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最新的高等教育,就会知道现在教育部一直在推广应用型转型,专科学校和专业越来越少,民办本科越来越多。
我的理解是,大多数的专科(高职),从名义上升级成本科了。
但是,本质上还是高职。
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教育部推广的应用型转型,意思就是说,应用型大学应该立足当地,为当地培养人才,而且学科设置要接地气,跟当地企业对接,校企合作,一起培养学生。
通俗来说,
应用型的大学生,毕业以后要能直接去企业工作,上手更快。
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校就培养什么技能,企业和学校一起开设课程。
这个思路熟悉不?
这不就是大中专院校的订单班或者定向班嘛。
应用型这个词用的非常妙,
应用型的对立面就是应用不行,只会理论或者无用之论。
国家倡导这项改革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是立足当前国情提出的合理化策略。
但是,具体到我们个人来说,我们除了对国家是一个“应用型人才”之外,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对物质和精神文化都有所需求的人。
所以,掌握一技之长是为了适应社会竞争,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学习一些“无用之学”,不是为了国家建设,而是为了愉悦自我。
马斯洛说人的需求有五六层,最底层的是生理和物质需求,最高层的精神需求,自我实现和超我实现。
大学应用型教育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有获取物质条件的能力,但是绝不是最终的目的,家长和学生更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混口饭吃”的应用型,而应该把眼光投向更长远的幸福生活上学。
在学校的时候,除了学好专业技能,更应该丰富文化生活,,培养业余爱好,摸索自己的激情所在,找到自己的“小火花”。
应用型转型是好的国家策略,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而且要有前瞻,规划好自己的人生。