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上,我们访谈深圳某研究院副院长,话匣子一打开,对方就开始“抱怨”——我在院里工作了20年,前5年做设计,后15年至今是研发及管理。过去20年,尽管公司取得了很多显著成绩,但明显的感觉是特别累,个人一直处于一种“忙碌、紧张、基本上没有自己生活”的工作状态,有时候想想,真不明白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意义,也越来越觉得不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50后、60后一直有一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情愫,但现在的80、90又如何敢去、或者说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这样呢?而且,我认为公司的发展如果是建立在依靠这样一群人、以这样的工作方式的基础之上的话,那么它首先就不是一家健康的公司……
操劳过度、心烦意乱、压力太大、精力分散……如今我们中有不少人用这些词来形容自己。我观察到的各个地方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高管、MBA学生、医生、零售商、技工、科学家、军人、全职父母、老师和工程师都有过类似的抱怨。在一个信息爆炸经济压力无处不在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努力拥有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一个幸福家庭、积极的社区参与以及令人满意的内心生活……但是,许多人已经放弃了拥有这一切的奢望,原因是基本不可能。
努力将“工作、生活平衡”得更好不是解决办法。实际上,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斯图尔物-弗里德曼较高前就指出:平衡是无稽之谈。他认为,这是一个误导人的说法,因为它假设的前提是我们始终必须在4个维度实现平衡发展:工作或学校、家、社区以及自我。更现实、更令人满意的目标是通过提高这4个维度的表现,实现它们的共赢,从而更好地融合工作和生活。
要实现这种融合,第一步是要保持真实性。却不管你身在何处,正在做什么,都可以通过理清什么是重要的,来确保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你要做的是:1.了解什么是重要的;2.贯彻始终如一的价值观;3.保持价值观和行为的一致性;4.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价值观;5.思考你将为后人留下什么;6.学会承担责任。
做头两件事的能力尤为重要。有一项练习能够提高这种技巧,叫“4个圈”,能检查你在人生中各种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和一致性。具体做法是,先画出4个圈,分别代表工作、家庭、社区和自我。每个圈的大小不同,表明你对它们的重视程度略有差异。接下来,你要移动这些圈,看它们是否重叠,以及重叠的程度。这里,你要考虑每个维度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兴趣、行为和结果,它们彼此兼容还是互不相容。想象一下,如果在4个圈里的愿望,以及实现愿望的方法都能完美的依次排开,如同树干上的年轮同心圆,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怎样?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想,但是采取什么切实行动能够让你步向那种理想状态呢?怎样做才能在改变工作方式、甚至是对工作目的的看法时,又不削弱在工作中获得的个人价值呢?你能帮助家人更清楚地认识到,你的工作为他们带来的益处,从而让他们更支持你的工作吗?而你自己也不至于始终是这样一种“忙碌、紧张、基本没有自己生活”的工作状态呢?或者深感内疚,又无能为力。
李霞是一家制药公司事业部的营销总监。当她画这4个圈时,最初那个最大的圈是工作,与其它3个圈离得很远,她看不到自己的职业与她的家庭、社区和内心生活之间存在任何实质联系。但是,当谈到与几个同事、朋友和家人不和时,她才意识以,作为一名高管,工作职责中一项重要使命是推广更健康的生活理念,而这一点与其它几个圈的兼容性比较高,远远超出她以往的设想。
李霞还发现,在方式上稍做改变,就可能创造更多的重叠。例如在家里,她开始更多地与女儿谈自己的工作和对社会的影响,跟她分享自己所在公司的药品挽救生命的故事。女儿益发以她为傲,同时也对妈妈全身心投入工作表示理解。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李霞开始围绕产品为终端用户带来的好处来重组核心药品营销任务。终端用户其实就是某一个人的孩子、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邻居,她和员工的家人和社区人员也在其中。如此一来,她的团队更富激情,也变得更勤奋。这些做法最终令她卸下重担,并有更多时间追求其它理想。也许重要的是,李霞不再对自己在工作上倾注过多时间和精力而感到内疚,并从办公室的同事及家人那里获得大力支持,使她毫无后顾之忧地顺利完成工作。
过想要的生活是一门艺术,同音乐、写作、舞蹈之类的任何一门艺术一样,需要反复练习各种技巧。摆脱“忙碌、紧张、基本上没有自己生活”工作状态的第一要素是保持生活的真实性,并且将这些原则要求的技巧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