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引原文一句☞“尚力”是西方文化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西方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尚力”文化。所以,美国思想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用“尚力”一词概括西方文化精神。
————这么重要的立论根据,作者只提供一个书名,四百多页的书,叫读者自己翻去?怎么着也要注明章节和页码吧?或者要引一两句吧?就这么一笔带过不妥。
再者,看本书作者,他是站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现实矛盾的角度去回溯其得以发生的“文化根基”的,所以,如果要把资本主义建立在“尚力”为基础上的文化根基作为解释《老人与海》主人公的根据,那就差了一个中介环节,即☞老人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没有对这个环节的证明,而只用“尚力”做根据去解释课文是欠妥的。推导一下:
大前提: 资本主义文化基础是尚力。
小前提:老人尚力。
结 论:老人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代表。
就会发现,结论应该落在哪是很清楚的。但是,全文的结论,却仍旧落在与大自然斗争中人的永不言败的精神上去了。那么,作者就要提供证明☞与大自然斗争中人的永不言败的精神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只有这样,理论才闭合,不然,拿“尚力”做根据,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歪的。
而,如果按作者文章得出的结论,即,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人的永不言败去反推,是得不出“尚力”这个前提的。因为“永不言败”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是科学与技术。那么,就会发现,作者文章的结论与文章立论根据的冲突,又要证明“永不言败”“尚力”“科学与技术”三者的关系。
所以,作者文中要建立起那个“中介环节”,即,老人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是很重要的。然而,作者却没有这么做,他把“尚力”直接拿来做根据,得出了与经过推论所得出的结论完全不一致的结论(见三段论)。这个错误结论的根本原因,就是少了中介环节。但是,如果文中加上这个中介环节后,所得出结论,即,老人代表资本主义精神——又不是他想要的结论。他想要的结论是:人与大自然抗争永不言败。所以,这篇文章是从提供理论根据出发,却不按推理规则推演,进而导致文章结论与必然结论不符。
可见,语文教师的思维,因为受到了文章传统的价值(老人与大自然作斗争,永不言败)的束缚,即便从学科之外引进新的根据与看法,也照旧要回落到传统窠臼中。即便结论先行,其推理过程最终也要返回到结论,但是,作者连这点也没有做到,从而使文章的论证推理的思维过程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