自己此生的阅读,走的是正道,读的作品以经典巨著为主,还有一些是小众的得奖作品,它们滋养了我的内心,让我足以与艰难世事抗衡。更为自己庆幸的是,我是一个书虫,但最终不是一个书呆子,个人比较善于思考,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模式与成果,这对于我的人生潜力的发挥大有帮助。
最后,我想说,读法是活法,阅读即人生,只关注书的细枝末节的人,只孤立地阅读的人,在生活中也容易陷入很小的琐事和纠纷中不能自拔。愿每一位读者做到大气阅读,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大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